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单克隆抗体(单抗)对胃癌细胞株BGC-823的抑制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实验组分别加入抗IGF-Ⅱ单抗5、10、20μg/ml作用24、48 h,对照组加入二甲基亚砜,用噻唑蓝法检测两组细胞生长抑制情况;在显微镜、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抗IGF-Ⅱ单抗对BGC-823细胞的抑制作用各异,显微镜及电镜下可见细胞凋亡现象。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培养24、48 h时的吸光度值及细胞凋亡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抗IGF-Ⅱ单抗对胃癌BGC-823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剂量、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华北地区人群TAP1基因多态性与乙肝关联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华北地区人群TAP1基因SNPs与乙肝发生的关联.方法提取中国华北地区176例乙肝患者及该地区208例健康献血者外周血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扩增TAP1基因包含Codon333、637片段,采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健康个体基因型,用RFLP明确乙肝患者基因型.并采用PHASE1.0软件构建这两个多态性位点的个体单倍体型.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并进行多态性与乙肝风险关联性的统计学分析.结果TAP1基因2个多态性位点在华北地区人群中具有多态性(均为A→G).其中Codon637多态性位点在两组人群中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较之野生型A/A,杂合型A/G OR=4.68(95%CI=2.99~7.33),纯合型G/G OR=6.34(95%CI=2.49~16.13);Codon333多态性位点在两组人群中无差异(P>0.05).在这两个位点所构建的单倍体型中,我们研究发现含有AG单倍体的个体在两组人群中具有高度差异(P<0.01),OR=19.85(95%CI=8.33~47.31).结论TAP1基因Codon637位点的多态性对于乙肝的发生有着显著的易患关联,其杂合、纯合形式分别增加乙肝患病风险4.68倍和6.34倍.而具有AG单倍体的个体对于乙肝的发生具有更强的易感关联,其增加乙肝患病风险约为19.85倍.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研究HPV16 E7蛋白在肿瘤早期预报中的作用及研制治疗性疫苗,特制备HPV16 E7的单克隆抗体.方法 将构建成的PGEX4T-1-HPV16 E7的质粒转化BL21细菌,在IPTG诱导下,稳定表达GST-HPV16E7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收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用ELISA双筛,直至检测所有孔均为E7阳性而GST阴性为止,扩大培养、建株、冻存并制备腹水、单克隆抗体.结果 成功制备出HPV16 E7的单克隆抗体,可在多种肿瘤组织细胞核中染色.结论 该抗体是HPV16 E7蛋白特异性的McAb.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终末阶段,在代偿期可无明显临床表现,难以被早期发现,一旦进展至失代偿期,可出现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危及生命。肝纤维化是肝硬化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准确诊断肝纤维化及其分期对慢性肝病病情评估、治疗时机选择以及疗效评价等具有重要意义。既往诊断肝纤维化及其分期主要依赖于肝组织活检,但肝组织活检系有创操作,因禁忌证、并发症以及患者接受度低等原因,限制了其在临床上广泛开展。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是一种基于超声的非侵入性技术,可通过对肝脏硬度值(LSM)测量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相较于肝组织活检具有无创、迅速、安全、易重复等优点,并且在预测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性脑病、肝细胞癌以及抗病毒疗效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LSM对肝纤维化程度、肝硬化以及肝脏相关事件诊断或预测的准确性和临界值在不同研究中存在差别。因此,在临床上需结合病因及血清学或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定。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失代偿期往往会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腹水等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缓解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一项重要介入技术,但肝性脑病、分流道失功等术后并发症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选择合适的支架、最佳的支架穿刺位置和初始支架位置以及控制门静脉压力梯度在合理范围,有助于减少TIPS相关并发症,但在临床操作中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从而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