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疾病预防控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与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广西是一个经济基础、文化教育、预防保健等较落后的少数民族边疆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给广西预防保健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把西部大开发与广西疾病预防控制的改革与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广西疾病预防控制的发展能够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效的预防保健服务,是广西疾病预防控制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何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都应及时向附近的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卫生防疫机构报告。我国指定的责任疫情报告人为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乙和丙类,共35种疾病。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两种。乙类传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方法: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责任,实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责任落实到位,措施及时得当.结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责任意识加强,报告及时率和救助能力明显提高,有97.98%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分管领导和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到现场指挥.与2001年相比,2002年全区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例病人发病时间到报告时间由30.6天缩短为7.6天,疫情平均持续时间由33天减少到18天,病死率降低15.69‰,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逐步形成政府领导、卫生部门技术支撑、其它部门配合和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结论:行政责任追究是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2006年广西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传染病漏报调查的方法对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进行评估,为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信息。方法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制定了《广西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及质量调查方案》,对全区乡镇级以上的87家医疗机构2006年1~9月法定传染病报告进行漏报调查分析。结果调查法定传染病报告21种4637例,漏报612例,平均漏报率为13.20%,北海市漏报率最低为0%,河池市最高达29.37%;乙、丙类传染病的漏报率分别为12.39%,17.15%;省、市、县、乡镇四级医疗机构的漏报率分别为:13.85%、11.16%、14.74%、21.70%;病种漏报率较高的有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疟疾、艾滋病、淋病、风疹、百日咳等。结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重视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浅谈改革中疾病预防控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 主要问题和挑战1.1 医学模式的转变 疾病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环境因素引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疾病,已上升为死亡顺位的第一、二位[1]。据全区疾病监测资料显示,广西的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996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比1991年上升了64.35%,恶性肿瘤死亡率上升30.51%,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造成死亡的居民,约占总死亡数的80%,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自治区居民的主要死因。目前,疾病控制工作正面临着以控制各种传染病为主要内容的第一次卫生革命和以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的第二次卫生革命的双重挑战。  相似文献   
6.
2004年1月,在总结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防治经验的基础上,卫生部建立并启动了疾病信息报告系统,用于传染病的报告、确认和预警.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006年广西乡镇级以上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情况的回顾性调查,分析广西传染病报告的质量,为做好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制定相应的公共卫生干预策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自省式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总结分析82例传播途径明确的HIV/AIDS患者传播途径;(2)调查2011~2014年龙州县报告的396例HIV/AIDS患者有关艾滋病危害宣传的可接受性;(3)2013年7~9月,对到场听艾滋病防控人员讲课的611名男性健康成人,就其在听课前后思想认识和健康性行为的变化进行调查;(4)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以课堂为主的形式,到全县机关、学校、社区、村屯,对干部、学生和群众,就艾滋病预防进行讲课,开展自省式健康教育;(5)加强艾滋病和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监测。结果(1)98.78%(81/82)艾滋病患者经性传播感染HIV,其中76.83%(63/82)为嫖娼后感染。(2)77.02%(305/396)艾滋病患者认为总是宣传"握手不传染、共用浴缸不传染"不利于艾滋病预防,78.79%(312/396)认为"查出艾滋病不告诉配偶和家人的政策"不利于艾滋病预防,92.42%(366/396)患者可以接受正面宣传艾滋病的危害。(3)37.15%(227/611)男性成人居民在听艾滋病防控人员讲课前有嫖娼经历,仅62.11%(141/227)在嫖娼时使用安全套;在听课后95.15%(216/227)放弃嫖娼,继续有嫖娼行为11人,均承诺在嫖娼时均使用安全套。(4)2012年龙州县新报告艾滋病数量较2011年下降了25.40%(47/185),2013年较2012年下降了31.85%(43/135),2014年较2013年下降了8.42%(8/95)。结论以往一些反歧视宣传和做法对人们在艾滋病危害性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导;分类宣传艾滋病危害的自省式健康教育,有助于群众主动放弃嫖娼行为和增加安全套的使用、对艾滋病传播进行主动预防,从而降低艾滋病新发报告数,有效遏制艾滋病蔓延传播势头。  相似文献   
8.
行政责任追究是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方法: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责任,实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责任落实到位,措施及时得当。结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责任意识加强,报告及时率和救助能力明显提高,有97.98%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分管领导和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到现场指挥,与2001年相比,2002年全区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例病人发病时间到报告时间由30.6天缩短为7.6天,疫情平均持续时间由33天减少到18天,病死率降低15.69‰,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逐步形成政府领导、卫生部门技术支撑、其它部门配合和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结论:行政责任追究是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是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内容,疫情报告的及时、准确是保证疫情报告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一个单位或地区传染病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1]。近年来,由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防疫站和医疗机构积极组织实施《传染病防治法》,重视疫情报告管理,加强疫情报告网的组织、建设工作,建立健全疫情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特别是不少单位把疫情报告、门诊日志与经济挂钩,经常督促、自查,及时发现漏报,及时补报,使我区的传染病疫情漏报率有了较大的下降。据1998年全区传染病疫情漏报调查显示,全区的传染病漏报率从…  相似文献   
10.
2004年4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式启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4年、2005年经过卫生部、自治区卫生厅两次配备,大部份乡镇有了两台电脑,广西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率达到了95%以上。为了解《传染病防治法》的贯彻执行情况以及网络直报实施近3a后的效果,在自治区卫生厅的组织下对全区14个市4个级别(省、市、县、乡镇)的87家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范围与抽样原则调查覆盖全区14个市所有乡镇级以上医疗机构。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14个市都为被调查市再从87个县中随机抽取了14个县为被调查县,随机抽取了省级医疗机构3家、市级医疗机构28家、县级医疗机构28家、乡镇级医疗机构28家。1.2调查方法制定并依据《广西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管理及报告质量调查方案》执行。1.2.1医院传染病发现、报告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调查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考试对象为医院的传染病网络直报人员。1.2.2疫情报告保障体系的调查采用统一调查问卷,现场询问和查阅资料两种方式。1.2.3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调查随机抄录不同科室(内、儿、传染、呼吸、肠道、肝炎、皮肤性案是否被报告。1.3调查内容1.3.1综合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