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5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肿瘤的冷冻疗法就是利用快速超低温的方法破坏肿瘤细胞,激发体内自身免疫能力的一项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一般均认为对体表易暴露部位的肿瘤尤为适宜和效果较好。近年来妇科有关冷冻治疗宫颈癌前期病变和子宫颈癌的报导已屡见不鲜。我院自1973年10月开始临床应用液氮冷冻治疗宫颈癌,在部分病例收到一定效果,但其确切的效果如何?尚未定论,故此后又继续收治一些病例观察,现就冷冻后的组织学变化、临床现象及有关影响疗效的因素等加以讨论,以期对冷冻治疗宫颈癌的价值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卵巢转移性肿瘤在临床并不多见,非典型病例易被忽视。本文就卵巢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别是胃肠道癌肿与本病的关系等方面予以分析探讨,以进一步引起内、外、妇科医师对原发癌肿与卵巢转移癌肿诊治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观察22例正常育龄妇女,在放置菱形缓释左旋18甲基炔诺酮(10.5μg·d-1)宫内节育器(Levonergestrel-ReleasingIUD,菱R-LNGIUD)前后,子宫内膜酸性磷酸酶(ACP)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放置后第6~9个顺序月,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大部分呈扁平、薄、暗细胞增多,阳性溶酶体明显减少,着色较浅,大小不一,未见阳性高尔基体和内质网。通过电子计算机图象分析P<0.01,提示放置菱R-LNGIUD后子宫内膜腺上皮的ACP活性明显下降。阳性溶酶体减少在月经减少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液氮冷冻治疗宫颈癌92例.主要采用接触法,晚期癌加用喷雾法.各期宫颈癌一次冷冻后治愈好转率为89.13%.采用3'-3'-3'与3'-3'-3'-3'-3'制癌瘤消失率为60%及78%,两组有显著差异.冷冻后肉眼和镜下分别可见0.3~0.8cm和0.1~0.5cm的冷冻区和坏死区.本文就各期癌冷冻后组织学改变、成败因素、适应症、随访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绝经后妇女宫腔内形成透明变性结节 ,临床上较罕见 ,现将我院收治的因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 (IUD)而发现的 2例宫腔内透明变性结节患者的情况报道如下。例 1 患者 72岁 ,绝经 2 1年 ,因取IUD困难入院。患者孕 11产 10 ,196 9年在当地卫生院放置金属IUD ,置器后月经正常 ,无痛经。 1978年自然绝经 ,绝经后无不规则阴道出血、排液等。近 2 0d来 ,无明显诱因 ,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 ,量少 ,暗红色 ,不伴有畏寒、发热、腹痛。 3d前 ,曾在外院行取器手术。术中取出部分断裂IUD。 1999年 11月 2日入院。妇科检查 :子宫无明显萎缩 ,质地…  相似文献   
6.
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龄<45岁的妇女子宫内膜癌常很少被妇科及病理学者所怀疑。现将我院1979~1989年所见28例进行临床和病理复习。发病率为8.8%。临床特征包括:平均年龄37.8岁,初潮延迟,月经紊乱。术前常识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和子宫肌瘤。病理所见:肿瘤直径>1.5cm,脉管转移率约25%。作者强调早期诊断必需采用诊断性分段诊刮,特别是对月经紊乱者。  相似文献   
7.
女阴 Paget's 病是一罕见的妇科恶性疾病。我院30年来仅遇一例,现报道如下。患者,女,70岁,因外阴瘙痒伴湿疹样溃疡3年来院诊治。初起大阴唇上方出现黄豆大湿疹样结节,奇痒难忍,白带不多。近2年来湿疹样范围渐扩大,其结节增至“1分币”大。入院前1年出现外阴结节浅表溃疡,灼痛,多次抗炎治疗无效。于1989年6月14日在我院作局部活检,病检结果为外阴 Paget's 病,同年6月23日入院。入院检查: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均正常,心肺(-),肝脾未触及。妇检:左大阴唇湿疹样肿  相似文献   
8.
冷冻治疗宫颈癌是七十年代的一项新课题,我院自1973年10月开始临床应用液氮冷冻治疗宫颈癌,进行临床及冷冻前后宫颈组织学观察,以探讨冷冻对各期宫颈癌的作用。 1973年10月~1979年5月采用液氮冷冻治疗宫颈癌共计92例,均经宫颈活检病理证实,除3例为宫颈腺癌外,余均为子宫颈鳞状上皮癌,年龄最小29岁,最大67岁。均采用手持式液氮冷冻治疗,按照宫颈局部病情及颈管之长短选用底盘面积大小不等,笠杆长短不一的笠帽型探头,以求密切接触病变区。  相似文献   
9.
<正> 有关子宫肌瘤与组织胞浆内雌孕激素受体(以下简称ER和PR)含量的测定已见有报道。然而至今尚未见不同病理类型的子宫肌瘤与组织胞浆内雌孕激素受体含量检测结果及其相互关系的报道。为此本文对此进行检测和探讨相互关系及孕激素治疗问题。资料与方法我院于1988年3月16日~1988年10月31日任意选择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而作子宫切除或肌瘤剜出术者31例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5~55岁,其中30~45岁患者占绝大多  相似文献   
10.
妇科冷冻术主要用于治疗宫颈疾患,尤其是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赘生物(间变及原位癌),以及作为晚期宫颈癌、外阴癌的姑息治疗,其疗效均已肯定。而子宫腔内冷冻术自1967年Cahan及1970年Droegemuller报道以来有关资料甚少,国内至今尚未正式报道。我们于1974年开始设计子宫腔内冷冻探头,至1978年正式研制成子宫腔内冷冻术的器械及各型探头,并同时开展临床离体子宫冷冻实验,逐步过渡临床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