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4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均在全麻、低温及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置换,同期行主动脉瓣环扩大术2例、二尖瓣置换术5例、三尖瓣成形术5例。结果本组术后死亡2例,发生并发症8例,其中低心排综合征6例,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其余患者随访1~2 a,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瓣膜置换术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有效方法。手术时机的选择、围术期的心肌保护、合适的瓣膜型号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回顾二尖瓣病变术后瓣膜置换手术的经验.方法23例病例中,首次行二尖瓣闭式扩张术20例,二尖瓣成形术1例,二尖瓣球囊扩张术2例.再次手术行二尖瓣置换术22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1例.术中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6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7例,左心房部分析叠术1例.结果本组病例术后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为8.7%.死亡原因分别为严重低心排血量(1例)、肺部感染(1例).发生较严重并发症11例,占总病例数的47.8%.结论术前应重视心功能的改善,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勿过多分离心包粘连、防止心肌撕裂出血;术后防治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必要时可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或左心辅助循环装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以下简称:高渗晶胶液)对创伤患者手术红细胞压积和动脉血氧分压的影响。方法选择创伤评分〉12分的创伤病人病人50例,随机分为高渗晶胶液(HSH)A组和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HS130)B组,每组25例。两组病人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麻醉诱导芬太尼2ug.kg^-1、阿曲库铵0.5mg.kg^-1、丙泊酚2mg.kg^-1,麻醉维持吸入1%-3%异氟醚,丙泊酚5mg.kg-1.h-1和阿曲库铵5mg.kg^-1.h^-1。气管插管后行机械控制呼吸,呼吸参数潮气量10ml.kg-1呼吸频率12bpm。B组在术前以20ml.min-1的速度输入HS130500ml。A组在术前以10ml.min^-1的速度输入高渗晶胶液250ml。监测给药后10、15、25、60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中心静脉压(CVP)。两组病人在给药前和给药后1小时分别采集动脉和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测定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动脉血氧含量(CaO2)、静脉血氧含量(CO2)、血钠离予浓度(Na^+),并计算动静脉血氧分压差P(a-)O2。记录给药后1h尿量。结果与B组相比A组SBP升高(P〈0.05);与B组相比A组HR降低(P〈0.05);与B组相比A组CVP升高(P〈0.05);与B组相比A组Hct降低(P〈0.05);与B组相比A组CaO2、CO2、P(a-)O2,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B组相比A组尿量增多(P〈0.05);与B组相比A组Na+升高(P〈0.05)。结论应用高渗晶胶液对创伤患者于术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稳定,虽然降低了病人的Hct,但对病人的组织氧供无明显影响,可以有效安全应用于创伤病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芬太尼和曲马朵对预防全麻后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曲马朵组(Q组)1、2、3mg/kg剂量组,芬太尼组(F组)0.1、0.2、0.3μg/kg剂量组,每组各20例。术毕前30min,Q组分别缓慢静脉输入曲马朵1、2、3mg/kg,F组分别缓慢静脉输入芬太尼0.1、0.2、0.3μg/kg。观察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10min各组的躁动评分(RS)、镇静评分(RSS)和意识状态评分(0AAs)。结果Q组3mg剂量组RS评分低于1mg剂量组、2mg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0.3μg/kg组RS评分低于0.1μg/kg组、0.2μg/k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0.1μg/kg剂量组、0.2μg/kg剂量组、0.3μg/kg剂量组RS评分低于Q组1mg剂量组、2mg剂量组、3mg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组1mg剂量组、2mg剂量组、3mg剂量组OAAS评分低于F组0.1μg/kg剂量组、0.2μg/kg剂量组、0.3μg/kg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组3mg剂量组有3例拔管后SpO2〈95%需面罩加压给氧,F组0.2μg/kg剂量组有3例拔管后SpO2〈95%需面罩加压给氧,0.3μg/kg剂量组有10例拔管后SpO2〈95%需面罩加压给氧,0.3μg/kg剂量组有8例血压下降明显。结论芬太尼用于预防全麻后苏醒期躁动,效果明显优于曲马朵。芬太尼0.2μg/kg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较适合用于预防全麻后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回顾风湿性心瓣膜病变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1例手术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1例,肺动脉瓣成形术1例,同期处理室间隔缺损l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结果 治愈9例,2例自动出院.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有效手段,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时机的把握以及完善的术后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脏移植过程中供心切取要领与供心心肌保护的相关问题。方法 供心切除时采用4℃改良St.Thomas停博液灌注,保留足够的血管长度,冷储藏保存。结果 主动脉开放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正常范围内,未见缺血损害。长期随访心功能Ⅰ级。结论 此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供心保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套管连接血管建立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观察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及病理改变,探讨该模型建立及手术方法的改进.方法 在低温和常规心肌保护下切取供心,分离受体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将供体的无名动脉和肺动脉分别与受体的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行套管连接.通过视诊和触诊观察移植心的搏动情况,于术后第1、3、5、7、9天及终末期等时间点分别取供心,送病理检查.结果 正式实验136例,术后复跳率100%,术后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大于48 h者125例,成功率92%,平均存活(7.16±2.47)天,其停跳高峰在移植后第7~9天.病理切片观察到排斥反应发生呈动态变化.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可一人操作,手术时间和供心热缺血时间显著缩短,该法可避免吻合口出血,提高血管通畅率.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连续 14 3例法洛四联症 (TOF)根治术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14 3例法洛四联症患者 ,平均(10 .1± 6 .7)岁 ,合并肺总动脉闭锁 1例、房间隔缺损 (ASD)及卵圆孔未闭 (PFO) 2 8例、动脉导管未闭 (PDA) 9例、永存左上腔静脉 (PLSVC) 4例。所有患者均施行根治术 ,用涤纶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 (VSD) ,其中 133例经右心房切口修补 ,10例经右心室流出道 (RVOT)切口修补。用自体心包片行右心室流出道及肺动脉扩大。结果  14 0例治愈出院 ,手术死亡 3例 ,手术死亡率为 2 .1%。结论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右心功能的保护 ,彻底解除右心室流出道及肺动脉的梗阻 ,加强手术后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地佐辛与芬太尼静脉镇痛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4月于本院240例接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120例。观察及评估两组患者术后6、24、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等手术相关情况。分别于麻醉前1 d和术后1、3、7 d记录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静脉采血测定血清S-100B蛋白水平。结果术后1 d两组、术后3 d F组MMSE评分较麻醉前1 d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7 d MMSE评分和血清S-100B蛋白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与F组相比,D组术后1、3 d的MMSE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F组患者术后3 d POCD发生率为12.5豫,明显高于D组的3.3豫(P<0.05);与D组相比,F组术后3 d血清S-100B蛋白含量显著增高(P<0.05)。结论地佐辛和芬太尼静脉镇痛均可引起老年患者短暂的术后认知功能下降,应用地佐辛静脉镇痛认知功能较早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在无痛分娩中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2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镇痛组产妇开放上肢静脉,当产妇宫口开至3 cm时,选择L23硬膜外间隙穿刺并向头端置管4 cm,注入硬膜外腔1%利多卡因3 ml,观察5 min,如无全脊麻和药物中毒征象,则硬膜外腔注射镇痛液负荷量8 ml,镇痛液配方为0.1%罗哌卡因75 ml复合地佐辛5 mg,给药30 min后连接自控镇痛(PCA)泵,设定持续剂量4 ml/h,负荷剂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对照组产妇产程中均未给予任何镇痛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1 min、5 minApgar评分,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镇痛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VAS评分,第一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均显著低(短)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催产素使用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1 min、5 minApga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