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院2011年临床住院病人分离菌株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临床分离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参照CLSI2010版判断结果,并用WHONET5.4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1~12月收集的临床住院病人分离菌共2137株,其中革兰阳性(G+)菌占35.1%,革兰阴性(G-)菌占64.9%.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24.1%和62.6%.葡萄球菌属中甲氧西林耐药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测试药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但仍有约50%~80%的菌株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或利福平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大多数测试药物的耐药率低于屎肠球菌,粪肠球菌中发现2株对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经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鉴定后确认为耐利奈唑胺的粪肠球菌,未发现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耐药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所占比例分别平均为46.6%和25.5%.肠杆菌科细菌中产ESBLs菌株对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s菌株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仍高度敏感,总耐药率小于1.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 32.2%和21.9%,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占90.8%)对两者的耐药率均为45.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均在80.0%以上.[结论]2011年本院分离的细菌以G-杆菌为主,细菌多重耐药性严重,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有增多趋势,尤其G-杆菌增多.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增加,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合理选用抗菌药,加强感染控制措施是当务之急,各医院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70例H1N1流行性感冒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和预后等特点.结果 患者男31例(44.3%),儿童23例(32.9%),孕妇7例(10%).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98.6%)、咳嗽(94.3%)、咳痰(58.6%)、咽痛(40.0%)、头痛(35.7%)、四肢酸痛(25.7%)等,住院发热患者平均热程(4.2±2.8)d.疾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45例(64.3%),20例(28.6%)下降,24例(34.3%)淋巴细胞比例升高;血培养均阴性,16例(22.9%)合并其他病毒感染.43例(61.4%)出现肺部影像学改变,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斑片状高密度影.29例(41.4%)患者有明确接触史,5例(7.1%)并存其他内科疾病.70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均好转或痊愈出院,其中仅17例(24.3%)给予奥司他韦口服.结论 甲型H1N1流感多数病例病情轻,即使合并肺部感染,经积极综合治疗预后仍良好;奥司他韦应用指征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留部分或全部二尖瓣结构的瓣膜置换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进行文献初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8/2008)、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维普期刊网,收集国内外关于保留部分或全部二尖瓣结构在瓣膜置换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对结果进行统计荟萃分析(Meta分析)。其中,试验组行保留二尖瓣结构的瓣膜置换,对照组行不保留二尖瓣结构的瓣膜置换。疗效及差异评价指标以比值比(RR)、加权均数差(WMD)和95%可信区间(CI)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4.2软件。 结果:共收集国内4个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例术后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 0.34,95% CI (0.27,0.61),P > 0.05];两组病例手术前后左心室内径大小均下降,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RR 6.10,95%CI(3.37,8.83),P < 0.000 1];试验组病例手术前后射血分数、心指数、每搏输出量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纳入文献均未报道相关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保留部分或全部二尖瓣结构的瓣膜置换能更好地改善左心室内径大小、射血分数、心指数、每搏输出量,从而改善心脏功能,但要积极观察以避免出现二尖瓣再狭窄。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ICU高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后的病原培养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统计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院内感染和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ICU的超过70岁高龄患者病原培养阳性结果及首要病原药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1月~2010年10月共有78名患者的病原菌阳性标本378例,其中痰标本285例(75.40%),血标本42例(11.11%),中段尿27例(7.14%),导管14例(3.70%),其他标本为10例(2.65%)。培养结果包括非发酵菌199例(52.64%),真菌45例(11.9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5例(9.26%),金黄色葡萄球菌23例(6.08%)。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敏感药物包括多粘菌素E,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结论 ICU高龄患者院内感染的部位主要发生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以非发酵菌、真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对于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比较敏感的药物包括多粘菌素,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着重加强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避免各种护理并发症及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在短期内出院。结果:70例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患者症状、体征在短期内消失,胸部X线检查结果提示肺部渗出灶明显吸收,无一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及流感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在合理的临床治疗基础上,通过以上护理措施,甲流合并肺炎患者病情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深圳南山医院血培养阳性病原菌中非发酵菌的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7年6月—2011年6月深圳南山医院血培养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年6月—2011年6月医院血培养阳性病原菌分离株930例,包括革兰阳性细菌570例(61.29%),革兰阴性细菌358例(37.42%),其中非发酵菌64例(6.88%)。主要分布在ICU、血液肿瘤科及感染科。耐药分析提示非发酵菌对大部分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较高。结论非发酵菌引起的血流感染需引起重视,特别是在血液肿瘤科及ICU的患者。非发酵菌耐药常见,感染的治疗需要结合药敏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Ⅰ类整合子在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株及敏感株中分布的差异,初步阐明Ⅰ类整合子是否与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性形成相关。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别检测临床分离的67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62株敏感株中Ⅰ类整合子的阳性率,并进一步用PCR证实Ⅰ类整合子阳性菌中整合子相关基因盒的存在。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株中,32株(47.76%)为Ⅰ类整合子阳性;敏感株中仅1株(1.61%)为Ⅰ类整合子阳性,多重耐药株的Ⅰ类整合子分布显著高于敏感株(χ2=36.02,P〈0.05)。PCR进一步证实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携带Ⅰ类整合子基因盒,而敏感株携带空整合子。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高的Ⅰ类整合子阳性率,Ⅰ类整合子可能与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阳晋  赵连三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3):2552-2553
[目的]报道4例HBeAg(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1年内出现HBsAg阴转.[方法]对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或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恩替卡韦序贯疗法进行抗病毒治疗;定期监测其生化学、病毒学、及血清学指标.[结果]4例患者均于治疗1年内出现血清HBV DNA阴转、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和HBsAg阴转,且有一例出现HBsAg/抗-HBs血清学转换;经随访3~9月,上述检测结果均保持稳定.[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能有效地抑制HBV复制,有的患者可望获得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和HBsAg阴转,甚至抗-HBs阳转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血管支架成形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已公开发表的支架成形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以评估支架围置入期安全性、成功率和预后方面的效果。方法:对EMbase(1980/2008-12)、MEDLINE(1966/2008-12)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08-12)、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进行检索,筛查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并对脑血管病杂志及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进行手工检索。对脑血管支架置入后的动物实验加以整理;对脑血管支架置入后的临床实验加以整理,结合其随访和功能评价等方面,进行脑血管支架植入后生物相容性的观察研究。结果:从15篇有关脑血管支架置入的动物实验选出5篇,实验结论显示多种形式的支架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血管狭窄和预防血管再狭窄的作用,且生物相容性良好,可以作为临床选用支架的参考。确定相关脑血管支架置入的临床试验文献15篇并结合本单位治疗病例,共包含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476例;平均置入成功率达96.9%;置入后30d内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1.42%,30d后1年内累积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0.58%。结论:支架成形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保留与不保留二尖瓣结构的瓣膜置换效果观察之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部分或全部二尖瓣结构的瓣膜置换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进行文献初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8/2008)、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维普期刊网,收集国内外关于保留部分或全部二尖瓣结构在瓣膜置换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对结果进行统计荟萃分析(Meta分析)。其中,试验组行保留二尖瓣结构的瓣膜置换,对照组行不保留二尖瓣结构的瓣膜置换。疗效及差异评价指标以比值比(RR)、加权均数差(WMD)和95%可信区间(C0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4.2软件。结果:共收集国内4个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例术后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0.34,95%CI(0.27,0.61),P〉0.05];两组病例手术前后左心室内径大小均下降,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RR6.10,95%Cl(3.37,8.83),P〈0.0001].试验组病例手术前后射血分数、心指数、每搏输出量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纳入文献均未报道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保留部分或全部二尖瓣结构的瓣膜置换能更好地改善左心室内径大小、射血分数、心指数、每搏输出量,从而改善心脏功能,但要积极观察以避免出现二尖瓣再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