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将2011-05—20013-01我院因非脑部手术而行全身麻醉后出现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上述时期因非脑部手术而行全身麻醉后出现偏瘫病例13例,男7例,女6例;年龄<50岁1例,50~60岁5例,>60~70岁6例,>70岁1例。其中普外科4例,骨科3例,泌尿科3例,妇科3例。既往有脑梗死史6例,合并高血压8例,合并糖尿病5例。13例患者均经神经内科会诊,直接转入神经内科治疗或由神经内科持续参与诊断治疗。患者手术前均无言语、肢体麻木、活动异常等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体征。全身麻醉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1.2观察项目(1)病史及临床表现;(2)发病后头颅CT、MRI检查,头颅MRA、颈部血管超声评价颅内外血管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对其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12—2016-11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6例,依据发病前是否采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分为观察组(发病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和对照组(未应用抗血小板药物),2组均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分析其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脑卒中预后、病死率、颅内出血发生率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溶栓前NIHSS评分、早期缺血改变均是影响患者溶栓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P0.05),发病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不会导致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上升(P0.05);溶栓前NIHSS评分、症状性颅内出血、溶栓前早期缺血改变、溶栓前收缩压及血糖均会对患者静脉溶栓预后造成影响,而发病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发病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不会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造成明显影响,且不会引起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上升,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位点注射疗法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大鼠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7只Wistar大鼠制成HIBD动物模型,20d后随机分为A、B、C3组(n=9),同时设D组(不构建模型)为正常对照组(n=5)。A组固定于额顶叶处注射维生素B。及维生素B12,1次/d,共25d;B组功能训练(鲍巴斯法);C组不予处理。观察各组动物的一般情况,50d后处死动物取脑进行电镜观察。结果:D组一般情况正常,A、B、C组大鼠体质量增长迟缓,皮毛干燥无光泽,出现行为能力障碍,如过度兴奋、惊吓、易激惹等。电镜下可见A组神经细胞结构较好,星形细胞足突空泡变性与膜破坏及小血管变化较轻。B组神经细胞轻度变性,星形细胞足突空泡变性与膜破坏及小血管变化较明显。C组神经细胞重度变性,呈现重度暗细胞表现,星形细胞足突空泡变性与膜破坏及小血管变化明显。结论:HIBD模型可产生类似脑瘫的病理改变,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位点注射有改善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具有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81例糖尿病患者的基底动脉(BA)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81例糖尿病患者TCD检测结果与9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对照。结果糖尿病组BA的血流增快稍低于MCA,高血压组BA的血流增快则明显低于MCA,2组相比糖尿病组BA的血流增快明显高于高血压组,而且糖尿病组BA的频谱和音频异常率不仅明显高于高血压组的同名动脉,也高于同组的MCA和VA。结论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TCD检测有助于及早发现隐性糖尿病,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81例糖尿病患者的基底动脉(BA)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81例糖尿病患者TCD检测结果与9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对照。结果糖尿病组BA的血流增快稍低于MCA,高血压组BA的血流增快则明显低于MCA,2组相比糖尿病组BA的血流增快明显高于高血压组,而且糖尿病组BA的频谱和音频异常率不仅明显高于高血压组的同名动脉,也高于同组的MCA和VA。结论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TCD检测有助于及早发现隐性糖尿病,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出血患者62例分为2组。观察组31例,应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9 000AU,溶于生理盐水2mL,肌内注射,1次/d,治疗4周;对照组31例,应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5g,静滴,1次/d,连续治疗4周。治疗开始前及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评分,并对比两者差别。结果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出血患者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病后产生的进行性智能障碍综合征,包括缺血性、出血性及脑缺血缺氧损害引起的痴呆.其主要症状为智能障碍,包括认知能力、记忆力、判断和思维能力、计算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减退,伴随着情感、性格的改变[1].研究显示,血管性痴呆是导致老年性痴呆的第2位原因,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2].血管性痴呆是可逆的、可治疗的.早期对血管性痴呆进行有效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从而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因此,笔者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对患者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并观察其安全性.现将相关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发病因素。方法:选取2005年-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调查对象,分析其发病情况。结果:对300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发病在早上7点到晚上7点的患者占80%,其它时间发病患者占20%。急性脑出血发病原因中,由于棋牌类娱乐活动引发的患者有76例,占25.33%;吵架引发急性脑出血患者为61例,占20.33%;过度劳累引发急性脑出血患者为67例,占22.33%;酗酒引发急性脑出血患者37例,占12.33%;其它情况59例,占19.67%。患者多变性为头疼、言语含糊、短暂性视力障碍等。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多是在白天,对于出现偏身麻木、眩晕等症状时是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先兆,应及早救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G)的疗效、疗程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21例患者用大剂量激素递减法治疗。结果 激素治疗有效率100%,激素起效时间:胸腺异常组迟于胸腺正常组(P〈0.01);严重全身型迟于轻度全身型(P〈0.01)。结论 对未能用抗胆碱酯酶药及胸腺切除术得到良好控制的MG患者,可首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丹参多酚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病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字母表法均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参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粉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与MRS评分均显著下降,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BI评分、MOCA评分及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临床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