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童趣化心理干预模式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11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方式一致,对照组护理实施常规口头心理干预模式,观察组护理给予童趣化心理干预模式,干预时间为2周.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儿童情绪障碍筛查量表评分(SCARED)评分、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呼气高峰流量(PEFR)、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SCARED评分、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CARED评分和PaCO2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VC、PEFR和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aO2、PaO2水平和治疗依从性、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中实施童趣化心理干预模式护理支气管肺炎可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和肺功能,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伴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急性荨麻疹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伴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急性荨麻疹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消化道感染分为A、B两组,A组不伴消化道感染,B组伴发消化道感染,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的差异。结果:A组73例(76.0%),B组23例(24.0%)。两组患儿消化道症状均以腹痛为主,其次还表现为腹泻、血便、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腹部压痛,此外,大便白细胞、大便隐血以及腹部彩超还可见异常。但A组腹泻、血便、腹部压痛、大便白细胞升高、大便隐血阳性及腹部彩超异常率均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腹痛较轻,腹痛随皮疹好转而缓解,抗过敏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B组腹痛较剧烈,腹痛不随皮疹好转而缓解,解痉、抑酸或促胃动力等治疗有效。结论:伴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急性荨麻疹是一类比较特殊的荨麻疹,风团水肿累及胃肠粘膜以及消化道感染均可导致消化道症状的发生。在诊疗过程中,应综合分析病史特点、临床特征,必要时可行内镜检查,作出正确的判断以及合理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索添加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癫痫患儿在原用药方案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添加左乙拉西坦(LEV组,n=23)和托吡酯(TPM组,n=23)治疗16周,观察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的临床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评估添加治疗后患儿认知功能情况。结果:LEV组与TPM组患儿治疗后1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73.9%和82.6%,治疗后6个月时总体有效率分别为52.2%和3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1个月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及总智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LEV组操作智商优于TPM组(P<0.05)。结论: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癫痫患儿总有效率类似,但左乙拉西坦治疗后患儿认知功能优于托吡酯。  相似文献   
5.
婴儿肝炎综合征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婴儿肝炎综合征(IHS)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对确诊为婴儿肝炎综合征的90例病例资料及临床观察结果和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痛原学检查巨细胞包涵体病毒(CMV)感染最多见,占52.22%,其次是乙型肝炎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结论:CMV、HBV、葡萄球菌感染是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主要病因,对母孕期CMV、HBV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是阻断IHS的有效途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IHS是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减轻后遗症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