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球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小型血管瘤,多生长于肢端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内,尤以手和足的甲床下为最多见^[1]。自1995年以来,本院收治了32例,均经手术切除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69年即开展显微外科动物试验.1971年正式运用于临床,属国内外较早开展显微外科手术的医院之一。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断探索实践,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病例和一整套再植经验。本收集1979年1月~1997年8月间再植病例1503个例.旨在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影响断指(肢)再植成活及功能恢复的若干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损伤不同时期重建对关节稳定性和骨通道恢复的影响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心医院住院的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158例,根据手术时间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79例.观察组在损伤21d内实施重建术,对照组在损伤21d后实施重建术.随访15个月,比较两组术后膝关节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金重山  陶燃  陆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9,21(11):836-836,842
血管球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小型血管瘤,多生长于肢端的皮下组织内,尤以手和足的甲床下为最多见[1]。此病往往未能及时明确诊断和正确治疗而使患者蒙受长期病痛。自1980年以来我们共收治了9例,均经手术切除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9例,女8例,男1例。年龄27~70岁。肿瘤所在部位,手指7例(其中指腹3例,甲下4例),足趾1例,足背1例,发病最短8个月,最长达14年。  本组病例局部诱发因素不明显,仅有2例有外伤史。局部疼痛是本组9例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陆霆 《苏州医学杂志》2001,24(3):139-139
1993年3月-2000年4月,我院用改良AO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4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断肢再植成功已有40年的历史,从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引入,断肢再植成活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1972年1月至今我院共行2730例断指(肢)再植,本文对该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急性损伤中,除骨折外,常伴有韧带、半月板和(或)关节软骨面的损伤.关节镜镜下治疗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利于术后功能早期恢复.我院1993年以来,对94例膝关节急性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关节镜检查,其中52例施行镜下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结合临床手术案例探讨采用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9年3月马鞍山市中心医院骨科共收治8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28例,女61例。平均年龄(75. 25±2. 13)岁。骨折均为闭合性。均行择期(伤后至手术时间5~10 d)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手术。观察指标:手术效果(总有效率)及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情况,髋关节功能。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50. 90±5. 47)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1. 57±3. 02) d。总有效率为96. 87%(86/89),其中显效70例,有效16例,其余3例为无效。2例泌尿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骨折移位,围术期总的并发症率为5. 62%(5/89)。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为(9. 23±2. 65)周,患者均愈合良好。结论 PFNA术式对老年骨质疏松左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独一味胶囊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全身麻醉,术后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静脉滴注,观察组术后联合独一味胶囊口服治疗。运用简明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和术后疼痛程度,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节点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对照组的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及同期观察组(P<0.05);术后3 d时对照组患者MMSE评分与术前1 d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同期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一味胶囊联合氟比洛芬酯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有效减轻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改善术后患者认知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6月~2012年8月,我科对20例累及后柱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联合入路复位固定,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21~54岁。左侧11例,右侧9例。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Ⅱ型5例,Ⅲ型4例,Ⅳ型6例,Ⅴ型3例,Ⅵ型2例,均为闭合骨折。入院后常规X线片、MRI、CT扫描及三维重建检查。伤后至手术时间3~10 d。1.2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Ⅱ、Ⅲ型骨折采用前外侧切口联合后内侧倒L形切口,前外侧切口起于关节间隙上1.5 cm、髌骨外侧2 cm向远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