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大黄汤剂灌胃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炎性递质的影响。[方法]36例A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汤剂灌胃;对照组仅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尿淀粉酶,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尿淀粉酶值,血TNF-α、IL-6、MCP-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大黄汤剂灌胃治疗AP疗效肯定,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炎性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时机经三腔胃肠管给予EN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 方法:43例SAP病人均在人院48 h内放置三腔胃肠管行胃肠减压,随机分为A组(n=20)和B组(n=23).A组在患病48~168 h(平均109.2 h)经三腔胃肠管途径给予EN,B组在患病48 h内(平均30.7 h)经三腔胃肠管途径给予EN.观察病人治疗7和14 d时APACHE-Ⅱ评分、BalthazarCT积分、C反应蛋白(CRP)和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 结果:治疗7d时,B组APACHE-Ⅱ评分较A组明显降低(P<0.05);CRP恢复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P<0.05),住院费用亦低于A组. 结论:早期(患病48 h内)给予EN,能有效地控制SAP的全身炎症反应,减少感染的发生率,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4.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病程中存在代谢紊乱、负氮平衡、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甚至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等病理状态,与疾病预后高度相关[1].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病变,探讨手术风险控制方法.[方法]2008年3月~2010年8月内镜检查发现的消化道病灶病例作为入选对象,共131例.术前行染色内镜和超声内镜检查,确定病变范围和深度,常规行术前评估.手术步骤:(1)应用氩气刀(APC)于病灶边缘标记;(2)于病灶边缘标记点外侧进行多点黏膜下注射;(3)切开病变外侧缘周围黏膜;(4)于病灶黏膜下层进行剥离;(5)创面处理.观察手术时间、黏膜下注射液体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切除标本最大直径平均(3.61±0.99)cm; 术中平均黏膜下注射量为(29.2±11.53)mL;平均手术操作时间(68.70±31.69)min; 手术完整剥离成功率95.4%;穿孔发生率3.1%.[结论]采取综合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并发症的及时处理,有效地控制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有关东方国家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结直肠肿瘤(包括增生性息肉、腺瘤、肠癌)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8篇文献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选择OR值及95%CI作为meta分析指标。并做出倒漏斗图,对各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效应值合并计算。结果纳入总样本量为5 385例,其中Hp阳性组为3 396例,Hp阴性组为1 989例;通过meta分析合并认为结果存在异质性(I2=83%,P0.10)。因存在异质性,对肿瘤的类型(增生性息肉、腺瘤、肠癌)、不同的Hp检测方法进行亚组分析。1Hp感染不增加患增生性息肉、结直肠非进展性腺瘤、肠癌的风险(OR=0.73,95%CI=0.45~1.17;OR=1.35,95%CI=0.98~1.86;OR=1.09,95%CI=0.71~1.68),而增加了患结直肠腺瘤及进展性腺瘤的风险(OR=1.81,95%CI=1.31~2.49;OR=2.02,95%CI=1.38~2.96);2采用血清学抗体检测出的Hp感染可增加患结直肠肿瘤的风险(OR=1.49,95%CI=1.00~2.22);3采用非血清学抗体检测出的Hp感染无明显增加患肿瘤的风险(OR=1.35,95%CI=0.89~2.07)。结论 Hp感染可能增加了结直肠腺瘤及进展性腺瘤的发生风险,但无明显增加患肠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脑出血并发急性左心衰竭9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出血和急性左心衰竭是心脑血管疾病中常见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脑出血并发急性左心衰竭则提示病情危重,病死率增高。我院1996年1月—1999年6月收治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作为胆囊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已被普遍接受.胆总管结石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包括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术、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等.目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最常用的方案为先ERCP去除胆总管结石后再行LC.但LC前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常会导致胆管取石失败.本研究采用腹腔镜内镜联合同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结肠镜的改进和检查技术的提高,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得到显著提高。但肠镜检查过程中存在打袢、成角、成环、腹部手术后肠粘连、肠腔狭窄、低体质量指数等因素,使部分肠镜操作困难,经验丰富的结肠镜医师未到达回盲瓣的发生率仍高达5%--10%。胃镜则因其较小的直径和更大的灵活性,在理论上具有较标准结肠镜更好的可操作性。为此,我们回顾性总结了肠镜检查失败而改用胃镜检查肠道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病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内镜检查发现的消化道病灶病例患者为入选对象,术前行染色内镜和超声内镜检查,确定病变范围和深度,常规行术前评估,观察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 2008年12月~2009年6月我院共实施ESD手术56例进入观察,切除标本平均直径(2.56±0.69)cm,平均手术操作时间(70.24±28.35)min;手术完整剥离成功率94.6%,术中穿孔发生率5.4%,迟发性穿孔率3.6%。1例发生迟发型出血,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率92.9%,随访患者中6个月内切面愈合率91.3%,12个月内切面愈合率达100%。结论 ESD治疗消化道病灶病变局部的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