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转染肝癌细胞总RNA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抑制肝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IL)-4联合培养6 d成小鼠骨髓来源不成熟DC(iDC),质脂体转染肝癌细胞系Hepa1-6 RNA入iDC,用LPS刺激后成为Hepal-6 RNA/DC疫苗,对照组为iDC组、LPS/DC组Saline组,以每只2×10~6个细胞腹腔注射免疫小鼠每周1次共3次,然后接种5×10~5 Hepal-6细胞,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特异性CTL活性的测定以及抗体阻断实验。结果实验组Hepal-6 RNA/DC组肿瘤在第8周为(8.5±3.6)mm,而iDC组、LPS/ DC组、Saline对照组分别为(36.6±3.6)、(31.3±4.7)、(32.2±4.0)mm,与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脾细胞对Hepal-6细胞有特异性杀伤效应,而对肺癌LLC细胞无杀伤活性。所诱导的抗肿瘤效应细胞包括CD~(8+)、CD~(4+)T淋巴细胞。结论肝癌细胞的总RNA转染的DC肿瘤疫苗能诱导CD~(8+)、CD~(4+)T细胞免疫,是较有临床应用前景的肝癌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2例运用肠系膜上静脉解剖技术于胰腺切除病例中的经验和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取经横结肠系膜下途径解剖肠系膜上静脉,再完成胰腺切除的方法,行困难胰腺切除12例的临床资料,总结病人的围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本组12例中,胰头癌8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胰体尾癌2例.行胰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雌激素对大鼠肝切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核因子-κB(NF-κB)/抑制蛋白(IκB)传导通路影响.方法 制作肝切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肝切除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肝切除肝缺血再灌注+雌激素组(I/R+ E2 组).分别在缺血再灌注后1、3、6h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水平和肝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NF-κB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抑制蛋白(IκB-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再灌注后I/R组在各时相血清ALT、AST均显著高于I/R +E2组,并于6h达到峰值(P<0.05).与I/R+E2组和Sham比较,I/R组肝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中IκB-α表达降低,而NF-κB表达增高(P<0.05);ICAM-1 和MDA的结果变化和NF-κB表达水平变化类似,SOD呈相反变化.在光镜下观察,I/R组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窦淤血,肝细胞水肿变性,肝细胞片状坏死,在Sham组和I/R +E2组上述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结论 雌激素对肝切除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雌激素影响NF-κB/IκB传导通路、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及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异甘草酸镁(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MgIG)联合维拉帕米(verapam-il,异搏定)对肝切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50%肝切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组(B组)、50%肝切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MgIG治疗组(C组)、50%肝切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verapamil治疗组(D组)、50%肝切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MgIG联合verapamil治疗组(E组).观察各组大鼠肝脏功能、形态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FasL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B组比较,E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各时间点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显著下调(P<0.05),肝组织SOD活性明显增强(P<0.05),FasL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联合维拉帕米能有效减轻肝切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其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Fas/FasL系统介导的凋亡反应,减轻肝脏过氧化损伤而实现.  相似文献   
5.
BBT—UT-3300型超声刀在肝胆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祖兵  沈世强 《腹部外科》2009,22(5):272-273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复杂肝胆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09年8月60例行肝切除术、胆道探查术、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病人,随机分为超声刀组和对照组,各30例,超声刀组运用超声刀行分离止血及脏器切除,对照组运用常规方法施行手术。两组均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输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超声刀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107±115)ml与(354±3.76)ml,P〈0.05];手术输血量显著减少[{102±123)ml与(356±131)ml,P〈0.01];手术时间显著缩短[(170±36)min与(221±54)min,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16.7%与26.7%,P〈0.05)。结论运用超声刀行复杂肝胆手术可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6.
胰腺癌手术切除率为5%~30%.确诊后1年生存率为20%左右.近期有报道[1],对4 005例接受胰腺癌切除的患者进行分析,整体平均存活13个月,5年生存率仅为6.8%.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手术,在经验丰富的外科中心,PD的病死率低于5%,也有个别中心的报道没有术后死亡.尽管如此,PD患者5年生存率仍低于5%.因此外科医师需要努力提高手术技术,降低手术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病率;以及努力提高根治性切除率,处理好包括淋巴结清扫范围、肠系膜上静脉受侵时切除重建以及钩突切除等难点,做到R0切除[2].本文结合笔者经验谈谈PD手术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胞嘧啶脱氨酶/单纯疱疹病毒-1-胸苷激酶(CD/TK)双自杀基因对人胆管癌细胞 QBC939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CD/TK 克隆入穿梭载体成为 pAdtrack-CMV-CD/TK,与骨架载体 pAdeasy-1在细菌内同源重组为 pAd-CD/TK,经 PacⅠ酶切,293细胞包装、扩增、纯化后,体外转染人胆管癌细胞 QBC939,并给予前药5-FC 或 GCV,观察其体外杀伤效果。结果含 CD/TK 基因的重组腺病毒鉴定正确,扩增纯化后,病毒滴度为1×10~(11)颗粒/ml。重组腺病毒对 QBC939细胞在感染倍数(m.o.i)为100时的转染效率为90%,在 m.o.i50感染时,0.1mmool/L的5-FC 及10 μmol/L 的 GCV 对 QBC939细胞的杀伤率为80%,明显高于单用5-FC 与 GCV 的效应。结论双自杀基因以腺病毒为载体对人胆管癌细胞转染效率高,体外杀伤效应明显。腺病毒介导的双自杀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治疗胆管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胆管是人体非常特殊的组织结构,它是一条纤细的管道,无可替代。一旦损伤,难以通过自身机制予以修复。目前也无类似于人工血管一样的材料替代。胆管损伤(bliliary duct injury,BDI)一直是困扰外科医师的一个棘手问题。在微创外科时代,胆管损伤一旦发生,会更严重和复杂,对患者也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胆管损伤的处理一直是外科领域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9.
胆管癌发病率较低,位于消化道肿瘤第五位.根据国际抗癌协会(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 TNM分期系统(第七版)对胆管癌的定义,胆管癌可分为肝内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及远端胆管癌.盱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是最常见类型,占胆管癌的50%~70%.HCCA的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较差,其手术切除技术要求很高,是肝胆外科医师最困难的挑战.然而,手术切除是治疗HCCA的唯一方法,许多外科医师都采用积极的态度.在过去的20年里,诊断和手术技术的进步使手术治疗效果及生存率逐渐改善[1-2].  相似文献   
10.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诊断和基因治疗的需要,研究人员对其遗传的改变作了深人的研究,其遗传背景逐渐得到揭示。在肝癌生成的过程中,许多基因发生了改变,如 p53基因[1],甘露糖-6-磷酸/胰岛素样因子2受体(M6P/IGF2R)[2],B-catenin[3],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I)[4],编码细胞周期因子依赖性激酶4的16 KD抑制因子的基因(p16INK4A)[5],腺瘤样息肉病基因(APC)[6],乳腺癌易感基因2 (Brca2)[7],周期因子A基因(cyclinA)[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