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谷杭芝  郑飞云  林峰  金珍琳  王金仙 《浙江医学》2010,32(12):1760-1762
目的 探讨温州地区人群中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 P4501A1,CYP1A1)基因MSP I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对5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96例对照组人员进行了CYP1A1基因MSP I多态性的检测,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患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CYP1A1基因MSP I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TT(5417%)、CC(5.7%)、TC(39.6%);T(74.5%)、C(25.5%).对照组分别为TT(32.3%)、CC(12.5%)、TC(55.2%);T(59.9%)、C(40.1%).内膜癌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等位基因C的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CYP1A1基因MSP I位点多态性的存在可能与子宫内膜癌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金珍琳  梁彬  俞康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2):1366-1368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联合化疗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初治Ph+成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Ph+ALL)的疗效及转归。方法采用伊马替尼联合VDCP或VP方案诱导化疗12例Ph+ALL患者,完全缓解(CR)后伊马替尼联合化疗进行巩固及维持治疗,3例患者CR后行allo-HSCT。结果 12例患者诱导化疗第1疗程后获CR 10例,部分缓解(PR)2例,2例PR患者继续诱导化疗最终获得CR,中位随访时间14.8个月,中位CR1时间10.1个月。共7例患者获得完全的分子生物学缓解(mCR),BCR/ABL转阴率为58.3%;共有7例患者复发,均已死亡;3例患者allo-HSCT后,2例目前仍缓解,1例复发死亡。结论伊马替尼联合化疗能够使Ph+ALL患者获得较高的CR率和BCR/ABL融合基因转阴率,但其持续缓解时间仍较短,并存在较高的复发率,生存期短。  相似文献   
3.
目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HSCT)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方式,但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发生率要高于骨髓移植[1]。PBHSCT联合骨髓移植可以减少cGVHD的发生[2],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而其中骨髓采集是联合移植术的关键步骤,它直接关系着骨髓移植的成功与否及其预后。本院为1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63蛋白和p63基因两种亚型(TAp63及ANp63)在Castleman病(CD)及滤泡性淋巴瘤(FL)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6例CD及18例FL中p63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方法检测p63两种亚型(TAp63及ANp63)表达情况,20例反应性增生性淋巴结炎(RHL)作为对照。结果:4例CD(4/26,15.4%)和10例FL(10/18,55.6%)、2例RHL(2/20,10%)p63表达呈阳性。p63蛋白在FL中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CD和RHL(P〈0.05)。而p63蛋白在CD和RHL中的阳性表达率无差别(P〉0.05)。RT—PCR结果显示阳性表达的均为TAp63,未见ANp63表达。结论:p63可能作为致癌基因参与了FL的发生,而在CD的发生中,p63基因可能并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2年3月期间,笔者医院开展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5例,其中3例为HLA全相合同胞供者,2例为HLA全相合非亲缘供者。例1采用环磷酰胺联合大剂量马法兰用于预处理方案,其余4例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大剂量马法兰用于预处理方案,其中1例非亲缘加用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采用环孢素A(CsA)联合短疗程甲氨蝶呤(MTX)的经典方案。结果 5例患者allo-HSCT后均获得造血重建,中位随访时间32.3(1.7~63)个月。1例死于aGVHD,1例于移植后44个月复发,目前仍维持治疗中。其余3例目前仍完全缓解,患者最长无病生存时间已达63个月。结论 Allo-HSCT是治愈年轻MM患者的有效方法,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肠源性败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肠源性败血症患者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D的比未使用的肠源性败血症发生率(82.4%)高(P=0.000);而糖尿病、病毒性肝炎、糖皮质激素治疗、粒细胞缺乏时间、抗菌药物使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研究发现,仅PPI的使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43,P=0.485);多因素研究发现,PPI的使用是肠源性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r=0.485).结论 PPI的使用与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肠源性败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艾曲泊帕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2月于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ITP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地塞米松组和艾曲泊帕组,地塞米松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艾曲泊帕组在地塞米松组基础上联合艾曲泊帕治疗(均n=45)。比较免疫功能、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4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2,IL-2]、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NF-γ)水平比较,艾曲泊帕组及地塞米松组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艾曲泊帕组低于地塞米松组,IL-4水平比较,艾曲泊帕组及地塞米松组较治疗前提高,且艾曲泊帕组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治疗后4周,艾曲泊帕组及地塞米松组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30×109/L比例分别为68.89%、40.00%,PLT≥50×109/L比例分别为55.55%、20.00%,艾曲泊帕组各比例均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P73蛋白和p73mRNA在反应性增生性淋巴结炎(reactive hyperplastic lymphadenitis,RHL)及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中的表达。同时对p73基因的甲基化状态进行研究,初步探讨p73基因和基因修饰状态在RHL和F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RHL及18例FL中P73蛋白的表达情况。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p73mRNA在RHL、FL中的表达情况。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RHL、FL中p73基因第1外显子区域5′-CpG岛的甲基化状态。结果:12例FL(12/18,66.7%)和16例RHL(16/20,80%)P73蛋白表达呈阳性。P73蛋白在FL中的阳性率与RHL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p73基因在FL中的阳性表达率稍低于RH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基化检测结果显示FL中仅有2例(2/18,11.1%)出现p73基因甲基化,而这2例标本均未表达p73mRNA及蛋白。在RHL中,未检测到p73基因甲基化。结论:p73基因在FL和RHL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别,且其甲基化在二者中并不常见。  相似文献   
9.
金珍琳  梁彬 《医学研究杂志》2012,41(12):162-16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液系统肿瘤的处理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合并血液系统肿瘤20例临床资料,其中急性白血病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例,恶性淋巴瘤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6例。结果①治疗多采用联合化疗;②妊娠结局:孕早期治疗性流产3例,手术1例,中期引产5例,早产7例,足月分娩4例;③随访情况:失访1例,存活13例,死亡6例,中位随访时间45.4个月(5个月~11年);11例新生儿,目前均存活,中位随访时间54.5个月(3个月~11年),2例因病住院治疗,其余均正常。结论血液系统肿瘤对母儿均有不利影响,容易导致病理妊娠、早产儿、低体重出生儿、新生儿发育不良,甚至发生贫血,败血症等。只要及早诊断,并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妊娠妇女的疗效通常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