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为防治疾病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测验分别测定40例抑郁症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抑郁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并与49名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前总应答数、非持续性错误数均明显增加,正确应答数明显减少,血清BDNF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治疗8周末总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非持续性错误数减少,完成分类数和正确应答数增加,血清BDNF水平明显升高,HAMD总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治疗前,患者组WCST非持续性错误与血清BDNF水平呈负相关(r=-0.34,P<0.05),血清BDNF水平与HAMD总分无相关(r=-0.10,P>0.05)。治疗后,WCST上述5个指标与血清BDNF水平及HAMD总分均无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受损及血清BDNF水平的下降,抗抑郁治疗可改善认知功能,并显著提高血清BDNF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首次就诊的8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4年的随访研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调查量表,将数据输入SPSS11.5,采用参数及非参数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药物治疗依从性为74.6%~82.7%,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而且随访的病例逐渐减少;复发组患者的依从性较首发组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个体化心理干预,精神症状改善程度,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对治疗依从性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首发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4.
背景:精神疾病未经治疗的时间和长期临床结局之间关系仍然存在争议。目标:前瞻性评估浦东精神卫生中心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未经治疗的时间与临床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不良反应量表(TESS)、康复状态量表(MRSS)、以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分别于基线、2010年6月和2012年6月收集一般健康状况,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相关信息。结果:共4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参与研究,将其分为精神疾病未治疗(DUP)短期(≤24周)和精神疾病未治疗(DUP)长期(24周)两组。短期DUP组的平均随访时间为1197(SD=401)天,长期DUP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412(SD=306)天(t=9.98,p=0.055)。尽管初诊时长期DUP组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较短期DUP组不明显(BPRS平均分,42.5[8.4]v.50.0[10.6],t=2.42,p=0.0210),并且两组临床复发次数类似(基于BPRS阳性症状量表评估),长期DUP组患者更可能在初诊时需要住院治疗(52%[11/21]v.9%[2/22],χ2=9.55,p=0.002),并且在治疗的头两年更有可能再次住院(67%[14/21]v.32%[7/22],χ2=5.22,p=0.022)。另外,经过四年的常规治疗后,虽然两组患者的阳性症状严重程度类似,但是治疗前具有较长DUP的患者比DUP较短的患者社会功能减退更明显。(SDSS平均,7.0[5.2]v.3.4[4.9],t=2.20,p=0.035)。结论:这些结果表明,与治疗前DUP较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尽管DUP较长的患者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程度类似(由BPRS测量),但长期社会功能较差。这证实了对慢性精神障碍患者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的临床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有关蠕形螨对人体感染和致病的研究,国外已有不少报道。近年来国内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北京、上海、天津等十余个省、市、地区的报告,人体蠕形螨感染率在0.8~70.03%之间。重庆地区尚未见报道,为进一步开展防治研究,我们自1987年12月至1988年2月对本地区各类人员1165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用小白鼠(昆明株)接种约氏疟原虫(By265)后第三、四天供大劣按蚊吸血感染,蚊胃感染率平均为78.57%(44/56),腺感染率平均4.88%(2/41)。疟原虫经大劣按蚊传2代后,按蚊对首次血传疟原虫的腺感染率平均为13.96%(6/43)。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其相关因素,为防治抑郁症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别测定40例抑郁症患者(患者组)的血清BDNF水平和抑郁严重程度,并与49名正常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组治疗前血清BDNF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治疗8周末血清BDNF水平明显升高,HAMD总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治疗前后血清BDNF水平与性别及年龄均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受教育程度、病程及HAMD总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血清BDNF水平的下降,抗抑郁治疗可改善抑郁症状,并显著提高血清BDNF水平.  相似文献   
8.
以斯氏按蚊传代保种的约氏疟原虫(BY265株)接种小鼠后第3、4天感染大劣按蚊,涎腺感染率为4.88%,进腺子孢子数少于10个。约氏疟原虫经过大劣按蚊传代后,大劣按蚊的涎腺感染率明显增高。感染蚊传3、4、6和7代首次血传的疟原虫,涎腺感染率分别为31.7%(13/41)、70%(14/20)、6.9%(2/29)和30%(6/20)。以含有第6代子孢子的大劣按蚊叮咬小鼠,能使鼠获得感染,第7代疟原虫感染的大劣按蚊涎腺内子孢子数可超过2,000个。结果表明约氏疟原虫对大劣按蚊有逐渐适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大劣按蚊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的重要传疟媒介,建立大劣按蚊的实验室品系,实为疟疾实验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在实验条件下,养虫室室内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80%左右。将原来以人工交配传代饲养的大劣按蚊,养殖于一米高的蚊笼(50×50×100厘米),在蚊笼内模拟良好的生态环境,成虫喂以Ⅱ号饲料和长时间的兰光照射,使大劣按蚊能在实验室连续传代,第14代的自然交配率到达68%,繁殖的后代,已可供疟疾实验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10.
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的重要传疟媒介,也是疟疾实验研究中常用的蚊媒,因此,在实验室建立大劣按蚊自然交配繁殖的种群,是疟疾防治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等前不久报导了我们采取模拟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变成虫饲料配方加上较长时间的兰色灯光照射等措施饲养大劣按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采用一米高的蚊笼(50×50×100cm),传至14代,其自然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