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汁在保护小肠黏膜屏障中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梗阻性黄疸(阻黄)组(n=20)及外引流组(n=20)。造模10 d后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取末端回肠黏膜组织,光镜下观察黏膜形态改变并测量相关指标,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紧密连接相关蛋白(闭锁小带蛋白-1及闭锁蛋白)的表达。结果阻黄组小肠黏膜萎缩明显,其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和隐窝深度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27.8%、21.7%和25.4%(P=0.001、0.001、0.040);外引流组各指标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0、0.070、0.080),而明显优于阻黄组(均P=0.001)。阻黄组的血浆内毒素水平高达(1.49±0.27)E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7±0.09)EU/ml(P=0.001);外引流组为(0.91±0.25)EU/ml,高于对照组而低于阻黄组(P=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闭锁小带蛋白-1的强阳性表达从对照组的7/10例降至阻黄组的6/20例(P=0.040),闭锁蛋白则从8/10例降至7/20例(P=0.020);而外引流组分别为8/20例(P=0.100、0.210)和9/20例(P=0.060、0.200),与前2组相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阻黄组闭锁小带蛋白-1和闭锁蛋白的表达水平较之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01、0.010);外引流组高于阻黄组(P=0.005、0.014),而闭锁小带蛋白-1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闭锁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结论肠道内胆汁缺乏会破坏肠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成分,损伤肠黏膜屏障;胆道梗阻时由于存在其他因素,肠黏膜屏障损伤更严重。胆汁在保护肠黏膜屏障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上部癌术前介入治疗与手术间隔时间的关系 ,以确定最佳间隔时间。方法 :比较 2 5例胃上部癌术前介入治疗后的手术标本的病理切片 ,生存期。结果 :间隔时间≤ 4d的患者 ,病理切片上坏死不明显 ;间隔时间 >10d者 ,可见新生的肿瘤血管 ;间隔时间为 5~ 9d者 ,病理切片上坏死最明显 ,术后生存期最长。结论 :胃上部癌术前接受介入治疗与手术的最佳间隔时间为 5~ 9d。胃上部癌术前介入治疗能提高切除率 ,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胆汁对肠上皮细胞氯离子通道和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鼠肠上皮细胞株IEC-6分别与5.0%、1.0%、0.1%胆汁及氯通道激动剂接触.20h后检测跨膜电阻,Western blot分析氯离子通道蛋白-2(CLC-2)和紧密连接闭锁小带-1(ZO-1)表达的变化及各条带的相对灰度值.结果 5.0%浓度组降低跨膜电阻作用最强.5.0%和1.0%组的CLC-2蛋白相对灰度值(0.30±0.05和0.37±0.08)低于对照组(P均<0.05).5.0%组的ZO-1相对表达量下降.添加氯通道激动剂后,5.0%浓度组的跨膜电阻(451.3±60.5)Ω.cm2及ZO-1相对表达量(0.32±0.04)较对照组上升明显(P均<0.05).结论 高浓度胆汁破坏肠上皮细胞氯离子通道和紧密连接蛋白,增加上皮细胞通透性.  相似文献   
4.
高浓度胆汁诱导单核细胞前炎症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浓度胆汁在触发早期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体外培养组和阻塞性黄疸(阻黄)体内培养组,体外组为正常大鼠,阻黄体内组开腹结扎切断胆总管。明胶法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体外培养。体外组的PBMCs体外与不同浓度的胆汁共同培养,分别于1、6、24、48 h后用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内前炎症因子IL-1β和前IL-1β表达的变化,并与加入细菌内毒素(LPS)的PBMCs相比较。阻黄体内组于术后1、6、24、48、168 h提取PBMCs同法检测两者的变化。结果阻黄动物术后1 h和6 h提取的PBMCs内可见IL-1β和前IL-1β表达,其中术后1 h和6 h前IL-1β的浓度分别为(834.0±111.1)pg/mL和(785.0±102.2)pg/mL,IL-1β的浓度是(681.0±82.5)pg/mL和(602.0±78.2)pg/mL,较其它时间段明显增高(P<0.05)。正常大鼠来源的PBMCs体外培养在高浓度胆汁(5%)刺激下早期(1 h)可以检测到IL-1β(612.0±70.5)pg/mL和前IL-1β(467.0±63.2)pg/mL表达增高(均P<0.05)。同时与LPS共同培养,5%胆汁刺激后1 h、6 h及2%、1%胆汁刺激1 h后可见IL-1β和前IL-1β表达增加。结论进入血循环的高浓度胆汁能触发早期炎症反应,合并细菌感染后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胆道梗阻肠黏膜屏障破坏与肠上皮细胞氯离子通道-2(chloride channel-2,CLC-2)的关系.方法:建立急性胆道梗阻(阻塞性黄疸)大鼠动物模型,术后7d连续注射Lubiprostone(Lu组)、类高血糖素多肽-2(GLP-2组)、两者共同使用(Lu+GLP组),以假手术组(Sham组)和阻...  相似文献   
6.
7.
实验性梗阻性黄疸小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蛋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梗阻性黄疸肠黏膜屏障破坏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于胆总管结扎10d后.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s免疫印迹检测末端回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ZO-1(zonula occludens-1),闭锁蛋白(occludin),壳牢素-1,4(claudin-1,-4)的分布和表达,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对Western blots图像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梗阻性黄疸时大鼠回肠黏膜萎缩明显,平均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和隐窝深度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下降27.8%、21.7%和25.4%(均P〈0.01)。正常回肠黏膜ZO-1、闭锁蛋白及壳牢素-1分布相似,主要位于顶端细胞膜。沿绒毛下方、均匀连续分布;梗阻性黄疸时分布散乱异常,染色变浅;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从对照组的70.0%、80.0%和90.0%降至实验组的35.7%、32.1%和39.2%(均P〈0.05),且肠绒毛高度的下降与ZO-1表达率的降低成正相关(P〈0.01)。而壳牢素-4的数量和分布改变不明显。对Western blot图像定量分析得到相同的结果。结论:梗阻性黄疸时小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蛋白分布异常及数量改变,影响肠黏膜上皮屏障的完整性,破坏小肠黏膜屏障。[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高浓度胆汁成分触发前炎症反应的途径.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别与5%胆汁、内毒素(LPS)、三磷酸腺苷(ATP)、高K+培养液接触,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细胞毒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aspase-1)、炎症小体NALP3表达并定量分析.结果 单纯5%胆汁未能诱导IL-1β、Caspase-1、NALP3表达.LPS+胆汁组及ATP+胆汁组IL-1β浓度分别为[(769.8 ±29.4)、(788.6±32.4) ng/L],均远高于单用LPS组[(88.1±6.7) ng/L] (P<0.01).培养6h后LPS预处理组IL-1β浓度均明显升高(871.1 ±69.7) ng/L.LDH值与IL-1β的变化间无相关.LPS+胆汁组在1.0 ×104和1.2 ×105附近见Caspase-1和NALP3蛋白表达条带.通过图片的定量研究显示LPS+胆汁组Caspase-1和NALP3明显升高(0.69±0.10、1.86±0.33).高K+培养基培养6h后,LPS+胆汁组IL-1β浓度降至(638.2±26.2)ng/L.结论 进入血循环的高浓度胆汁合并细菌感染通过炎症小体途径触发早期炎症反应,细胞外高K+能抑制此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免疫营养制剂对大鼠胃癌癌前病变阶段的影响.方法:制造大鼠胃癌癌前病变的模型,9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模型组采用普通的饲料喂养,实验组在普通的饲料喂养的基础上添加免疫加强营养制剂瑞能[(120 ml/(kg·d)].分别在造模成功后4,8,12周显微镜下观察鼠胃黏膜的变化,AgNOR染色观察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脾脏在梗阻性黄疸(阻黄)中对肠黏膜屏障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组,阻黄组开腹结扎胆总管;阻黄+脾切除组,同时切除脾脏.术后7d观察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用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检测肠黏膜通透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印迹检测末端回肠紧密连接蛋白闭锁小带-1(ZO-1)、闭锁蛋白的表达,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对Western印迹图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阻黄+脾切除后L/M的比值和血浆内毒素水平较阻黄组明显下降(均P=0.001).与阻黄组相比,阻黄+脾切除组的平均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有所上升(P=0.019、0.001).免疫组化显示术后7 d阻黄组ZO-1蛋白强阳性表达数(6/18)下降明显(P=0.021),阻黄+脾切除组(8/17)染色较阻黄组变化不大;闭锁蛋白的染色阻黄+脾切除组强阳性表达(7/17)高于阻黄组(4/18)(P=0.026).通过对Western印迹图像进行定量分析也得出同样的结论.结论 阻黄后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肠黏膜屏障受损.同时切除脾脏,肠紧密连接蛋白成分的数量和分布改变,肠黏膜屏障的损害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