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采用改良Watson-Jones入路的微创全髋关节置换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目的:比较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与改良Gibson后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近期疗效。方法:52例接受单侧髋关节置换患者,根据入院日期单双号,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2例接受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对照组30例接受改良Gibson后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完整随访至置换后18个月49例,实验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实验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置换后出血量、Harris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近期随访结果表明,改良Watson-Jones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创伤小,髋关节功能恢复好,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韦庆军  陆定贵 《微创医学》2011,6(4):335-338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结构。Oguz认为[1],ACL是膝关节受损伤后最容易断裂的韧带,一旦断裂将严重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可导致膝关节内的半月板损伤、加速关节退行性变、骨性关节炎。随着关节镜的广泛应用,关节镜下重建ACL是目前治  相似文献   
3.
背景:采用改良Watson-Jones入路的微创全髋关节置换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的:比较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与改良Gibson 后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近期疗效。 方法:52例接受单侧髋关节置换患者,根据入院日期单双号,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2例接受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对照组30例接受改良Gibson后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完整随访至置换后18个月49例,实验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实验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 (P < 0.05),实验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 < 0.05)。两组置换后出血量、Harris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近期随访结果表明,改良Watson-Jones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创伤小,髋关节功能恢复好,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背景:研究表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聚集有影响。 目的:观察软骨损伤后不同时间损伤修复区组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表达以及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关系。 方法:建立兔软骨损伤模型,分别于建模后2,5,7,10,14,28 d取损伤灶及边缘区组织,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表达和体外细胞迁移实验,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的迁移影响。 结果与结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表达呈现出时间变化的趋势,软骨损伤后第7天达到高峰(P < 0.05)。体内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聚集在软骨损伤灶周围,但在封闭CXC趋化因子受体4后,此聚集现象逐渐减弱(P < 0.05)。结果证实,局部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表达在软骨损伤早期明显升高,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损伤修复区迁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保留蒂部皮肤浅静脉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足踝部皮瓣缺损患者58例,均取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其中21例切取皮瓣时保留皮瓣蒂部皮肤浅静脉(保留组),37例不保留皮瓣蒂部皮肤浅静脉(非保留组),观察两组术后皮瓣肿胀率、皮瓣坏死率及皮瓣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保留组术后皮瓣肿胀率、坏死率均低于非保留组,切口愈合情况好于非保留组(P<0.05).结论 保留蒂部皮肤浅静脉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可提高皮瓣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背景:研究表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聚集有影响.目的:观察软骨损伤后不同时间损伤修复区组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的表达以及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关系.方法:建立兔软骨损伤模型,分别于建模后2,5,7,10,14,28 d 取损伤灶及边缘区组织,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表达和体外细胞迁移实验,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的迁移影响.结果与结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的表达呈现出时间变化的趋势,软骨损伤后第7 天达到高峰(P < 0.05).体内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聚集在软骨损伤灶周围,但在封闭CXC趋化因子受体4 后,此聚集现象逐渐减弱(P < 0.05).结果证实,局部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的表达在软骨损伤早期明显升高,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损伤修复区迁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采用改良Watson-Jones入路的微创全髋关节置换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目的:比较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与改良Gibson后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近期疗效。方法:52例接受单侧髋关节置换患者,根据入院日期单双号,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2例接受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对照组30例接受改良Gibson后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完整随访至置换后18个月49例,实验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实验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置换后出血量、Harris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近期随访结果表明,改良Watson-Jones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创伤小,髋关节功能恢复好,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观察痛风石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寻求提高切口愈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 年1 月-2015 年6 月明确诊断痛风石病例73 例。全部患者均采用手术清除痛风石,按围手术期药物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糖皮质激素组、秋水仙碱组和抗生素组。观察术后发热率、胃肠道反应率及术后2 周切口愈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糖皮质激素组疼痛缓解率明显、胃肠道反应率低,糖皮质激素组切口愈合率95%。结论痛风石围手术期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抑制痛风发作,促进切口愈合,缓解发热等全身症状及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9.
背景:采用改良Watson-Jones入路的微创全髋关节置换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的:比较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与改良Gibson 后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近期疗效。 方法:52例接受单侧髋关节置换患者,根据入院日期单双号,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2例接受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对照组30例接受改良Gibson后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完整随访至置换后18个月49例,实验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实验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 < 0.05)。两组置换后出血量、Harris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近期随访结果表明,改良Watson-Jones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创伤小,髋关节功能恢复好,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骨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特征及预防对策,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470例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医院感染发生率、部位、病原菌分布及感染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90例,感染率为3.64%,感染部位分别为呼吸系统40例占44.44%、泌尿系统16例占17.78%、消化系统14例占15.56%、穿钉部位11例占12.22%、切口9例占10.00%;80例进行病原菌培养,培养出53株病原菌,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铜绿假单胞菌8株,检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 34株,检出率为64.15%;年龄大、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组死亡率为8.89%,高于未发生医院感染的1.47%(P<0.05).结论 骨科住院患者常合并一定程度的医院感染,可加重病情,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相关,应针对相关特点实施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