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陈康全 《海南医学》1990,1(1):10-11
1980年3月~1986年12月我县发生三次登革热大流行,经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病毒分离和血清学鉴定,证实登革热病毒为Ⅲ和Ⅱ型,现将我院抢救重症登革热707例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陈康全 《华西医学》1992,7(3):276-277
本组小儿DSS全部血压低于正常值20%以下,60%以上患儿有皮肤粘膜苍白、尿量减少、四肢冷厥和脉快而弱,特点是休克常发生在登革热发病过程中体温骤降前后,本文就休克的原因机理和抢救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4.
感染性休克是由于各种感染因素引起的循环机能不全,使生命重要器官的微循环灌流量不足而产生的综合病征,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症状之一。我科80年1月—85年12月收治小儿感染性休克80例,现将资料较为完整的65例作一临床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登革出血热是由登革病毒所致的一种危重疾病,主要发生于小儿。我科在80、85和86年登革热大流行中收治登革热患儿659例,其中小儿登革出血热233例,经病毒分离和血清学鉴定,证实我县登革热病毒80年为Ⅲ型,85年和86年为Ⅱ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 2 5 6例回顾性临床分析 ,认为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的病因有肺脏微小血管痉挛致肺动脉高压 ;病原体毒素损害心肌 ;能量产生减少造成心脏收缩无力 ;各种原因影响钙离子在心脏作功时的偶联作用 ;血管舒缩失调导致循环障碍 ;血液粘滞 ,循环阻力增加 ;缺氧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 ,加重心脏后负荷。防治措施 :保持呼吸道畅通 ,改善通气功能 ;给氧镇静 ;联合使用抗生素治疗 ;抗休克 ,纠正酸中毒 ;选用血管活性药、强心剂和利尿剂 ,维持心功能 ;防治严重并发症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的病因及其防治$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571700@陈康全  相似文献   
7.
我院儿科1980年1月~1988年12月小儿急诊死亡269例,现就死因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结果资料来源本院,每例只统计一项主要疾病。在269例中,男182例。年龄1天~15岁,其中新生儿最多,92例,其次婴儿73例。发病季节以秋季最多共81例。住院时间0.5h~24h146例,~3天82例,~13天41例,平均2.3天。本组常见死因依次为:重症肺炎、新生儿破伤风、败血症、乙型脑炎、急性坏死性肠炎和病毒性脑炎。分类详见附表。  相似文献   
8.
陈康全 《海南医学》1990,1(1):41-42
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心肺功能衰竭(下称双衰)是一种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疾病,病死率极高,积极对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双衰进行抢救是降低小儿病死率的主要措施之一,现将我科1984年1月~1988年6月抢救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双衰73例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