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价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观察其疗效。方法选择60例NAFLD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罗格列酮组30例,观察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含量(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变化。并比较治疗前后肝脾CT比值改变,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对比,罗格列酮组治疗后,FPG、FINS、HOMA—IR、TC、TG、ALT、AST明显降低,肝脾CT比值明显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改善NAFLD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逆转肝脂肪变性和NAFLD所致的肝脏酶谱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随机分为甲钴胺组、依帕司他组及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疗程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外周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及外周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善,联合治疗组效果更明显。结论甲钴胺、依帕司他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依帕司他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前列地尔组、依帕司他组及前列地尔+依帕司他联合组,疗程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血糖、肾功能、血浆白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前列地尔组蛋白尿有明显下降,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组蛋白尿下降效果更明显.结论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可保护肾功能,控制蛋白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类固醇糖尿病大鼠内脏和皮下脂肪组织中脂联素mRNA的表达,探讨脂联素表达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类固醇糖尿病组.通过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 mg/(kg·d),21 d后筛选成模的类固醇糖尿病大鼠,对照组注射0.9%NaCl.检测两组大鼠糖脂代谢、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分离内脏和皮下脂肪,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al time-PCR)分别检测两组大鼠内脏和皮下脂肪组织中脂联素的表达,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类固醇糖尿病组空腹葡萄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其内脏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与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皮下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虽然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类固醇糖尿病大鼠内脏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量下降并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提示内脏组织脂联素表达在类固醇糖尿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顽固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中的5~20%,顽固性高血压中以继发性高血压病发病率高。继发性高血压病常见病因有原发性醛同酮增多症、呼吸睡眠障碍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为1955年Conn教授首次报道,是一种以高血压、低血钾、低血浆肾素及高血浆醛固酮水平为主要特征的继发性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6.
<正>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30岁,以“反复乏力2.5 a, 停经14周,乏力加剧1周”为主诉于2019年1月25日入院。入院前2.5 a, 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乏力感,活动后加剧,无烦渴、多尿;多次查血钾,均低于正常值,经积极补钾治疗后,血钾仍<3.0 mmol/L,乏力感虽有所好转,但仍反复。入院前2 a, 曾在上海某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植入术2次,均失败。入院前14周,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植入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压、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饮食控制及锻炼的基础上使用安慰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饮食控制及锻炼基础上使用西格列汀进行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清蛋白(GA)的变化情况,监测低血糖发生率、血压、体质量等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明显好转,且观察组FPG、2 hPG、GA的变化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体质量和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和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阮希成  刘礼斌 《医学综述》2008,14(10):1540-1542
Visfatin是新发现的由内脏脂肪细胞高表达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其具有类胰岛素作用,从而降低血糖;还能够促进脂肪组织的分化、合成及积聚。而对于visfatin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目前仍不清楚。现有研究表明,visfatin可能是联系糖脂代谢之间的未知环节,它的发现为研究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增加了新内容,可能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