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5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闵晓梅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5):1756-1756
肺心病与冠心病并存的现象在老年患者中并不少见,文献报道两病同时存在的临床患病率约占肺心病的4.3%-29.1%^[1],二者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前区疼痛,心脏扩大及无明显杂音,临床表现更复杂,诊断更困难,现将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医院真菌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恶性肿瘤真菌感染发病率、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调查方法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真菌感染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发生真菌感染占同期整个医院真菌感染病例的42.4%,真菌感染部位分布:下呼吸道占首位(44.5%),泌尿道次之(19.0%),口腔真菌感染位列第三(18.5%).感染的真菌中白色念珠菌占第一位(54.6%),热带念珠菌次之(23.0%),克柔念珠菌列第三位(6.1%).氟康唑是一种高效、低毒抗真菌药,疗效好,本组病例有效率为82.5%.结论 年龄和肿瘤本身以及放化疗及抗生素、激素的广泛使用,长期住院,恶性肿瘤的扩散转移是医院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感染部位主要在下呼吸道,感染的真菌中白色念珠菌占第一位.氟康唑仍是治疗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假日心脏综合征是易被忽略的心脏病之一,因轻者有胸闷气短、胸痛症状,重者有头晕或晕厥表现,故极易被误诊为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高误诊率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闵晓梅 《西南军医》2008,10(3):17-18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合用心先安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吸氧、利尿剂、洋地黄、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控制感染和对症支持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参附注射液40ml加入5%的葡萄糖250ml,心先安12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点滴,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有显著改善(P均〈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合用心先安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假日心脏综合征是易被忽略的心脏病之一,因轻者有胸闷气短、胸痛症状,重者有头晕或晕厥表现,故极易被误诊为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高误诊率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的困难。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极为重要。为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及确诊率,现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假日心脏综合征20例作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恶性肿瘤真菌感染发病率、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调查方法 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真菌感染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发生真菌感染占同期整个医院真菌感染病例的42.4%,真菌感染部位分布:下呼吸道占首位(44.5%),泌尿道次之(19.0%),口腔真菌感染位列第三(18.5%)。感染的真菌中白色念珠菌占第一位(54.6%),热带念珠菌次之(23.0%),克柔念珠菌列第三位(6.1%)。氟康唑是一种高效、低毒抗真菌药,疗效好,本组病例有效率为82.5%。结论 年龄和肿瘤本身以及放化疗及抗生素、激素的广泛使用,长期住院,恶性肿瘤的扩散转移是医院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感染部位主要在下呼吸道,感染的真菌中白色念珠菌占第一位,氟康唑仍是治疗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血管超声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住院(≥60岁)患者共395例,其中男190例,女205例.年龄60~91岁,平均(69.5±7.9)岁.根据有无冠心病分为冠心病组(202例)及对照组(193例),应用颈动脉超声进行检测.结果 冠心病组颈动脉内膜粗糙,多处钙化斑形成,内中膜厚度增加,内中膜厚度与腔内径比值大于0.1.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395例中发现颈动脉斑块196例,冠心病组147例,对照组49例.冠心病组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利用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钙化斑形成,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可以早期发现病变血管,了解动脉硬化程度及性质,颈动脉的检查结果可用作冠心病的预测参数,因而能为冠心病预防提供动态性监测依据.  相似文献   
8.
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2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20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为体外反搏组(100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体外反搏治疗,每日1次,每次1h,总治疗时间为40h;常规治疗组(100例):仅采用口服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复查两组患者运动平板试验,评估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心绞痛分级、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6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体外反搏治疗组患者在3个月时平板运动试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89%比70%,P<0.05);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体外反搏组NYHA心功能分级[(2.16±0.69)级、(2.01±0.56)级比(1.49±0.65)级]显著减少,CCS心绞痛分级[(2.72±0.46)级、(2.26±0.72)级比(1.49±0.65)级]显著减少,SAQ评分[(65.96±11.78)分、(70.81±8.81)分比(76.49±8.65)分]、6MWD[(339.44±83.37)m、(380.46±87.99)m比(427.93±63.32)m]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体外反搏治疗是一项无创、安全、有效的疗法,可作为冠心病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资料与方法 例1误诊为末梢神经炎。患者,男,70岁。因四肢末端麻木2个月,以“末梢神经炎”收入院,发病前曾服痢特灵1个月,入院查体:内科检查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查体主要阳性体征,双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Ⅴ级,双上肢腱反射偏低,下肢腱反射基本正常,病理征(-),感觉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血管超声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住院(≥60岁)患者共395例,其中男190例,女205例。年龄60—91岁,平均(69.5±7.9)岁。根据有无冠心病分为冠心病组(202例)及对照组(193例),应用颈动脉超声进行检测。结果冠心病组颈动脉内膜粗糙,多处钙化斑形成,内中膜厚度增加,内中膜厚度与腔内径比值大于0.1。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395例中发现颈动脉斑块196例,冠心病组147例,对照组49例。冠心病组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用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钙化斑形成,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可以早期发现病变血管,了解动脉硬化程度及性质,颈动脉的检查结果可用作冠心病的预测参数,因而能为冠心病预防提供动态性监测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