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原因,探讨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集2018年1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就诊并合并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患者,了解其发生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情况.结果 神经内科监护病房共收治患者538例,其中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患者18例,感染发生率为3.35%.对其药敏结果 进行统计,我们发现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 落实交接班制度、监测生命体征、合理用药及护理、营养支持、加强消毒隔离和监测、加强下呼吸道管理等策略是控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目的:全面评估临床护理交接班现状,根据最佳证据制订审查指标,分析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方法:运用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临床应用模式”作为理论依据,组建循证小组,筛选最佳证据20条构建审查标准,确定审查指标及审查方法,并根据审查结果分析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结果:共制订17项审查指标,其中9项指标依从率大于60%,7项指标依从率小于60%,1项指标为不涉及,将依从率<60%的审查指标进行障碍因素分析,障碍因素主要为系统层面缺乏统一规范的护理交接工具和监督考核机制,实践者层面意识不足、相关知识缺乏等。结论:本研究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全面评估临床护理交接中存在的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以此为依据制订行动策略,可促进最佳证据转化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替勃龙长期治疗(2年)对绝经后妇女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 DL)、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颈动脉和椎动脉IMT的影响。方法有更年期症状的围绝经期妇女1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替勃龙2.5 mg/d)和对照组。替勃龙治疗前及治疗2年后检测血脂、ox-L DL、NO、ET-1及颈动脉IMT,颈动脉、椎动脉的RI。结果129例完成观察和治疗。替勃龙治疗2年后血TC、ET-1显著降低(P〈0.05),LDL-Ch、ox-L DL、Lp(a)极显著降低(P〈0.01),HDL-C略有降低(P〉0.05),NO显著升高(P〈0.05)。替勃龙治疗2年CCA的IMT下降26.7%(P〈0.01)。CCA的RI从(0.72±0.06)下降到(0.68±0.06),ICA的RI从(0.59±0.05)至(0.56±0.05),VA的RI从(0.66±0.06)下降到(0.62±0.04),P〈0.05。ECA的RI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替勃龙对绝经后妇女动脉内膜具有保护作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索并获取临床护理交接班的最佳证据,为医务人员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6 S”证据模型,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Cochrane library、JBI、NICE、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关于护理交接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2月19日。由2~5名研究者独立对相关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与汇总。结果 纳入文献20篇(1篇指南、3篇证据总结、13篇系统评价、3篇最佳循证实践),提取证据72条,归纳为6个类别35条最佳证据,含标准化/结构化交接、交接场景、交接管理、交接培训、交接实施和交接质控监督与反馈。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护理交接班最佳证据,旨在为临床护理交接提供循证依据,但在交接过程中应根据医院及科室具体情况,选择性地使用相关证据,以提高临床护理交接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替勃龙治疗对围绝经期妇女颈动脉和椎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血流阻力指数(RI)及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有更年期症状的围绝经期妇女1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替勃龙2.5mg/d)和对照组。替勃龙治疗前及治疗2年后检测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蛋白a[Lp(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NO、ET-1及颈动脉IMT,颈动脉、椎动脉的RI。结果129例完成观察和治疗。替勃龙治疗2年后血TC、ET-1、LDL-C和Lp(a)降低(P〈0.05或〈0.01),TG略有降低(P〉0.05),NO显著升高(P〈0.05)。替勃龙治疗2年颈总动脉(CCA)的IMT下降26.7%(P〈0.01)。CCA的RI从0.72±0.06下降至0.68±0.06,颈内动脉的RI从0.59±0.05降至0.56±0.05,椎动脉的RI从0.66±0.06下降至0.62±0.04(P〈0.05)。颈外动脉的RI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替勃龙可降低血总胆固醇、LDL-C、Lp(a)、ET-1,以及颈动脉R1和颈动脉IMT厚度,升高血NO,对动脉内膜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单独使用替莫唑胺(TMZ)与替莫唑胺联合肿瘤治疗电场(TTF)治疗胶质母细胞瘤安全性和疗效的比较。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ce、Embase、Ovid、Scopus、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谷歌学术自建库至2020年4月5日的文献,筛选TMZ和TTF+TMZ进行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把总体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作为结局指标,最后使用Review Manage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4篇研究,共1091例患者,其中单纯TMZ组381例,TTF+TMZ组710例。TTF+TMZ组的平均OS (26.9个月)和平均PFS (14.7个月),优于单纯TMZ组的平均OS (12.63个月)和平均PFS (5个月)(P<0.01)。结论 TTF+TMZ治疗GBM的有效性优于单纯使用TMZ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利维爱治疗对绝经后妇女血脂及血清oxLDL的影响。方法有更年期症状的绝经后妇女1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利维爱2.5 mg/d)和对照组。利维爱治疗前及治疗2年后检测血清TC、TG、HDL-C、LDL-C及oxLDL水平。结果129例完成观察和治疗。利维爱治疗2年后血TC显著降低(P〈0.05),LDL-C和Lp(a)极显著降低(P〈0.01),HDL-C略有降低(P〉0.05);血oxLDL-C(P〈0.01)显著降低。结论利维爱可调节血脂代谢,降低oxLDL-C,对动脉粥样硬化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利维爱治疗对绝经后妇女血清氧化型低蜜度脂蛋白(ox-LDL)、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有更年期症状的绝经后妇女138例,随机分为利维爱组(利维爱2.5 mg/d)和对照组.利维爱组治疗前及治疗2年后检测血清ox-LDL、NO、ET-1水平.结果 129例完成观察和治疗.利维爱治疗2年后血ox-LDL(P<0.01),ET(P<0.05)显著降低,NO显著升高(P<0.05).结论利维爱对动脉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基因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潜在机制和预后价值。方法 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GBM样本信息,并获取ICD基因,同时进行基因分型,再进行整合生物信息学验证基因分型的预后价值,最后进行预后模型的构建。结果 通过共识聚类获得了2种与ICD基因相关的亚型,ICD高亚型(风险)组与不良的预后、PTEN基因高突变、高基质评分、高免疫评分有关。重要的是,本研究还构建了基于ICD特征的GBM新分类系统。结论 本研究首次使用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基因进行基因分型,并成功构建预后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替勃龙(tibolone)治疗对绝经后妇女颈动脉和椎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血流阻力指数(RI)的影响.方法:有更年期症状的绝经后妇女1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替勃龙2.5 mg/d)和对照组.替勃龙治疗前及治疗2年后检测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IMT,颈动脉、椎动脉RI.结果:129例完成观察和治疗.替勃龙治疗2年后血TC显著降低(P<0.05),LDL-C和Lp(a)也显著降低(P<0.01),HDL-C虽有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替勃龙治疗2年颈总动脉IMT下降26.7%(P<0.01).颈总动脉RI从0.72±0.06下降到0.68±0.06,颈内动脉RI从0.59±0.05降至0.56±0.05,椎动脉R1从0.66±0.06下降到0.62±0.04(P<0.05).但颈外动脉Rl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替勃龙可降低TC、LDL-C和Lp(a),颈动脉RI,颈动脉IMT,对动脉粥样硬化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