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对中青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早期效果。方法筛选2012年1月~2013年8月深圳市横岗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青年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前40例患者采用普通T型钢板治疗(对照组),后入院的40例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手术治疗(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的早期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治疗后优良率为70.0%(28/4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0%(3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8.4±2.4)d,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3.6±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中青年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痛苦,促进断骨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内镜检查患者中邀请患者参与安全管理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9月起,本科内镜中心在内镜检查患者中改变了以往患者不参与安全管理的模式,采用护患双方参与患者安全管理,即在检查预约时详细告知检查目的、风险以及相关信息,在取检前邀请患者参与身份和检查项目确认,填写标本瓶上标签时再次核对,5d后回访了解患者感受和征询建议.统计2种不同的管理模式下患者出现不适例数和护理满意度,并分析比较.结果 实施护患双方参与患者安全管理模式后,患者出现身体不适(恶心呕吐、腹痛、排血便、昏厥跌倒、心慌气短等)例数由24例降至3例,护理满意度由(91.78±3.89)分提高到(97.17±2.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护患双方参与患者安全管理模式应用于内镜检查患者,可提高患者参与安全管理的认知及行为,使患者更安全,既能提高医疗护理服务,又能融合护患关系,减少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提高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和身体不适,提高护理满意度.实践证明这一安全管理模式应用流程合理,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推荐一种筛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临床方法。方法在钱桐荪等“简化甲亢诊断指数表”的基础上,研制一种新的以“+”“-”“±”符号记录和判断的《甲亢筛选表》。当患者有表中某项病征时,记录为“+”或“++”;否则记为“-”或“-”;对一些“临界”表现记为“±”。然后用“+”“-”互相抵消方法计算,最后结果≥1个“+”者判断为甲亢;≥1个“-”者为非甲亢;“±”者为可疑甲亢。结果本表应用于4792例患者,其对甲亢和非甲亢的诊断符合率分别达95.7%和97.9%;考核于已确诊的2466例甲亢和2326例非甲亢(均有甲状腺肿大)的判断符合率分别达95.9%和91.1%。结论《甲亢筛选表》对各年龄组的甲亢和非甲亢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易于记忆,记录和判断简便,值得和易于临床推广应用。尤其适合门诊、基层医疗单位医生用于筛选甲亢、大规模普查甲亢。也可作为各级医院医生用于与有关实验室结果共同确诊甲亢和甲亢复发的依据。本表对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缓解目前“看病贵、看病难”,巩固农村合作医疗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制头颈肩体位枕在儿童寰枢关节旋转移位牵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9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按原有的体位垫方式进行颈椎牵引;观察组使用自制头颈肩体位枕进行颈椎牵引。评价两组患儿牵引第1天调整头颈肩位置的次数,牵引第2天舒适度情况,牵引7 d内发生枕部及耳廓压力性损伤的情况,牵引1周后临床疗效。结果牵引第1天观察组患儿调整体位次数少于对照组,牵引第2天观察组患儿牵引舒适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牵引7 d内未发生枕部及耳廓皮肤压力性损伤,而对照组发生6例,观察组牵引1周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自制头颈肩体位枕在儿童寰枢关节旋转移位牵引中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内固定技术在治疗下肢围关节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下肢围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将其中采用有限切开内固定技术治疗的60例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另28例采用传统内固定手术治疗标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优良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8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切开内固定技术的优点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应用于下肢围关节骨折手术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王新  朱权  陈瑜婷 《当代医学》2011,17(22):88-89
目的探讨可控微动及具成骨作用的新型交锁髓内钉的研发。方法选取20~25kg体重的青山羊10只,进行股骨髓内固定系统研制、股骨断状骨缺损模型制备、交锁髓内钉微动性能及模型的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术后3、4个月压力低于400N时,随着压力增加骨缺损间距改变也随之增加,而压力达到400N和800N时,两组间施压前后骨缺损的间距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只股骨最大抗压强度均在50000N以后,〉山羊体重的20倍。结论研制的新型可控微动型交锁髓内钉,经在体动物实验证实用于观察应力刺激对组织工程骨的成骨效应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陈瑜婷  黄玲  夏俊杰  邱宇  弋可  王金诚   《四川医学》2022,43(7):722-726
<正>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MPLC)是肺癌中较为少见的一种类型,是指同一患者肺内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出现两个及以上原发病灶的肺癌。同时性MPLC(synchronous MPLC,s MPLC)指同时出现多个原发恶性肿瘤,异时性MPLC (metachronous MPLC,m MPLC)指间隔在6个月以内先后出现多个原发恶性肿瘤[1]1多原发肺癌的诊断Martini和Melamed[2]于1975年提出了关于MPLC的临床和病理诊断标准。至今该诊断标准在临床工作中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09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56例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53例采取常规护理,然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SDS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外伤性截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FIM和Fugl-M eyer评分及QOLQ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FIM评分、QOLQ得分、改良式Fugl-M eyer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对外伤性截瘫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胸腰椎骨折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前观察、体位支持、预防并发症及功能锻炼等.认为对胸腰椎骨折手术病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