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机制复杂,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种类的mi RNA可分别参与抑制或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在其分化过程中具有核心作用。本文对不同作用的mi RNA进行归类和总结,期待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在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其与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肝癌及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管形成是肿瘤生长的重要环节,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生成素等的调控。现将近年来有关P13K/AKT信号通路在肿瘤血管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V X)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PCR扩增HBVX基因,将目的基因HBVX与空载体PCI-neo连接,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大鼠GMC,LY294002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MTT法测定各组细胞不同时间点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大鼠系膜细胞中HBV X、Akt、p-Akt和β-actin的表达情况.结果 PCI-neo-X质粒转染大鼠GMC后,于36 h和48 h时间点可稳定表达HBx,MTT法测得GMC+PCI-neo-X组细胞在36 h和48 h时间点明显增殖,与GMC+pCI-ne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MC+PCI-neo-X组中加入抑制剂LY294002后,与未加抑制剂组相比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Western blotting测得其Akt磷酸化程度显著减弱(P<0.05).结论 HBVX蛋白能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PI3K/Akt信号通路是HBV X蛋白调节GMC增殖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4.
扑热息痛肝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宝  徐智  覃小艳  龚权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479-3480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指在用药过程中药物与肝脏直接或间接作用对肝脏所产生的毒害作用.其发生与年龄、性别、肥胖、饮酒、自身营养状况等有关,尤其合并有肝脏基础疾病时会增加用药风险.扑热息痛(acetaminophen,APAP),又名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的活性代谢产物,为常用解热镇痛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姜黄素是一种自然界少见的二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药理作用。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广泛的抗癌作用也在不断被揭示,涵盖头颈部肿瘤、消化系统肿瘤、血液病等,其中有些研究已进入临床阶段。肝癌作为我国较为常见的肿瘤,姜黄素对其作用机制也是研究热门之一。  相似文献   
6.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之一,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恶性肿瘤靶向生物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由于肾细胞癌发病率较高,并且对放化疗具有明显的耐受性,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肾细胞癌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研究表明,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肾细胞癌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采用多种抑制剂联合治疗及新一代的信号通路抑制剂治疗效果比较显著。PI3K、mTOR双重抑制剂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并且双重抑制剂在肾癌治疗的研究中表现出高度活跃性。  相似文献   
7.
陈军宝  陈小梅  卢宏柱 《广东医学》2012,33(17):2679-2682
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又称西罗莫司,是加拿大Ayerst研究所1975年从土壤细菌中分离的一种新型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药物,最新的研究证实RAPA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抑制、神经保护和抗衰老的作用[1-2],因其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有高度特异性,被广泛运用于移植免疫和肿瘤的靶向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筋膜脂肪瓣移植与自体脂肪移植两种方法,修复重度半侧颜面萎缩(PFHA)患者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3年09月至2015年12月,根据入组标准选取PFHA患者16例,分为自体脂肪移植组(A组,n=8)、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脂肪筋膜瓣移植组(B组,n=8)。所有入组患者用Mimics17.0、Geomagic studio 12.0图像处理软件进行面部对称性分析,计算面部组织缺损量,设计需重建的面部软组织范围,并进行手术治疗。入组患者于术后6个月来院复查,术后对两种不同方法修复面部软组织的临床各项指标进行统计。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面部对称性及软组织缺损均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临床指标比较结果:A组患者总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少于B组,B组住院次数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评分结果:患者术后满意度A组优于B组(P0.05)。结论 应用自体脂肪移植修复重度PFHA患者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良好,完全可以达到传统的股前外侧筋膜脂肪瓣移植的修复效果,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