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乳腺癌细胞凋亡与HIF-1α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允锋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0):1205-1207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HIF-1α、P53蛋白的表达及与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乳腺癌中HIF-1α、P53、MDM2蛋白的表达,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I法)检测凋亡。结果:乳腺癌组织中HIF-1α、P53、MDM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6.6%,61.1%和27.6%。癌组织HIF-1α阳性表达组的凋亡指数(AI)显著高于HIF-la阴性组(P〈0.01);P53阴性组AI显著高于P53阳性组(P〈0.05)。HIF-la阳性P53阴性表达组AI显著高于HIF-1α阴性P53阳性组(P〈0.01),HIF-1α与P53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3,P〈0.01)。MDM2阳性表达组AI显著低于其阴性组(P〈0.01)。MDM2阳性HIF-1α阴性组AI显著低于MDM2阴性HIF-1α阳性组(P〈0.05),MDM2与HIF-1α负相关(r=-0.26,P〈0.05)。结论:HIF-1α可诱导乳腺癌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53和MDM2有关,作为肿瘤早期新标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MOD)在腹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在腹部肿瘤手术中应用PMOD实施刮吸手术解剖分离,包括肝、胆、胰、胃、结直肠手术等.结果 本组35例均能顺利地完成解剖分离,无一例发生副损伤,术后无出血及胆漏等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 应用PMOD行刮吸解剖术,解剖精确,术野清晰,术中出血量少,操作时间短,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手术安全性;同时对手术人员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允锋 《海南医学》2009,20(8):45-46
目的观察红霉素对肝胆疾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肝胆疾病术后患者分为红霉素治疗组(观察组)50例,其他抗生素治疗组(对照组)50例。观察术后肠鸣音、肠蠕动恢复及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霉素可明显促进肝胆疾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对肝功能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8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 EN组)与肠外营养组( PN组),每组40例.EN组术后24 h以内管喂肠内营养液能全力, PN组给予等氮、等热卡的肠外营养, 总热量为105-126 kJ·kg-1·d-1 , 营养支持共7 d.分别于术前, 术后第3、8天查血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均下降, 术后第8天有所恢复, EN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PN组(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IB)均升高, 术后第8天EN组TB、DB、IB降至术前水平,而PN组继续升高,明显高于EN组(P<0.05).两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于术后第3、8天均持续升高, 但PN组较EN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促进肝脏合成蛋白, 减轻术后肝功能损害, 有利于术后胆红素代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