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广东省台山市梅毒感染情况,对梅毒检测方法学进行评价,为制订相应的干预和实验室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方法进行检测,阳性结果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结果 2010年共596份血清样本(上半年319份,下半年277份),在TPPA法确诊的45份阳性标本中,RPR法检出阳性16份,敏感性为35.56%;ELISA法检出阳性43份,敏感性为95.56%。RPR法共检出阳性21份,有5份确诊为阴性,特异性为99.16%;ELISA法共检出阳性46份,有3例确诊为阴性,特异性为99.50%。RPR和TPPA阳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与TPPA阳性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检测法比RPR检测法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可作为梅毒感染的一种理想检测方法,对控制梅毒的性传播有重要意义。但对ELISA阳性标本应做TPPA确认。  相似文献   
2.
郑辉  陈健勇  阮光强 《广东医学》2000,21(2):151-152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简称 FQ-PCR)检测 HBV-DNA的临床意义。方法对 115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同时进行乙肝两对半、ALT、AST及HBV-DNA测定。结果大三阳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为 100%,平均含量为 107.23±1.64拷贝/ml;小三阳患者血清 HBV-DNA阳性率为 59.6%,平均含量为 106.21±1.51拷贝/ml;两组之间的 HBV- DNA含量差异有显著性。乙肝两对半全阴性 22例,有 6例 HBV- DNA阳性,其平均浓度为104.12±1.38拷贝/ml与大、小三阳患者的浓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FQ-PCR法检测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具有快速、特异、灵敏等优点,它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2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者31例、缓解期者31例)血清IL-17、IFN-γ、IgE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例健康受试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哮喘患者组血清IL-17、Ig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FN-γ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17、IgE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检测哮喘患者血清IL-17、IFN-γ、IgE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1)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2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者31例、缓解期者31例)血清IL-17、IFN-γ、IgE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例健康受试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哮喘患者组血清IL-17、[g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FN-1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17、IgE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哮喘患者血清IL-17、IFN-γ、IgE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并分析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治疗前后均进行Ⅰ型胶原蛋白氨基端前胶原肽(PINP)、Ⅰ型胶原分解片段C端肽β型(β-CTx)及骨钙素变化情况的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及早预防骨折发生。对照组则根据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不进行骨转换生化标记物监测。治疗结束时通过骨密度检查判定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骨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8.89%;对照组治愈率66.00%。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后骨转换生化指标均处于本地区临床标准范围内。研究期间观察组发生骨折患者3例,占5.56%;对照组发生骨折患者4例,占8.00%,两组比较骨折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转换生化指标能敏感反应患者骨形成与骨吸收情况,检测简便且廉价,在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显著的医疗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某高等院校教职员工血脂异常情况,探讨其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1年2 579例四川某高校教职工体检标本血脂检测结果按不同职业、年龄、性别分组,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高脂血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不同年龄段高脂血的出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岁以下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岁以上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脂血症检出率明显增高,50岁以上检出率比50岁以下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检出率与年龄、性别及职业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