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周围性面瘫是以口角向一侧歪斜,眼睑不能闭合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儿童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由于患儿多动难以配合医生治疗,因此对治疗效果会有一定的影响,甚至耽误最佳治疗时机,给患儿及家属带来极大心理负担。笔者通过几十年临床经验,观察分析该病的诊疗经过,总结出分期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瘫的方法,面瘫第一期(发病1周内)采用小儿推拿治疗;面瘫第二期(发病1周后)采用"闭眼正口"针刺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结合针刺颈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5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悬吊运动疗法结合针刺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McGill量表评分、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结合针刺颈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小儿推拿联合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脾虚型非感染性腹泻儿童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以及福建省儿童医院的60例脾虚型非感染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儿以推拿联合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对照组患儿单纯给予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肠杆菌属、肠球菌属、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的数值。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大便次数、性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肠杆菌属、肠球菌属数值低于对照组,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肠道菌群指数丰富度指数(Chao1)以及多样性指数(Shannon)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推拿联合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脾虚型非感染性腹泻的效果优于单纯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有...  相似文献   
4.
正膝骨性关节炎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骨关节疾病,是以膝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的骨质增生为主要改变的慢性关节疾病,表现为整个关节及其组成部分的生理性退变和修复过程失调的病理状态,并伴有继发炎症性改变。其临床症状以膝关节疼痛和功能受限为主,具有患病率、致残率高,病程较长的特点,多见于中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推拿配合悬吊运动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斜颈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配合悬吊运动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推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患侧胸锁乳突肌彩超影像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0%;治疗组患儿胸锁乳突肌厚度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配合悬吊运动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正>周围性面瘫是以口角向一侧歪斜,眼睑不能闭合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儿童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由于患儿多动难以配合医生治疗,因此对治疗效果会有一定的影响,甚至耽误最佳治疗时机,给患儿及家属带来极大心理负担。笔者通过几十年临床经验,观察分析该病的诊疗经过,总结出分期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瘫的方法,面瘫第一期(发病1周内)采用小儿推拿治疗;面瘫第二期(发病1周后)采用"闭眼正口"针刺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理筋推拿配合骨盆PNF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推拿配合骨盆PNF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WOMAC评分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筋推拿配合骨盆PNF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骶髂关节错位患者在整复手法复位后腰背肌肌张力和对称性,骨盆、下肢生物力学的变化。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期间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的骶髂关节错位患者120例,先理筋手法,再行整复手法,前错位60例,采用屈髋屈膝复位法,后错位60例,采用后伸扳法,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7次。对比治疗前后VAS评分、后表链肌张力K值、后表链肌张力对称值、骨盆倾斜、扭转、水平旋转情况,以及下肢支撑相、摆动相、足偏角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骶髂关节前、后错位患者的VAS评分,后表链肌张力系数K值、肌张力对称性差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骶髂关节前、后错位患者的骨盆的倾斜、扭转、水平旋转角度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治疗后,骶髂关节前、后错位患者的步态周期中的支撑相较治疗前延长(P<0.05),摆动相较治疗前缩短(P<0.05),骶髂关节前错位患者较治疗前足偏角变大(P<0.05),后错位患者足偏角较治疗前变小(P<0.05)。结论:整复手法可以降低骶髂关节错位患者腰背肌肌张力,使两侧腰背肌趋于平衡,且能纠正骨盆的偏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