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近年来慢性末端回肠炎(chronic terminal ileitis,CTI),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被临床学者认可。然而关于CTI的影像诊断报道甚少,从传统的临床教科书及影像学专著和相关资料,没有查到对本病的命名与解读。周国华于1994年首次提出慢性CTI这一概念,并从动物实验、内镜、病理学、临床治疗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工作。本研究就作者医院收治的经内镜、病理诊断的慢性CTI病例,行X线钡餐全消化道造影,在X线静态及动态下观察本病影像学表现特征,并对其影像形成机理作简要论述,意在提高对本病影像学表现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巨大结石症X线影像学特点及介入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12例经内镜及气钡双重造影确诊的胃肠结石患者,其中女7例,男5例;年龄为27~82岁。胃结石10例,结肠结石2例;单发结石11例,多发结石1例;结石直径在5~9 cm。利用自制圈套器对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结果胃肠结石影像学检查直接征象是在胃内或肠腔内卵石状块影、纤维团状影。本组患者中,10例胃结石,8例钡餐造影检查发现并确诊,4例胃镜发现后再行钡餐造影检查明确诊断,2例巨大结肠结石,肠镜未能捡出,经气钡灌肠造影检查确诊。一次将结石粉碎9例,两次将结石粉碎3例,均取得成功。结论 X线观察下介入治疗胃肠结石,效果好、痛苦小、无创伤、费用低,患者容易接受,是胃肠结石治疗手段中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1病例资料 男性患者,40岁,2009-08-03日因食管癌综合治疗后纵隔、肝转移2周期化疗后1月余,肝介入术后2周入院。入院查体:T36.5℃,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明显异常,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比较常见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的应用,已证实胃肠道大部分梭形细胞肿瘤不具有平滑肌或神经分化特征。Mazur等[1]于1983年首次提出间质瘤的概念。胃肠道间质瘤的起源可分别来自平滑肌、神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医学影像设备性能不断提高,数字化胃肠机日趋普及,影像质量得到改善,清晰度及分辨率大幅提升,促使对末端回肠疾病的认识得以深入和提高。而钡剂造影要对末端回肠疾病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就得先了解正常末端回肠钡剂造影表现。末端回肠的正常影像学国内外研究报道较少,作者总结分析作者医院多年来的正常末端回肠钡剂造影图像,并对其分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uprizone,CPZ)诱导脱髓鞘模型小鼠情绪及神经递质的变化特点,探讨髓鞘脱失和再生过程中情绪变化的可能原因.方法 选36只C57BL/6雄性小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予以正常饲料14周;慢性脱髓鞘组予以含0.2% CPZ粉末的饲料14周;髓鞘修复组先用含0.2% CPZ粉末的饲料12周,再换用正常饲料2周.采用LFB染色、免疫荧光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胼胝体区髓鞘以及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情况;通过体质量、旷场、高架十字迷宫及悬尾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的变化;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测定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多巴胺、二羟基苯乙酸和五羟基吲哚乙酸的浓度.结果 慢性脱髓鞘组和髓鞘修复组胼胝体区髓鞘明显脱失(P<0.01),两组GFAP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慢性脱髓鞘组小鼠旷场实验总路程、中央路程及中央区活动时间均较其他2组明显减少(P<0.05);在高架十字迷宫中,慢性脱髓鞘组小鼠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OT%)和开臂进入次数百分比(OE%)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5);慢性脱髓鞘组及髓鞘修复组小鼠在悬尾实验中的静止时间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HPLC-ECD及ELISA测得慢性脱髓鞘组血清NE和5-HT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Z诱导的脱髓鞘模型小鼠表现出焦虑、抑郁等行为变化,可能与脑组织的髓鞘脱失以及脱髓鞘环境下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胃石症的临床表现与X线钡餐造影的影像学特征与价值,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X线钡餐确诊的20例胃石症的影像表现,其中4例行胃镜检查。结果 20例胃石症中19例食用新鲜柿子,1例食用柿饼子,最大者20cm×8cm,最小者5.2cm×4cm,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82岁,男性14例,女性6例,食用柿子后至发病时间,最长3个月,最短7d,其中6例多次食用多个新鲜柿子,13例一次食用多个新鲜柿子,1例一次食用多个柿饼子。结论 X线钡餐造影能清晰显示结石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能够明确诊断;对临诊治有一定参考价值,患者易于接受,为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