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7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25篇
内科学   99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70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161篇
综合类   468篇
预防医学   152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56篇
  2篇
中国医学   188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海  杨黎  王晓华 《医学综述》2016,(4):778-781
目的研究葛根素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眼底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进行眼底病治疗的患者100例,并按入院顺序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葛根素常规治疗(葛根素注射液0.4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个疗程14 d,1个疗程后停药3 d,再进行下一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进行治疗(采用复方樟柳碱2 m L在患者颞浅动脉旁行皮下注射,每日1次,1个疗程14 d,完成1个疗程后停药3 d,再换肾俞穴进行注射,1个疗程后停药3 d,再进行第一个疗程的用药)。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术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情况及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为(4.82±0.41)m Pa·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6±0.39)m Pa·s,红细胞聚集指数(3.80±0.41)明显低于对照组(4.77±0.55),纤维蛋白原(4.20±0.24)g/L明显低于对照组(5.25±0.43)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247,9.998,15.077,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为2.0%(1/50),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4.0%(2/50),分别低于对照组14.0%(7/50)和18.0%(9/50)(P<0.01);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0%(4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41/50)(P<0.05)。结论葛根素和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治疗眼底病患者,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脑出血120例患者(在2018年1月22日至2019年1月22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预防性护理,共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共60例,随后对比两组血液血液流变学(全血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VAS评分、下肢深静脉血栓、膝上周径差、膝下周径差。结果观察组全血方程K值(62.78±3.19)、红细胞聚集指数(4.11±0.11)、全血高切还原粘度(5.33±0.41)、全血低切还原粘度(38.74±3.22)、膝上周径差(3.15±0.42)cm、膝下周径差(2.01±0.11)cm、下肢深静脉血栓(0.00%)、护理后7天的VAS评分(1.74±0.35)分、护理后14天的VAS评分(0.45±0.02)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效果显著,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3.
4.
5.
刘伟胜教授综合辨证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生存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海 《新中医》2006,38(6):25-27
目的:评价刘伟胜教授综合辨治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临床受益(ZPS评分、疼痛、体重和临床症状)、生活质量(EORTC QLQ—C30)的改善情况。方法:对72例中晚期肿瘤患者,采用辨证论治为主,结合心理治疗、对症处理及营养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疗程为3月。观察治疗后临床受益(ZPS评分、疼痛、体重、临床症状)、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体力状况分级标准(ZPS)评分、体重及主要症状(疲乏、纳差、疼痛)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功能子量表中躯体、角色、情绪、认知、社会功能等5项平均有效率为69.4%,症状子量表中疲倦、恶心呕吐、失眠、疼痛等9条症状平均改善率为75.0%,总健康状况子量表改善率为83.3%。治疗后各子量表积分、总量表积分均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刘伟胜教授以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可改善生存质量,体现了中医药在中晚期肿瘤治疗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的临床表现、病因及鉴别诊断特点。方法对2005年7月收治的1例53岁男性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因机制及其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黑蒙、言语不利,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吸烟、饮酒史,体格检查以失用为主要表现。头部MRI检查可见左侧脑室旁、胼胝体梗死,右侧基底节、脑桥陈旧性腔隙性梗死;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为多发性血管狭窄,其中以左侧大脑中动脉、右侧颈内动脉及基底动脉最为严重。经颈内动脉内膜剥离术及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临床症状缓解。结论失用可以是胼胝体梗死的主要表现,其病因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PCR技术对石家庄地区216名无关个体DIS80(pMCT118)位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调查。PCR扩增产物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及溴化乙锭染色,共检出70种基因型,25个等位基因,其中以18、24、30三个等位基因频率最高。将本文结果与日本人群在DIS80(pMCT118)位点多态性结果进行比较,石家庄地区汉族人群DIS80(pMCT118)位点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该位点非父排除率为0.71,个体识别率为0.9,杂合度为0.85。  相似文献   
8.
产前健康教育与降低剖宫产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与降低剖宫产率的关系。方法:在孕妇学校健康教育中增加自然分娩优点、剖宫产近远期并发症等内容。结果:2007年2~5月与2006年2~5月同期相比较,剖宫产率从62.17%下降为49.16%;因"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人数明显减少,使剖宫产率得到了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自拟化栓醒脑汤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化栓醒脑汤及纳洛酮,对照组28例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SSS评分改善情况及总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化栓醒脑汤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常规检验模拟定位机机械和几何参数的不确定度,探索模拟定位机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