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报道1例伴胎儿心横纹肌瘤的结节性硬化症及文献复习增加对该病的了解.方法 对胎儿尸解病例行肉眼及石蜡切片观察,并做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尸检发现胎儿心横纹肌瘤、双肾多发性囊肿,大脑灰白质内多发性结节.心肿瘤细胞myoglobin和actin(+),Ki-67和bcl-2(-);脑部结节S-100、vimentin、GFAP和nestin(+),Syn(-).结论 结节性硬化症为多脏器错构瘤样改变.产前行B超、超声心动图、CT、MRI等检查对确定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胃间质瘤CD34,SMA,S-100蛋白表达与细胞增殖和预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中CD34,SMA,S-100蛋白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对71例GST组织进行CD34,SMA,S-100蛋白和PCNA检测,并将PCN的不同表达进行细胞增殖指数(PI)分级。结果 71例GST中CD34,SMA,S-100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在:恶性100%,57%,87%;交界性91%,82%,73%;良性85%,92%,50%。CD34,SMA,S-100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和生存率以及PCNA的PI分级有明显相关(P<0.05)。结论 CD34,SMA,S-100蛋白阳性表达和PCNA的PI分级有助于判断GST恶性程度和预测其预后。  相似文献   
3.
吴坤河  阮红民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397-3398
目的探讨不含二甲苯封片胶在冰冻快速制片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透明剂的正确搭配使用。方法33例临床手术切除新鲜标本各冰冻连续切片4张,分四组按冰冻快速制片程序制片。以中性树胶与二甲苯搭配为对照,观察不含二甲苯封片胶跟“TO”透明剂搭配、跟无毒透明剂搭配以及跟“TO”透明剂和无毒透明剂联合搭配的制片质量结果。制片质量结果以显微镜观察其即时效果及放置1周、放置1个月并不时暴露于阳光的保存效果。结果整个制片过程约15min。各组搭配制片均得到良好效果,组织细胞结构清晰,染色鲜艳,红蓝分明,核质对比良好。在封片整洁性及不产生刺激性气味等方面以不含二甲苯封片胶跟无毒透明剂搭配、跟“TO”透明剂和无毒透明剂联合搭配两组制片效果更佳。放置1周、放置1个月并不时暴露于阳光的保存效果良好。结论不含二甲苯封片胶在冰冻快速制片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对改善制片和阅片环境及提高制片综合效果有重要意义,但须与透明剂正确搭配使用,才能达到应有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进行组织学和免疫表型观察并复习文献,阐述该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及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肉眼观察肿瘤质硬、边界不清,直径5.0 cm,肿瘤组织切面呈灰白粘液样,呈浸润性生长。镜检显示明显扩张的管腔内见微小乳头状或桑葚状的癌细胞簇,缺乏纤维血管轴心,细胞由内向外呈放射状排列,外缘呈锯齿状,部分间隙内可见少量粘液。癌细胞弥漫浸润性生长,呈柱状形或立方形,边界不清,无明显坏死和炎细胞反应。胞质多少不均,淡伊红至强伊红染。细胞核卵圆形,染色较深,有不同程度异型,核分裂少见。同侧腋窝淋巴结见癌转移,淋巴结内见相同形态学改变,淋巴管内见癌栓。免疫组化瘤细胞CK7和EMA表达阳性,ER、PR弱阳性表达,c-erbB-2强阳性表达,E-cadherin表达在癌细胞连接面的胞膜,而在间质面弱阳性表达。结论:I MP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浸润性导管癌,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点和高度的淋巴侵袭性。  相似文献   
5.
宫颈小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度极高的宫颈肿瘤,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一种类型,合并妊娠者更少见,易误诊,治疗效果不理想,预后极差.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胃间质瘤相关基因蛋白及细胞增殖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GST)中p16、p53、c-myc基因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S-P方法对71例(GST组织进行p16、p53、c-myc基因蛋白和PCNA检测,并将PCNA的不同表达进行细胞增殖指数(PI)分级。结果 71例GST中p16、p53、c-myc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恶性34.8%、95.7%、100%;交界性45.5%、77.3%、90.9%;良性65.4%、73.1%、65.4%。p16蛋白表达PI分级I、Ⅱ级明显高于Ⅲ、Ⅳ级(P<0.01),存活期<3年的明显低于>3年的(P<0.01)。p16蛋白随肿瘤分化程度和生存率降低,阳性表达率也逐渐下降;而p53、c-myc蛋白及PI分级则相反。p16与p53、c-myc蛋白及PCNA的PI分级有显著负相关性(P<0.05)。结论 p16、p53、c-myc基因蛋白和PCNA的PI分级有助于判断GST的恶性程度和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7.
脊索瘤17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组织学分型的脊索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分析临床资料 ,运用HE ,糖原染色(PAS) ,alcianblue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电镜技术观察 17例脊索瘤的病理切片。其中经典型脊索瘤 11例 ,软骨样脊索瘤 6例。结果 :所有脊索瘤都发生在中轴骨骼 ,均含有空泡细胞。瘤细胞胞浆和细胞外基质PAS ,alcianblue着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肿瘤联合表达上皮性标记和S 10 0蛋白。超微结构见瘤细胞胞浆空泡、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复合体和细胞间桥粒样连接。结论 :根据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超微结构特征 ,结合临床和放射影像学资料 ,可以确诊脊索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会阴部丛状神经鞘瘤(plexiform neurilem-moma,PN)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发生在会阴部的PN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文献.结果 患者女,31岁,会阴部肿块渐增大4年,无疼痛.边界清楚,切面灰白,实性,呈多结节状,质地中等.镜检:肿物位于皮下,约有30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组成,直径0.5~2.0cm不等,每个结节均见纤维包膜包绕,大多数结节以细胞致密区(Antoni A)为主,无或少有细胞疏松区(Antoni B).结节内瘤细胞呈长梭形,核呈锥形、仿锤形或波浪状,呈栅栏状和螺旋状排列,可见verocay小体.免疫组化标记显示:瘤细胞vimentin和S-100蛋白弥漫阳性,GFAP与GPG 9.5部分呈阳性.结节外包膜EMA、CD34阳性,瘤细胞阴性.NSE、CD57、ER、PR、CD68、α-SMA、desmin和H-Caldesmon均阴性.结论 丛状神经鞘瘤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学特点的外周神经肿瘤,应与丛状神经纤维瘤、丛状纤维组织细胞和婴儿和儿童丛状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25岁女性,停经18周余,B超示:妊娠18周余,双胎。一活胎,颅骨双顶径6.5cm,各脏器未见明显异常。另一胎儿见淋巴水囊肿,颅骨前后径6.3cm,胸腔内未见心脏搏动。羊水过多,双胎胎盘,脐血管间血管流向杂乱。患者要求引产。引产后双胎X线检查示,双死胎均见发育好头颅、躯干和四肢骨骼。病理检查:胎盘1个。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双胎胎盘。两脐带长分别为15 cm和10 cm,直径分别为0.7cm和0.5 cm,动静脉比2:1和1:1。  相似文献   
10.
胃间质瘤bcl-2、p16、p53及c-myc基因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bcl-2、p16、p53、c-myc基因蛋白及其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结合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71例GST组织bcl-2、p16、p53及c-myc基因蛋白进行观测。结果:bcl-2、p16、p53、c-myc基因蛋白表达与GST良恶性和患者预后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的出血、坏死无关(P>0.05)。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bcl-2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及其强度增大增强,bcl-2基因蛋白表达与p53、c-myc基因呈正相关,而与p16基因呈负相关(P<0.01)。结论:bcl-2、p16、p53、c-myc基因蛋白参与GST的发生发展,有助于判断GST恶性程度和预测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