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计算机3D打印技术在桡骨远端C2、C3型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2015年8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30例C型骨折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是否采用3D打印模型进行术前模拟,分为3D打印组和传统组,各15例。两组病例均按相同常规,进行术前检查和术前准备,3D打印组在术前进行骨折处CT扫描,运用mimics软件和3D打印机制作1︰1比例实体骨折模型,并进行术前模拟后手术;对照组按传统方式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C臂透视次数及术后6个月Gartland-Werley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分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打印组手术时间、术中C臂透视次数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Gartland-Werley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设计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实现了骨折的个体化、精准化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素对劳力性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 大鼠模型早期干预的作用。 方法 雄性SD 大鼠60 只随机分为3 组:空白对照组(A 组,n=8)、劳力性热射病组(B 组,n=26)、劳力性热射病+ 肝素组(C 组,n=26)。B 组及C 组应用热应激+ 运动建立劳力性热射病大鼠模型。成模后B 组、C 组随机取10 只做生存率分析(B1 组、C1 组),B 组和C 组其余大鼠按发病后0 h、2 h 随机分为两个亚组(B2 组、B3 组、C2 组、C3 组,各8 只)。取血测定血小板(platelet,PL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应用ELISA 方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含量。 结果 C1 组8 h 生存率高于B1 组(P < 0.05)。与A 组相比,B2 组、B3 组、C2 组、C3 组PLT 均显著降低(P < 0.01),APTT 显著延长(P < 0.01)。但与同时间点B 组相比,C2 组、C3 组血小板数量升高(P < 0.01),APTT 短于B 组(P < 0.01)。与A 组相比,B2 组、B3 组、C3 组TNF-α 显著升高(P < 0.01) ;但C2 组、C3 组TNF-α 明显低于同时间点B 组(P < 0.01)。 结论 肝素预处理可提高EHS 模型大鼠生存率,改善其凝血功能异常及降低炎症反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EHS 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经典型热射病大鼠模型与劳力性热射病大鼠模型的异同。方法 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温高湿安静暴露组(classical heat stroke,CHS)、高温高湿跑台运动组(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每组10 只。监测大鼠肛温(T,℃ )、达到发病终点T 42.5℃的时间、发病后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 水平;观察各组大鼠解剖后主要脏器病理变化(Hematoxylin-eosin 染色)。结果 大鼠平均发病时间EHS 组为(58.333±9.309) min,CHS 组为(108.333±23.166) min,EHS 组较CHS 组发病时间明显加快(P < 0.01),但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EHS 组与CHS 组大鼠发病后血清CK 水平的平均值分别为(4 444.44±1 287.915) U/L、(1 208.217±192.802) U/L,EHS 组较CHS 组血清CK 水平明显增高(P< 0.01) ;EHS 组大鼠各主要器官( 小肠、肾脏、骨骼肌等) 病理损伤较CHS 组大鼠明显加重。结论 在动物模型上,劳力性热射病较经典型热射病在发病初期的各器官功能损伤发展更迅速,更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指标在重症劳力性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006年5月—2012年10月我院救治及在其他医院由我院参与救治的EHS 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4例(94.44%)存在凝血功能障碍,32例(88.89%)出现血小板减少,23例(63.89%)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2例有局部出血。36例均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2例3个器官受累,14例4个器官受累,8例5个器官受累,12例5个以上器官受累。经相应治疗5例(13.89%)死亡,31例(86.11%)好转出院。死亡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定标准评分高于生存者(P0.05),且两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障碍在EHS中常见,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早期纠正凝血功能障碍、重建凝血-抗凝系统平衡、阻止器官功能进一步损伤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