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1.
陆保凤  刘琴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355-3355
心血管专科的患者,大多数是七八十岁老年患者,人老了之后都会产生一种失落与孤独感,尤其是农村留守老人,他们一旦病了,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有的老人虽有儿女,他们有的上班,有的在外打工,多数不在身边,反而还要给他们照看孩子,甚至有的老人根本就没有亲人,住院后生活没人照顾,更使老人们觉得寂寞和凄凉,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要像他们的女儿一样,使他们在住院期间感到舒心温暖.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观察与护理路径.方法 38例AMI患者,通过对其临床表现、心电及并发症的观察,探讨正确AMI护理路径.结果 38例AMI患者,36例康复,2例死亡.结论 掌握正确的AMI观察及护理路径,可提高AMI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2010年6月成功地抢救了1例严重复合伤的患者,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避免了并发症,恢复了正常的生理功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于2010年6月7日15:15因车祸伤后两小时抬入病房。体检:BP:70/40mmHg,P:120次/min,R: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重度心衰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Ⅳ级以上重度心衰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观察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呋塞米静脉推注加持续静脉泵入呋塞米,对照组每日2次常规静脉推注呋塞米,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治疗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气促症状均改善,外用水肿均消退。治疗组低血压及低血钾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住院周期较对照组短。结论持续静脉泵入大剂量呋塞米治疗重症心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40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护理资料,探讨主动脉夹层护理体会。结果经积极救治,精心护理,康复出院36例,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3例,死亡1例。结论通过对主动脉夹层积极护理干预,可显著降底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有利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静脉注射给药是临床上的主要给药途经,也是临床工作中最基本的技术操作之一。为了保护好患者的血管和拔针时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也要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常用方法是交叉固定法,静脉穿刺成功后,先用输液胶贴固定针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分析院内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探讨院内SCD防治策略。方法对在房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60例SCD的病因、死因及猝死前心电图、电解质和心脏缺血事件进行回顾分析,探讨院内SCD的防治策略。结果冠心病是SCD的主要病因,室颤是主要死因。猝死前常有电解质紊乱、心脏缺血事件,心电图表现为室内阻滞、左室肥大和心肌缺血。结论电解质紊乱、心脏缺血事件、心电图提示室内阻滞、左室肥大和心肌缺血是SCD的高危因素,积极防治高危因素可降低院内SCD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席连英  田军  刘琴  陆保凤 《新医学》2011,42(10):668-668,676
目的:总结对ACS合并交感风暴患者的药物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ACS合并交感风暴患者的救治过程及效果。结果:7例ACS合并交感风暴患者在电复律基础上均联合使用美托洛尔和胺碘酮,其中2例美托洛尔用量为15 mg,3例美托洛尔用量为10 mg,2例美托洛尔用量为5 mg,胺碘酮用量为给予300 mg负荷量后静脉滴注维持治疗,均抢救成功;3例在电复律基础上接受300 mg负荷量的胺碘酮,2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1例抢救无效家属放弃治疗,出院后失访。结论:ACS合并交感风暴患者在及时电复律基础上联合接受美托洛尔和胺碘酮较单独接受胺碘酮效果佳,抢救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