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在阴道分泌物真菌检验中革兰染色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2例疑似阴道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格兰染色法和生理盐水法进行阴道分泌物真菌检验,对比观察两种方法真菌检出率。结果格兰染色法真菌检验阳性123例(80.92豫),生理盐水法真菌检验阳性84例(55.26豫),两种方法真菌检验阳性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在阴道分泌物真菌检验中,革兰染色法具有敏感性好、检出率高等特点,检出率高于生理盐水法,是对阴道分泌物进行真菌检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蓝光照射对血清样本中胆红素的光解作用及其对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将已有检测结果的新鲜血清样本分为直接胆红素(DB)升高组、间接胆红素(IB)升高组和胆红素正常组,每组40例。分别于蓝光照射前后对三组样本的TB、DB、IB和常规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三组样本经蓝光照射后,血清中TB、DB、IB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血清样本的常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对照组照射后与照射前比较,除乳酸胱氢酸(LD)外,其它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均值偏差较小。而DB升高组和IB升高组大部分指标经蓝光照射后生化指标均明显降低,其均值偏差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蓝光照射可使血清样本中的胆红素快速分解,可用于高胆红素血清样本检测前预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血清D二聚体(D-Dimer,简称D-D)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临床及病理资料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血清D-D在PN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及本研究排除标准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为PNS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一般临床指标和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与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 (1)120例PNS患者血清D-D水平较60例正常人的血清D-D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资料显示120例PNS患者中,血清D-D水平与C-反应蛋白(CRP)、24 h尿蛋白之间存在正相关(r=0.429,P=0.000;r=0.481,P=0.000),但与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CHOL)之间无相关性(P>0.05).(3)微小病变型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及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5种病理类型间血清D-D水平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微小病变型肾病和膜性肾病患者的血清D-D水平均较其他3种病理类型患者的血清D-D水平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微小病变型肾病和膜性肾病患者间及其余3种病理类型患者间的血清D-D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NS存在高凝状态,血清D-D水平可间接提示蛋白尿严重程度,并且可能间接预测PNS病理的类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血清铁调素25、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178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清铁调素25水平,采用高分辨二维超声诊断仪对双侧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颈动脉粥样斑块进行测量。结果 颈动脉硬化组患者血清铁调素25水平高于无颈动脉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直线相关分析提示血清铁调素25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呈正相关关系(r=0.685,P=0.001);而且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血清铁调素25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是影响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铁调素25、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是影响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预测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是危害全球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美国,CKD的发病人数达260万,占总人口的8%。在中国,CKD发病率为13%,而在日本,约有20%的成人患有3~5期的CKD。心血管疾病是导致CKD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在控制了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影响后,仍发现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随着肾衰竭的进展而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临床和病理的相关关系,试从基因水平探讨PNS的发病机制,为阐明TGFβ1在肾病综合征发生、发展中的分子遗传学意义提供资料.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鉴定基因型,检测PNS患者(PNS组,80例)和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60例)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分布规律.同时收集一般临床指标和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 (1)在PNS组及对照组均检测出C、T两种TGFβ1-509C/T等位基因,共有3种组合基因型:TT型、CT型、CC型.(2)PNS组与对照组TGFβ1-509C/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资料分析显示:PNS患者中,TT基因型患者血肌酐、24 h尿蛋白水平高于CT基因型和CC基因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种基因型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及血压、血脂、血清清蛋白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病理分析显示:不同病理类型的PNS患者CC、CT、TT基因型分布频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基因型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有较高的出现频率.(5)追踪随访显示:治疗有效组患者与无效组患者比较,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较重的蛋白尿、肾损害、肾小球硬化、激素疗效相关,但与PNS的发病易患性不相关.  相似文献   
7.
自1990年Day等证实Q-T离散度(Q-Td)是心室肌复极局部差异的反映以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观察3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早期Q-Tc离散度(Q-Tcd)与住院期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死亡的关系,探讨AMI Q-Tcd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璧  陆玲娜 《医学争鸣》1991,12(4):316-318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大萼香茶菜甲素A(macrocalyxinA,MA)体外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蚤白酶体抑制作用及其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以不同浓度(2、4、8μgm1)的MA体外作用于U266细胞,用Hochest染色法和Annexin V/PI双染色观察MA诱导U266细胞凋亡作用;用Westernblot检测泛素、蛋白酶体19S亚基s6’亚单位和蛋白酶体20S亚基中β1、β1i、β2、β2i、β5、β5i亚单位,以及BAD、BCL-2、FAS、FAS-L、MAPK、PARP、Pro—caspase3、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随着MA作用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加,Hoechst33258染色的细胞内出现致密颗粒或块状的荧光颗粒,AnnexinV+/PI。细胞和总凋亡细胞(AnnexinV+/PI-和AnnexinV+/PI+)增加;MA可使U266细胞内泛素化水平增高,抑制20S蛋白酶体亚单位β1i、β2、β5i、和19S蛋白酶体泛素识别亚基s6’表达。与此同时,BCL-2、MAPK、PARP、pro—caspase3表达随着药物作用浓度的增高而下调,BAD、FAS、FAS—L、cleaved—caspase3表达则增加。结论:大萼香茶菜甲素A具有抑制蛋白酶体的作用,线粒体凋亡和死亡受体途径有可能参与MA诱导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D14+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TLRs)表达在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疾病中的表现。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体检正常的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TLRs受体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TLR8、TLR9分别为(38.84±23.19)、(94.26±4.63)、(96.93±4.39),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TLR8、TLR9分别为(19.73±8.68)、(101.68±5.17)、(97.06±4.22),其中观察组的TLR4、TLR8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9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次数≥6次/年与复发次数6次/年患者的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TLR8、TLR9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发病期间,单核细胞TLR4、TLR8的增强能够提高免疫细胞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