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吉林市2004~2013年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流行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对2004~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传染病报告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吉林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6 268例,年均发病率为14.02/10万,发病率呈波浪型上升趋势。全年均有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年龄分布以5~19岁年龄组(5 037例,占80.36%)居多。男性发病数多于女性(男性3 955例,女性2 313例)。职业多为学生(4 491例数,占71.65%),其次为托幼儿童(718例,占11.46%)。2004~2013年间吉林市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引起的暴发疫情6起。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在吉林地区发病率有持续增高的趋势,应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以降低流腮的发病率,控制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吉林市1998~2003年人间布氏菌病疫情暴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市是人间布氏菌病(简称布病)发生的老疫区,从70年代到80年代,未出现过暴发疫情,但散在病例却持续不断,这些散在的病例,多在兽医和国营鹿场的流调中被检出。进入90年代以来,我市的养殖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国有和集体养殖为主体的企业,全面解体和私有化,个体养牛、养羊户到处都是。牲畜交易情况也发生了变化,私下交易频繁,由此而产生了人间布病的多发及流行,  相似文献   
3.
金晓循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9):1133-1134,1150
目的 为了掌握吉林市不同年龄段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及免疫水平,评价乙肝疫苗接种及纳入计划免疫的效果.方法 2008年在新生入学时查验预防接种证,同时采血检测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实验室采用ELISA法进行抗原和抗体检测,利用excel电子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个年龄段的学生的表面抗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36,P< 0.05)表面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1.33,P< 0.05).表面抗原阳性率小学生最低,其次是初中新生,最高的是高中新生;而表面抗体阳性率高中生最低,小学生最高.男性表面抗原及表面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女性,市郊居住的中学生表面抗原阳性率高于城市学生,小学新生组持证率、乙肝疫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最高,而高中新生组的最低.结论 加强乙肝疫苗免疫可以有效控制乙肝的发生与发展,而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可以做为高年龄组防制乙肝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