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情况。方法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均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2微生物鉴定与药敏系统,选择经VITEK-2测定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株)136株及对亚胺培南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株)134株,统计分析两者对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头孢他啶/阿奇霉素、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几种临床上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情况。结果耐药株对以上6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分别为:丁胺卡那20.6%、庆大霉素19.1%、头孢他啶/阿奇霉素70.6%、头孢他啶27.9%、哌拉西林63.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2.1%;而敏感株对此6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则分别为32.8%、68.7%、92.5%、65.7%、88.1%和89.6%,明显高于耐药株。经x2检验,除丁胺卡那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对其余5种抗生素的敏感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头孢他啶/阿奇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是较好的选择,而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及单独使用头孢他啶则不推荐。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6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冠心病评估方法。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10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为试验A组,同期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试验B组,另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对3组血脂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B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载脂蛋白B(Apo B)水平明显高于试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l(Apo Al)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A组及试验B组 TC、TG、LDL-C及Apo B水平明显高健康对照组,HDL-C和 Apo Al则相对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明显异常,临床需加强对此类项目的检测,以便更好地评估冠心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以新鲜病人血清标本作为酶类质控物进行室内质控的方法。方法以O-lympus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实验仪器,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作观察指标。每天上午在五项血清酶室内质控合格后,选择2份结果合适的病人新鲜血清标本,下午重复测定一次(间隔6h),连续进行30d。统计30d内所有病人血清标本重复测定结果的偏差,观察其最大偏差是否满足<1/2CLIA’88的要求。结果病人新鲜血清标本5项酶类指标30d重复测定结果的最大偏差均<1/2CLIA’88,可以满足临床要求。结论病人新鲜血清标本重复测定差值法经济、可行,可作为ALT、AST、ALP、CK、LDH等五项酶类室内质控品实际应用中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家族survivin、xiap、apollon和livin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对人消化系肿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人工合成survivin、xiap、apol-lon、livin的反义核酸和随机序列,经脂质体包裹后作用肝癌细胞、胃癌细胞、结肠癌细胞48 h后,采用WST-8法观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IAPs ASO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胃癌MGC-803细胞、结肠癌Lovo细胞48 h后,与空白对照组(control)和随机寡核苷酸(random oligodeoxynucleotide,RODN)对照组相比,IAPs ASO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胃癌细胞、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P<0.01)。其中,在作用浓度为0.2μmol.L-1时,survivin ASO对HepG2、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最高,分别为84.2%、82.6%。xiap ASO对MGC-80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最高,为86.56%,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效应。survivin ASO诱导Lovo细胞、MGC-803细胞凋亡作用最强,凋亡率为34.95%、27.6%,livin ASO诱导HepG2细胞凋亡作用最强,凋亡率为27.4%。结论针对凋亡抑制蛋白家族survivin、xiap、apollon、livin的反义核酸均能有效抑制消化系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IAPs)家族成员Apollon反义核酸(ASO)联合苦参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一定浓度的人工合成的Apollon ASO经脂质体包裹转染肝癌(HepG2)细胞,并联合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48 h后,采用WST-8法检测单用Apollon ASO、单用苦参碱、及ApollonASO联合苦参碱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Hoechst33258染色观察HepG2细胞凋亡形态;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细胞Apollo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Apollon ASO联合苦参碱作用于HepG2细胞48 h后,单用苦参碱的IC50为0.9 mg/mL;苦参碱与Apollon ASO联合使用,IC50为0.43 mg/mL,增敏倍数为2.09,表现为协同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pollon ASO联合苦参碱能促进HepG2细胞凋亡,其早期凋亡率达36.4%;经荧光显微镜观察,Apollon ASO组可见核高强度荧光的细胞,并见凋亡小体.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Apollon ASO与苦参碱均能显著下调Apollon 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Apollon ASO可增强肝癌细胞对苦参碱的敏感性,作用机制可能与共同下调Apollon mRNA表达水平有关,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小儿肾病尿液总蛋白(umP)、微量白蛋白(umALB)、尿蛋白电泳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取65例小儿晨尿标本(其中43例为肾病患儿,22例为健康者),同份标本同时采用邻苯三酚红比色法测定umP。免疫比浊法测定umALB,SDS-AGE尿蛋白电泳。根据标本的umP含量及尿蛋白分子量对65例标本进行分组,22例生理性蛋白尿、2例小分子蛋白尿、14例中分子蛋白尿、21例大分子蛋白尿、6例混合性蛋白尿。结果:生理性蛋白尿的lg(umP)、lg(umALB)、lg(umALB/Cr)与中分子蛋白尿、大分子蛋白尿及混合性蛋白尿的lg(umP)、lg(umALB)、lg(umALB/Cr)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分子蛋白尿的lg(umP)、lg(umALB)与混合性蛋白尿的lg(umP)、lg(umALB)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理性蛋白尿的umALB/umP与大分子蛋白尿的umALB/umP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指标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尿中umP、umALB及SDS-AGE尿蛋白电泳可提示小儿肾病的病变部位及损害程度,根据检出的特殊类型尿蛋白,可使诊治和预防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LP)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CHD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05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5例;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观察对象的血清HCY、CRP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HD组患者血清HCY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患者各组之间血清HCY、CRP水平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CHD患者血清HCY和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对CHD的临床诊断及疗效监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吗啡成瘾大鼠模型,以及探论吗啡成瘾引起大脑组织类异戊二烯基因(Isoprenoid)表达的改变。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吗啡成瘾组与对照组,以35mg/kg的同等剂量吗啡背部注射7d,对照组给予相同程序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提取大脑组织中的RNA,以GAPDH为内参照进行RT-PCR。结果背部连续注射7d吗啡建立吗啡成瘾模型。RT-PCR结果显示:对照组的Isoprenoid的mRNA表达水平与GAPDH水平比值为(0.56±0.12),成瘾组的Isoprenoid的mRNA表达水平与GAPDH水平比值为(1.12±0.15),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吗啡成瘾大鼠大脑组织中Isoprenoid基因表达上调,其可能是引起吗啡成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生气通天论>,同时也是后世"伏气温病"学说的理论根据.然而,历代医家对此各执一端.究竟谁是谁非?而"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又该作何解呢?笔者将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