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 要] 目的 探讨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ERCP操作失败后行PTCD补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3例ERCP操作失败后行PTCD治疗的老年MOJ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46例首选PTCD治疗的老年MOJ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变化情况,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等。结果 研究组ERCP操作失败的主要原因为肿瘤致胆管严重狭窄,导丝无法通过,占67.9%;失败后行PTCD补救治疗,手术成功率为94.3%,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χ 2 =0.135,P=0.714);并发症发生率为30.0%,虽略高于对照组(24.4%),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χ 2 =0.368,P=0.544)。由于肿瘤侵犯较重,研究组胆道支架置入成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5.8% vs 69.6%, χ 2 =11.208,P=0.001),但术后2周,研究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减黄效果相当,均无死亡病例。结论 老年MOJ患者 ERCP操作失败后行PTCD补救治疗,其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与首选PTCD治疗无差异,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甲硅油散联合奥曲肽治疗恶性肠梗阻(MBO)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MBO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研究组60例。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研究组给予二甲硅油散联合奥曲肽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观察两组治疗后肠梗阻相关症状改善情况、鼻胃管引流量、胃管留置时间、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拔管率、近期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肠梗阻症状及腹部X线检查结果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鼻胃管引流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鼻胃管引流量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管留置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二甲硅油散联合奥曲肽治疗MBO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肠梗阻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镜下治疗胆总管扩张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22例胆总管扩张病人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后做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诊断为胆总管结石16例,EST后经网篮取出结石;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狭窄2例,行EST,为预防并发症,8例病人行鼻胆管引流(ENBD);诊为胆管癌3例、壶腹癌1例均行胆道支架置入(EMBE)。术后观察随访6个月。结果 18例结石、炎症病人痊愈,其中8例行ENBD,术后7天拔除引流管,恢复好;术中诊为胆管癌3例,壶腹癌1例行ENBE,3例胆道扩张解除、黄疸消退,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2月后死亡。结论 内镜下治疗胆总管扩张效果确切,能诊断结石、炎症及肿瘤,并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Th17细胞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类CD4+ T细胞亚群,与Th1、Th2细胞有着完全不同的分化机制和功能特性。其主要作用在于分泌IL-17等促炎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免疫调节中诱发炎症反应。通过控制Th17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能够明显缓解炎症性肠病症状。本文就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免疫调节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放大电子胃镜对正常胃粘膜及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66例接受放大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观察胃体黏膜毛细血管网、胃小凹及集合小静脉的变化,同时取活检行病理检查及进行Hp检测。结果:66个病人中HP阳性者为36例,阴性者为30例。HP阳性者中正常胃粘膜者2例,炎症者34例;HP阴性者中,正常胃粘膜者28例,炎症者2例。HP阳性者中,ZO为3例,Z1为8例,Z2为15例,Z3为10例;HP阴性者中,ZO为27例,Z1为1例,z2为2例,Z3为0例。结论:胃镜下观察到的胃体黏膜集合小静脉、毛细血管网、胃小凹是正常胃粘膜的特征,而它们的消失与变化是HP相关性胃炎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对化疗较不敏感,新的化疗药物可提高近期有效率,合理应用可改善总的生存情况。聊城市光明医院肿瘤化疗中心以Oxaliplatin联合LV 5-FU持续静滴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4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CE)在老年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慢性腹痛、慢性腹泻、腹胀不适、消瘦等症状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接受CE检查的患者137例。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75例)和对照组(<60岁,62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CE检查情况,包括CE在胃及小肠运行时间、胶囊排出时间、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即胶囊在电池耗尽后通过回盲瓣进入大肠的患者比例)及胶囊滞留率(指胶囊2周或超过2周时间仍不能从消化道排出的患者比例),CE的图像质量、对小肠疾病检出率及所见病变的类型。结果 老年组CE在胃及小肠运行时间、胶囊排出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老年组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胶囊滞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小肠疾病检出率(61.3%)高于对照组(43.5%)(P<0.05);老年组检出的小肠疾病以血管性病变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黏膜损害为主,而对照组以小肠溃疡为主。老年组OGIB 的CE小肠疾病检出率高于慢性腹痛、慢性腹泻、其他症状(P<0.05)。结论 CE在老年患者消化道运行时间较长,但胶囊滞留率与中青年患者无差异,是一项安全的检查方法,并且对老年小肠疾病检出率较高,尤其对OGIB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腑法在中风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1 介质阻滞剂(炎症细胞稳定剂) 色甘酸钠:本品为肥大细胞、嗜碱细胞稳定剂,应用本品后再接触过敏原,肥大细胞释放介质受到抑制。形态学上表现脱颗粒受抑制,临床上用于防止或减轻哮喘的发作,本品还可抑制其他炎性细胞,有巨噬细胞、嗜酸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的介质释放,有抑制过敏原引起的速发性与迟发性气道收缩反应,可抑制气道炎症及运动、冷空气等引起的气道收缩。本药无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故支气管哮喘已经发作时治疗效果不佳。本药主要用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蛋白芯片方法检测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中幽门螺杆菌相关抗体的分布,评价蛋白芯片系统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完成500名健康体检者的幽门螺杆菌蛋白芯片检测,并与诊断金标准13 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比较,评价其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描述幽门螺杆菌的毒力蛋白(CagA、VacA)抗体、癌变风险因子(Hsp60)抗体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的分布特点及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耐药性(RdxA).结果 与金标准比较,Ure抗体、CagA抗体、VacA抗体阳性的敏感性分别为85.1%、78.7%、44.7%,特异性分别为90.4%、92.0%、98.1%,准确度分别为88.4%、87.0%、78.0%;500名健康体检人群中,13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37.6%,幽门螺杆菌感染中CagA抗体阳性率为78.7%,VacA抗体阳性率为44.7%,Hsp60抗体阳性率为40.4%,RdxA抗体阳性率为8.0%.结论 幽门螺杆菌蛋白芯片抗体检测对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