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米材料潜在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翔  闫蕾  贾光  王生 《毒理学杂志》2005,19(1):15-17
科学界普遍认为纳米、信息及生物将成为 2 1世纪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 2 0世纪 80年代末到 2 1世纪初 ,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也证实了这种观点。我们在为纳米研究热潮喝彩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纳米技术发展可能出现的负效应。但目前关于纳米材料对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较少 ,现就此做一简要综述。1 纳米材料的定义纳米材料是指几何尺寸达到纳米级水平 ,并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1纳米 (nm)是 10 -9m。目前对纳米材料的定义是 :粒径为 1~ 10 0nm的纳米粉、纳米线 ,厚度为 1~ 10 0nm的纳米簿膜 ,并且出现纳米效应的材料[1] 。纳米材料的尺寸与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治伤巴布剂影响辣椒素受体(vanilloid receptor 1, VR1)表达的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治伤巴布剂组、云南白药膏组,每组9只,每组分3个亚组。正常组大鼠足底贴敷空白膏剂;其余3组大鼠采用经典福尔马林溶液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用所需膏剂对应外敷于各组大鼠足底。各组大鼠的3个亚组分别给予足底连续贴敷相应膏药1、3、7 d。在3个时间点取L3~L6节段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 DRG),运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在3个时间点DRG中VR1的表达水平,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在3个时间点足底肌肉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以及DRG中p-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治伤巴布剂组和云南白药膏组中不同时间点VR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下降(P<0.05),足底肌肉中NGF水平和DRG中p-p38MAPK蛋白水平均下降(P<0.05);与云南白药膏组比较,治伤巴布剂组不同时间点VR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S 转移酶M1(GSTM1)基因型与接触石棉的工人血液发生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 94名石棉作业工人及 5 1名对照工人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每个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职业史等。同时测定血浆丙二醛 (MDA)的含量 ,分析淋巴细胞DNA中GSTM1的基因型。结果 石棉作业工人血浆MDA含量为 (0 .2 83± 0 .0 5 4)nmol/L ,明显高于对照组工人 [(0 .16 3± 0 .0 5 3)nmol/L],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但MDA含量与工龄和累积石棉接触剂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明显 ;对照组工人携带GSTM1- /-者血浆中的MDA含量 [(0 .190± 0 .0 34 )nmol/L]明显高于携带GSTM1+/+者[(0 .138± 0 .0 5 5 )nmo/L],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石棉作业工人组虽也有类似趋势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对于石棉作业工人来说 ,在工龄相同或累积石棉接触剂量相同时 ,携带GSTM1- /-者的血浆MDA含量均高于携带GSTM1+/+者 ,但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接触石棉和GSTM1- /-基因型均与作业工人机体内脂质过氧化有关 ,但石棉的作用可能大于GSTM1基因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气管滴注纳米氧化锌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气管滴注纳米氧化锌(N-ZnO)的急性毒性.[方法]5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高、中、低剂量组(HG、MG、LG)用N-ZnO悬浮液进行单次气管滴注染毒,剂量分别为每只20、10、5μg.空白对照组(BG)不作处理,阴性对照组(NG)采用磷酸缓冲盐溶液(PBS)气管滴注.染毒后第7天对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血常规以及主要脏器病理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终点HG小鼠仅存1只,故未纳入统计.HG和MG一般情况差,染毒后1、3、5天体重降幅高于BG及NG(P<0.05);MG、LG的BALF中总蛋白、羟脯氨酸、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全血红细胞平均容量(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高于BG及NG(P<0.05);而全血红细胞计数(RBC)低于BG及NG(P<0.05). MG单核细胞百分比(MOD%)高于BG、NG及L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低于BG及NG(P<0.05);同时,染毒后3天和5天的体重降幅、RDW、MPV、MOD%及肺灌洗液AKP在染毒组间也存在差异(P<0.05).病理发现各染毒组小鼠肺内有明显的炎症反应,肺泡壁细胞增生和肺泡壁增厚现象,且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加重. [结论]气管滴注N-ZnO诱发了比较明显的肺部炎症,并引起小鼠体重明显降低并发贫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职业接触可溶性铬盐工人呼吸系统损伤程度与铬盐接触水平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某化工厂102名铬盐生产工人基本情况及职业接触史,通过临床体检了解其呼吸系统健康状况,通过个体空气滤膜采样、班末周围血采集,测定工人作业环境中空气铬浓度及全血铬含量.计算工人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情况及铬盐接触评价指标与呼吸系统损伤程度间的相关系数.结果 工人铬盐接触评价指标中,空气铬与体内全血铬浓度呈正相关(r=0.516,P<0.001),随着空气铬与血铬浓度的增加,鼻中隔损伤程度逐渐加重,其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本次研究未见工龄与鼻中隔损伤程度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间具有相关性.同等接触情况下,女工的血铬浓度要低于男工.结论 在进行铬盐接触者呼吸系统健康效应评价时,反映接触水平的空气铬盐浓度和全血铬含量明显优于接铬工龄.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抵抗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发病中对肝细胞的致炎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制作NASH大鼠模型,分别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NASH大鼠肝组织抵抗素的表达.体外培养AML~12小鼠肝细胞株,用重组抵抗素或细菌脂多糖处理后48 h,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含量的变化,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肝细胞核因子κB的核转位.采用Student-Newman-Keuls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NASH大鼠肝组织表现出明显脂肪变性、小叶内炎症和窦周纤维化,随造模时间的延长,抵抗素mRNA和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在造模12周及16周,抵抗索mRNA的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2.5倍和4.0倍,抵抗素蛋白的表达主要集中在肝组织中央静脉周围.用重组抵抗素处理AML-12细胞48 h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浓度分别为(1.856±0.049)pg/ml和(9.463±1.216)pg/ml,与脂多糖处理组[(1.791±0.046)pg/ml和(8.738±1.101)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二者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310±0.038)pg/ml和(3.260±0.213)pg/ml],P<0.01;用重组抵抗素或脂多糖处理AML-12细胞3 h观察到细胞核因子κB p65的核转位.结论 抵抗素是NASH发病中重要的致炎因子之一,其可以通过核因子κB途径诱导肝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细胞因子,导致肝组织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婴儿8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家长接种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婴儿的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的接种知识掌握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接种不良反应情况,提高家长对接种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影响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2008年1月~2015年11月在上海瑞金医院确诊和治疗的乙型肝炎相关性HCC患者469例,根据血清HB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高病毒载量组(HBV DNA≥1×104 copies/ml)和低病毒载量组(HBV DNA<1×104copies/ml),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甲胎蛋白、应用核苷或核苷酸类(NAs)治疗、巴塞罗那分期对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 在入组的469例患者中,低病毒载量组243例(51.8 %),高病毒载量组226 例(48.2 %);低病毒载量组平均年龄为54±10岁,高病毒载量组平均年龄为52±10岁,无显著差异(P>0.05);在低病毒载量组中男性213例(87.7%),女性30例(12.3%),而在高病毒载量组中分别为205例(90.7 %)和21例(9.2 %,P>0.05);低病毒载量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显著低于高病毒载量组(P<0.05);低病毒载量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144±732) d,显著长于高病毒载量组[(496±278) d,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影响乙型肝炎相关性HCC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是否接受NAs抗病毒治疗(P<0.01)、血清AFP≥40 μg/L(P<0.05)、血清 ALT≥64 IU/L(P<0.01)、血清AST≥40 IU/L(P<0.001)、血清总胆红素≥24 μmol/L(P<0.001)、血清直接胆红素≥6.8 μmol/L (P<0.001)、血清HBV DNA≥1×104 copies/ml (P<0.001);经多因素分析,发现BCLC 分期为晚期(HR为1.84,CI 为1.57~2.15,P<0.001)、未接受NAs治疗(P<0.01)、血清AST≥40 IU/L(P<0.05)和HBV DNA≥1×104 copies/ml (P<0.001)为影响乙型肝炎相关性H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CC患者的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血清病毒载量和是否接受NAs抗病毒治疗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影响,从而验证丹参注射液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参小剂量组(400mg/kg)、丹参大剂量组(1600mg/kg),8周后采用免疫组化法(ELL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6及TNF-a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6、TNF-a水平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丹参组血清中IL-6、TNF-a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丹参可能通过降低血清中IL-6、TNF-a水平,从而抑制肝细胞炎症反应,减轻肝组织损伤,达到治疗NAFLD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