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常见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7例术中破裂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破裂口位于瘤顶瘤体,3例位于瘤颈。17例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中,恢复良好14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并发高血压病史、动脉瘤呈葫芦状、宽颈或瘤体有子囊者术中易发生破裂出血;显微手术、锐性分离、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可减少动脉瘤术中破裂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irCDC14A沉默通过调节miR-153-3p/JAK1轴保护星形胶质细胞免受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诱导的损伤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大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采用CCK-8法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采用Annexin V-FITC/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53、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CirCDC14A与miR-153-3p、miR-153-3p与JAK1的关系。结果 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活性呈上升趋势;pcDNA3.0 CirCDC14A+si JAK1组48 h及72 h细胞活力低于si-NC组、OGD/R组、OGD/R+Si+Con mimcs组(P<0.05);与si-NC组相比,OGD/R组、OGD/R+Si+Con mimcs组、pcDNA3.0-CirCDC14A+si JAK1+miR-153-3p mimcs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加,且pcDNA3.0-CirCDC14A+si JAK1+miR-153-3p mimcs组细胞凋亡高于GD/R+Si+Con mimcs...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翼点锁孔入路手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的适应证、手术要点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动脉瘤患者在显微镜直视下经翼点锁孔入路行动脉瘤夹闭的临床资料.结果 夹闭动脉瘤19例;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3例,予以控制性低血压、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及快速吸除积血,重新显露术野后夹闭;脑血管痉挛4例,给予罂粟碱溶液充分冲洗脑池后,脑血管痉挛缓解.术后2例出现脑积水,经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治愈.术后痊愈15例,轻残3例,重残1例.结论 娴熟的显微操作技术、恰当的病例选择、良好的术中显露与并发症的正确处理是经翼点锁孔入路手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76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尼莫地平组(常规治疗+尼莫地平联合治疗),高压氧组(常规治疗+高压氧联合治疗),联合治疗组(常规治疗+尼莫地平+高压氧联合治疗),于伤后第1、4、8、15、22天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定所有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及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流速度;分别于伤后当天,治疗后1、8、15、22d行GCS评分及治疗半年后行GOS评分,并互相比较。结果治疗22d后,联合治疗组患者GCS评分明显提高(P<0.01),预后良好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且联合治疗组脑血管痉挛明显改善。结论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治疗有助于改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创伤性前额部粉粹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创伤性前额部粉粹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术后未发现脑脊液漏.12例术后早期脑脊液漏,经脱水、腰穿等治疗脑脊液漏在2周内消失,1例放弃治疗。结论创伤性前额部粉粹性骨折病情复杂,处理困难,选择合适的切口,仔细探查,严密缝舍硬脑膜,加强抗感染治疗,可达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9-07-2004-12在CT引导下,采用钻孔血肿抽吸术及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正常颅压脑积水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并回顾性分析了1990年至今在我院诊断为正常颅压脑积水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诊断要点包括患者症状、体征、脑脊液释放实验和影像学表现;38例患者接受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 临床上不应忽略正常颅压脑积水这一特殊类型,选择中低压脑室腹腔分流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以此鉴别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对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4例患者入院后急诊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其中前交通动脉瘤2例,大脑中动脉瘤1例,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l例;1例患者为动脉瘤再次破裂后行CTA检查示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急诊开颅血肿清除及动脉瘤夹闭术2例,动脉瘤夹闭术1例,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1例,药物保守治疗1例。恢复良好3例,重残1例,死亡l例。结论对伴有颅脑外伤史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应注意考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可能,以便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法舒地尔联合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98例脑梗塞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高压氧治疗组(高压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法舒地尔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脑梗塞后24 h内开始行高压氧治疗及法舒地尔静脉滴注。盲法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并于治疗前后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及脑梗塞程度测定,探讨治疗脑梗塞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30 d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血液粘滞度明显降低(P<0.01);早期高压氧、法舒地尔联合治疗梗塞面积小于10 cm3的脑梗塞,疗效显著较好(P<0.01),当治疗大于或等于10 cm3的脑梗塞时,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法舒地尔联合治疗梗塞面积小于10 cm3的脑梗塞,疗效显著,可以明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嗅沟脑膜瘤显微手术1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嗅沟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3年1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18例嗅沟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冠状切口双额开颅11例,经单侧额下人路7例。肿瘤全切除16例,大部切除2例。术前原视力下降的4例中,术后3例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原有精神障碍的3例中,术后2例逐渐好转。结论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结合CT、MRI检查可明确诊断;嗅沟脑膜瘤全切与否与肿瘤的大小、供血、质地及与周围重要血管神经结构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控制术中出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严密封闭额窦,修补被肿瘤侵蚀的硬脑膜是防止术后脑脊液漏与颅内感染的重要步骤: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是嗅沟脑膜瘤最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