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FOXM1、hTERC与C-myc在HPV阳性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妇产科接受HPV检测阳性的妇女360例,其中宫颈癌120例(宫颈癌组),CIN I-III期120例(CIN组),良性子宫病变1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即用型免疫组化MaxVision检测FOXM1、hTERC与C-myc基因的表达。结果:3种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组织、CIN组织病变及宫颈癌组织中均呈现出依次升高的特点。在宫颈癌组织中,FOXM1、hTERC与C-myc三者之间表达两两相关,而在正常宫颈组织与CIN宫颈组织中未发现相关性。FOXM1的表达与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hTERC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有关,C-myc的表达只与浸润深度有关(均P0.05)。结论:FOXM1、hTERC与C-myc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作为HPV阳性宫颈癌的筛查及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正常妊娠晚期孕妇及其新生儿脐血凝血功能改变及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Sysmex-CA-50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80例妊娠晚期孕妇(观察组)及80例健康育龄妇女(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b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并进行分析比较.对正常妊娠晚期孕妇分娩前与产后3 d的PT、INR、Fbg、APTT、TT进行分析比较.对正常妊娠晚期孕妇所生新生儿脐血与母血(分娩前)的PT、INR、Fbg、APTT、TT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PT、INR、APTT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Fb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3 d的PT、INR、APTT均较分娩前明显延长,Fbg明显低于分娩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脐血的PT、INR、APTT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bg、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妊娠晚期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与母体的高凝状态相比,其新生儿处于更明显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十堰市城区3000例学龄前儿童体内7种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铅、镉)的情况,为防治环境污染、积极补充各种微量元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儿科门诊及城区幼儿园自愿进行该测试的学龄前儿童手指血3000例,采用BH 5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测试体内铜、锌、钙、镁、铁5种元素浓度,使用BH2100型钨舟元素分析仪测试体内铅、镉浓度,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地区儿童血中微量元素经统计学分析,不同年龄组间铜、膈、铅含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组间锌、钙、铁、镁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000例学龄前儿童血中铜、镉含量全部在正常范围,钙、镁的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锌、铁的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锌、钙、镁、铁缺乏检出率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铅中毒率在2~4岁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地区儿童锌、钙、镁、铁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血铅有上升趋势,需严密关注。尽量在科学的监测下进行微量元素的补充,并要预防儿童铅中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中晚期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中晚期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1)和对照组(n=39)。治疗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照组采用三磷腺苷、辅酶 A、肌苷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肝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8,P<0.05)。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54、2.071、3.234,P值均小于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中晚期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3例化脓性脑膜炎、43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及43例健康儿童血清PCT及hs-CR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毒性脑膜炎组治疗前、治疗后PCT及hs-CRP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治疗前PCT、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PCT、hs-CRP与病毒性脑膜炎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与hs-CRP联合检测对于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以及化脓性脑膜炎治疗效果的判断和预后的评估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定期输血改善镰状细胞贫血(SCA)患儿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OL)效果。方法:34例SCA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19例和对照组15例,分别给予定期输血和单纯对症治疗,疗程6个月,采用中文版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体系量表评价治疗前后HRQOL变化情况,并记录SCA并发症和相关理化检查。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2例患儿失访,2组各有16例和13例数据纳入分析。2组治疗期间都出现疼痛、感染、急性胸痛综合征等并发症,试验组发热比例高于对照组,其他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均未出现脑卒中;治疗后2组HRQOL均有一定程度改善,试验组生理功能、社交功能、学校功能和PedsQL总分均优于对照组,而情感功能和社会心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CA患儿接受定期输血治疗能明显改善HRQOL,但未能减少SCA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确切的治疗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藤梨根(Actinidia arguta)乙酸乙酯制剂促进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藤梨根乙酸乙酯药液在不同浓度(1μg/ml、10μg/ml、100μg/ml等)及不同时间(24h、48h、72h等)对Eca-109细胞生长抑制作用;采用TUNEL法检测其对癌细胞生长的诱导凋亡效应;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 、Bcl-2及caspase的表达。结果藤梨根乙酸乙酯药液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其生长抑制率可达87.2%。藤梨根制剂对瘤细胞有明显的凋亡效应,而在对照组,未见有明显凋亡现象。瘤细胞作用24h、48h、72h后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用药组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同时伴有Bcl-2表达减弱,72h后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藤梨根药液促进caspase-3、caspase-9表达明显增强,而对caspase-8表达影响较小。结论藤梨根可通过下调Bcl-2表达,激活caspase-9、caspase-3诱导Eca-109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前后肝功能、HBV-DNA病毒载量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方法: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抗病毒治疗组(治疗组,n=60)和非抗病毒对照组(对照组,n=60),平行检查治疗24周时上述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24周时,两组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V-DNA与其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HBV-DN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4周时两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以及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控制HBV-DNA病毒载量可能是治疗肝纤维化进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