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不同组配式全膝关节假体治疗中、重度外翻膝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8月因中、重度膝外翻畸形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排除轻度外翻膝及下肢解剖轴线明显异常者,根据手术方式及假体的不同分为A组:常规膝假体+延长杆TKA术;B组:髁限制假体+延长杆TKA术;C组:股骨髁上截骨+延长杆TKA术。通过测量股胫关节角,视觉模拟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患肢关节功能和手术疗效。组内手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 结果43例患者(59膝)均获得术后随访,平均时间为(16±3)个月;男12例14膝,女31例45膝;年龄平均(56.5±1.7)岁。其中A组19例(27膝),B组13例(18膝),C组11例(14膝),术后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感染、关节不稳、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末次随访各组患肢股胫关节角(t=22.544,20.221,12.841)、视觉模拟评分(t=17.979,16.398,13.962),膝关节功能评分(t=-35.159,-29.649,-25.410)较术前明显改善,各组手术前后疗效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间手术前后患膝股胫关节角,视觉模拟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根据膝外翻畸形的病理特点和临床分型,灵活优化组配不同假体均能获得满意疗效,兼顾矫形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增加假体把持力和关节稳定性,对于关节外畸形行髁上截骨+生物延长杆固定是不错选择。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正迅速增加,并且趋向低龄化,对社会和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问题。糖尿病的社区管理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了解本社区糖尿病管理的效果,本中心于2009年11月对辖区内登记在册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一次体格检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背景:国内腰椎髓核摘除后有限元模型多是建立在正常椎体模型的基础上,去除了完整的髓核组织,但是没有考虑到实际手术过程中髓核只是部分摘除以及椎板开窗同时对脊柱力学产生的影响。 目的:精确建立腰椎L4/5节段显微镜辅助下不同比例髓核摘除模型,比较髓核摘除前后的力学特征。 方法:选择1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获取术前CT数据构建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再获取术后CT数据并构建显微镜辅助下椎板单纯开窗、开窗+髓核摘除1/3及开窗+髓核全部摘除共4种模型,给予特定加载条件下比较其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种载荷下的生物力学特征。 结果与结论:精确构建了显微镜下不同比例髓核摘除后腰椎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力学特征分析得知,显微镜下不同比例髓核摘除后腰椎在屈伸状态下的稳定性明显降低,应力趋向关节突、椎板峡部等后柱结构集中,在屈伸及椎板开窗对侧弯曲活动时影响较大,髓核摘除程度与其影响有关。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5.
背景:目前有限元构建模型主要是基于医学图像的建模方法,骨水泥注入主要是人为假设的,而文章中治疗前后的数据直接来源于CT扫描,可靠性更高。 目的:构建骨水泥注入前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椎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治疗前后病椎及邻椎的应力变化。 方法:选取1例75岁骨质疏松性L2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双侧椎弓根注入少量骨水泥获得良好疗效,随访2年病椎及邻椎无新发骨折,局部无疼痛。根据其治疗前后的腰椎CT数据,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腰椎屈伸、左右侧屈、旋转等运动,统计分析治疗前后同一运动状态下的应力变化。 结果与结论:建立了腰椎压缩骨折骨水泥注入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共生成222 727个单元。骨水泥注入增加了L2椎体(病椎)屈、伸、侧屈各运动时的应力(P < 0.05),对其旋转时的应力无明显影响(P > 0.05);对L1,L3椎体(邻椎)在屈、伸、侧屈及旋转时的应力亦无影响(P > 0.05)。提示少量骨水泥注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可增加病椎强度及应力,但不改变相邻椎体应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血糖控制不达标患者实施多元化管理,为深化社区糖尿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系统筛选确定人群进行签约管理,以预约门诊、主题活动、家庭指导及定期监测等手段改变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和纠正治疗误区。结果 100例血糖控制不达标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和生物学指标较管理前有显著提高(不良生活方式比例由81%下降至59%;空腹血糖达标率由2%上升到36%,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由9%上升到35%)。结论对重点糖尿病患者进行多元化管理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是社区糖尿病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责任节段椎板全切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伴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 2010年10月手术治疗的多节段颈椎病伴后纵韧带骨化症表现的患者61例,所选多节段病例中(≥3),3个节段50例,4个节段11例.分别采用前后路两种术式,都在显微镜辅助下操作,其中颈后路责任节段椎板全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47例(A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14例(B组),分别记录两组手术前后JOA评分及轴性症状VAS评分,加以评定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RIS)情况,通过对比分析责任节段椎板全切侧块螺钉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结果] 6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在6~38个月,平均16个月.A组的JOA和VAS评分术前分别为(7.2±1.5)、(6.8±2.1)分;术后1周分别为(13.2±2.4)、(2.5±1.4)分;末次随访分别为(13.7±1.8)、(2.3±2.0)分;RIS为(59.92±13.46)%.B组术前JOA和VAS评分分别为(7.5±1.3)、(7.1±2.4)分;术后1周分别为(13.8±2.1)、(2.3±1.5)分;末次随访分别为(14.1±1.6)、(2.2±1.8)分;RIS为(62.28±14.16)%.A组、B组术后1周、末次随访JOA和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的术前JOA、VAS评分及术后RIS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前、后路治疗伴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多节段颈椎病均取得良好的手术疗效,少节段局灶性后纵韧带骨化应以前路为主,对于多节段连续性后纵韧带骨化尤其椎管明显狭窄者,后路责任节段椎板全切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在有效改善神经功能、轴性症状的同时兼顾了良好的脊柱稳定性,是一种相对安全灵活、使用范围较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局灶性椎体骨折为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MM)误诊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原因及减少误诊率的措施。方法:笔者将本科室5例局灶性椎体骨折为表现的MM误诊为OVCF患者进行系统地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局灶性椎体骨折患者,均无椎体外骨质破坏,表现有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增高,行骨刺证实为多发性骨髓瘤。结论:局灶性的骨质疏松及破坏可以是MM早期的唯一表现,注意血清免疫球蛋白增高是在MM早期诊断中的一个"有效信号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测定中老年国人正常股骨近端形态解剖参数,为关节置换患者拟定术前计划和假体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2月~12月入住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院,髋关节正常而膝关节退变行全膝置换病例共260人,用医学影像软件测定并记录股骨近端关键解剖数据,与其他测量结果比较其统计学差异,并探讨性别、年龄对股骨近端髓腔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 :中老年国人股骨近端解剖学参数除了股骨髓腔闪烁指数(CFI)值外,其他数据与西方人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CFI分型中烟囱型髓腔比例较普通国人及西方人群高。年龄是CFI的影响因素,峡高比(峡部高度/股骨全长)均值为0.25。结论 :中老年国人和西方人群的股骨近端解剖参数存在明显差异,烟囱型髓腔比例较普通国人及西方人群高,假体选择时需要考虑年龄因素,股骨峡部多出现在股骨全长的近1/4处。  相似文献   
10.
喉癌病人气管切开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39例喉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口腔疾病防治;术后做好体位的护理、呼吸道的护理、颈部负压引流管的护理、饮食指导、口腔护理、语言康复训练的指导、出院指导等.39例病人均康复出院.认为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