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建立从K5 6 2细胞系中提取热休克蛋白GP96的方法 ,进而研究GP96对人树突状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影响。采用蛋白分离提纯技术 ,将K5 6 2细胞裂解 ,经饱和硫酸铵沉淀、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后提纯出热休克蛋白GP96 ,用SDS PAGE凝胶电泳和Westernblot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将提纯的GP96加入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中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DC细胞表型变化 ,用MTT法测定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ixedlymphocytereaction ,MLR)。结果表明 :从 1× 10 1 0 K5 6 2细胞中能提纯出热休克蛋白GP96 6 0 - 80 μg ;加入GP96制备的HSP DC ,其细胞表面标志CD83、CD86和HLA DR的表达率比常规培养DC明显升高 ,CD1a表达率降低 (P <0 .0 5 ) ;HSP DC比常规培养DC具有更强的刺激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 (P <0 .0 5 )。结论 :从K5 6 2细胞中可以提取出热休克蛋白GP96 ;热休克蛋白GP96可以促进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 ,使其具有更强的刺激同种异体人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80岁以上AML(非M3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仅接受支持治疗和接受减低剂量化疗和或地西他滨治疗患者的疗效和生存时间。结果:24例患者FAB分型M2型10例(41. 7%),M4型7例(29. 2%),M5型4例(16. 7%),未分型3例(12. 5%)。22例(91. 0%)患者合并基础疾病。13例接受减低剂量化疗和或地西他滨治疗的患者中8例(61. 5%)获得PR及以上的缓解。接受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0周,显著高于支持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时间9周)(P 0. 05)。单因素分析显示,WBC≥50×109/L、ECOG评分≥2和接受支持治疗为生存期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80岁以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接受个体化治疗的患者半数以上获得PR及以上的疗效,且较支持治疗有更长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头孢吡肟致相关脑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肺部感染使用头孢吡肟致相关脑病.例1,56岁女性患者,给予头孢吡肟2.0 g,2次/d静脉滴注.2 d后患者表情淡漠、认知障碍、行为异常、失眠、肢体不自主震颤.第4天症状加重,脑电图示持续慢波,频繁出现的三相波.立即停用头孢吡肟,行血液透析,2 d后症状好转.例2,22岁男性患者,给予头孢吡肟2.0 g,1次/8 h静脉滴注.用药第5天,出现言语和行为异常,认知障碍、肢体不自主震颤.停用头孢吡肟,行血液透析治疗2 d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血液病相关颅内出血(ICH)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提高临床医师的认识。方法 1998年1月至2010年5月发生的与原发血液病相关的ICH病例31例,回顾性分析其基础疾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以及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ICH的血液病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多见,分别为13例和6例,多表现为头痛、烦躁、恶性呕吐和意识障碍,缺乏定位体征,影像学表现以渗血为主,CT与MRI诊断的符合率为60 %(3/5),头颅MRI的ICH检出率高于CT。总病死率为71 %(22/31),发热、白细胞>5×109/L、血小板<50×109/L、免疫球蛋白增高、凝血功能异常、全身多部位出血等是ICH的危险因素,具备≥2个危险因素者病死率为86.4 %(19/22),显著高于有≤1个危险因素的患者病死率[33.3 %(3/9)](χ2=8.718,P=0.003)。结论 血液病相关ICH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头颅MRI有助于提高血液病相关ICH诊断率,发热、白细胞>5×109/L、血小板<50×109/L、免疫球蛋白增高、凝血功能异常等多种危险因素并存可导致血液病ICH患者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白细胞淤滞分级评分(LGS)评价高白细胞急性髓系白血病(HAML)降白细胞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HAML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LGS系统进行评分,分析LGS与患者白细胞淤滞症状和早期病死率的关系,并分析降白细胞治疗后LGS变化.结果 54例HAML患者中M11例,M216例,M410例,M520例,未分型7例.LGS 0分3例,LGS 1分15例,LGS 2分17例,LGS 3分19例.LGS≤2分患者中白细胞淤滞所致的Ⅰ型呼吸衰竭、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早期病死的发生率均低于LGS 3分的患者(P<0.05).降白细胞治疗后HAML患者LGS较治疗前改善(P<0.0001).其中降白细胞治疗过程中白细胞分离组LGS改善率高于未分离组(P=0.008).37例患者接受诱导化疗,1个周期化疗后20例获得完全缓解,LGS≤2分患者完全缓解率与LGS 3分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3).结论 LGS能够反映HAML患者白细胞淤滞的程度,可以评价降白细胞治疗后白细胞淤滞改善情况,LGS高预示更高的早期病死率.白细胞分离术联合小剂量化疗较单纯小剂量化疗能显著降低LGS.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增殖相关抗原Ki-67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血液内科住院AML患者45例,其中初治36例,复发9例;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骨髓原始细胞群Ki-67抗原的表达,分析Ki-67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初治、复发AML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骨髓原始细胞群Ki-67阳性率分别为(10.38±8.41)%、(20.99±11.49)%和(40.77±11.97)%,初治和复发AML患者的Ki-67阳性率均低于健康对照者(均P<0.05),初治AML患者Ki-67阳性率低于复发AML患者(P=0.006)。初治AML患者的Ki-67水平与患者的年龄、FAB亚型、白细胞计数、有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史、乳酸脱氢酶水平、骨髓原始细胞比例、NPM1基因突变、FLT3内部串联重复(ITD)、染色体核型、诱导化疗反应均无关(均P>0.05)。初治AML患者Ki-67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的总生存时间分别为(780±110)d和(788±118)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7)。结论 AML患者原始细胞群增殖活性较健康对照低,检测Ki-67水平可能为临床选择细胞周期特异性化疗药物提供依据;对AML患者动态监测Ki-67水平有助于监测疾病进展,预测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客观测量指标及营养筛查量表了解血液肿瘤病人营养不良的现状,探讨化疗对血液肿瘤病人营养状态的影响,以及营养不良/营养风险与感染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的关系。方法选取我科131例年龄60岁的血液肿瘤病人,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估表(NRS2002)和微型营养评定精表法(MNA-SF)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分析营养状态与年龄、化疗的关系以及营养状态对感染并发症和住院天数的影响。结果 (1)根据体质量指数(BMI)或白蛋白水平判断入院时营养不良44例(33.6%),根据NRS2002评分89例(67.9%)存在营养风险,根据MNA-SF评分营养不良18例(13.7%)。(2)随着年龄的增加,BMI逐渐下降(P0.05),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胆固醇也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RS2002及MNA-SF筛查结果提示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的病人平均年龄高于营养良好病人(P0.05)。(3)病人化疗后白蛋白水平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0.01)。NRS2002及MNA-SF筛查结果提示,化疗后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的病人均较化疗前增加(P0.05或P0.01)。(4)按照BMI或白蛋白标准,营养不良组住院天数长于营养良好组(P0.01)。分别按照BMI或白蛋白、NRS2002评分标准,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病人中,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8.2%、57.3%,均高于营养良好的病人(P0.05)。结论老年血液肿瘤病人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发生率高,营养不良病人发生感染并发症风险高。  相似文献   
8.
热休克蛋白(HSP)是具有高度保守性的一族蛋白,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gp96是HSP家族中的一员,近年在研究肿瘤免疫激活原理的过程中发现它参与机体特异的抗肿瘤免疫反应。Srivastava等实验显示,从肿瘤组织中提取的gp96能激发出抗该肿瘤的排斥反应。根据这一特性,人们从肿瘤组织中提取HSP,把它作为肿瘤疫苗用于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白细胞分离术对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yperleukocytic acute leukemia,HAL)白细胞淤滞临床症状及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HAL患者病例资料,观察白细胞分离术对外周血白细胞绝对计数、白细胞淤滞症状、早期病死率、1周期化学治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2周期化学治疗后总CR率、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结果分离组患者白细胞分离后白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患者白细胞计数降至20×109/L时间,分离组短于未分离组(P=0.011)。对于白细胞淤滞所致的I型呼吸衰竭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分离组患者改善率高于未分离组(P〈0.05)。白细胞分离组与未分离组早期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白细胞分离术对于HAL患者的1周期化学治疗后CR率、2周期化学治疗CR率及OS无影响(P〉0.05)。结论白细胞分离术联合小剂量化学治疗药物较单纯小剂量化学治疗可以较快地降低HAL患者外周血的白细胞计数,更好地改善HAL患者白细胞淤滞所致的I型呼吸衰竭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白细胞分离术并未改善HAL患者早期病死率,化学治疗后CR率及O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乙型肝炎病毒(HBV)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感染率有无增加,及合并HBV感染MM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  以363例MM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期11 22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比较HBsAg阳性和HBsAg阴性M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OS。  结果  化疗前16例(4.4%)MM患者HBsAg阳性,高于同期健康体检者(2.4%,P=0.015)。HBsAg阳性与HBsAg阴性MM患者相比,两组MM患者的总生存期无显著差别。2例接受含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方案治疗的HBsAg阳性患者化疗后出现肝功异常和HBV再激活,应用抗乙肝药物可以抑制其HBV复制。  结论  MM患者具有较体检人群高的HBV感染率,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HBsAg阳性患者的HBV复制并予以抗乙肝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