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X线照射对脊髓神经元及少突胶质细胞的效应。方法:将出生3d的W 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给予一次剂量25、35、45和55Gy的X线照射腰段脊髓,观察照射后动物一般状态及运动功能情况。取已照射大鼠脊髓标本进行组织学评价,用图像分析仪行定量分析;用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25、35Gy照射组动物未出现神经症状,且生长发育正常;45和55Gy照射组新生鼠的被照射区皮肤毛发稀少,食欲差,身体发育不良,比对照组瘦小,双侧后肢完全瘫痪,并出现尿潴留。对照组与实验组以及各实验组间少突胶质细胞数量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X线照射区与相邻正常区相比少突胶质细胞明显减少,以脊髓白质区减少最为明显;X线照射剂量与少突胶质细胞数目减少程度有极显著正相关;X线照射剂量超过35Gy可以造成脊髓神经元的损伤。结论:X线照射可抑制大鼠脊髓少突胶质细胞生长,为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机理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金冶华  王星铎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7):414-417,I003
目的:通过X照射新生(生后3天)Wistar大鼠部分脊髓,研究X线照射对脊髓神经元及少突胶质细胞的效应。方法:实验动物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给予一次25、35、45和55Gy的X线照射剂量,观察照射后动物一般状态及运动功能情况。取生后13天大鼠的已照射脊髓标本进行组织学评价,用图像分析仪对其定量;用航向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少突胶质细胞数量间差异,以及各实验组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退变性疾病,是由于各种因素使关节软骨发生退变,进而关节内其它结构发生病变,而导致的以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当经药物等正规内科治疗无效时即为难治性OA[1]为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通常需要行膝关节清理术。但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拟抗栓方预防髋、膝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13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65例,Ⅱ组68例。术后当天即开始预防血栓治疗,Ⅰ组采用自拟抗栓方和低分子肝素钠治疗;Ⅱ组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同时,2组均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术后第8天统计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分别于术前、术后2 d、术后7 d测定2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①Ⅰ组患者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Ⅱ组10例发生深静脉血栓。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4.262,P=0.039)。②全血低切黏度: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全血低切黏度比较,存在时间效应(F=135.374,P=0.000)和分组效应(F=17.096,P=0.042);时间与组别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120.980,P=0.000);不同时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57,P=0.957;t=-0.114,P=0.915;t=-0.900,P=0.419)。③全血高切黏度: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全血高切黏度比较,存在时间效应(F=80.971,P=0.000)和分组效应(F=39.118,P=0.003);时间与组别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F=2.102,P=0.185);不同时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62,P=0.879;t=0.012,P=0.991;t=-0.530,P=0.624)。④血浆黏度: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血浆黏度比较,存在时间效应(F=18.814,P=0.001)和分组效应(F=9.265,P=0.034);时间与组别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17.156,P=0.001);不同时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87,P=0.935;t=-0.157,P=0.883;t=-1.469,P=0.216)。⑤红细胞压积: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红细胞压积比较,存在时间效应(F=18.988,P=0.012),但不存在分组效应(F=0.101,P=0.767);时间与组别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7.328,P=0.016);不同时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16,P=0.988;t=-0.106,P=0.921;t=-0.985,P=0.380)。⑥红细胞聚集指数: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存在时间效应(F=24.763,P=0.000),但不存在分组效应(F=0.424,P=0.550);时间与组别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35.746,P=0.000);不同时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61,P=0.880;t=-1.106,P=0.921;t=-1.966,P=0.121)。⑦纤维蛋白原: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纤维蛋白原比较,存在时间效应(F=12.496,P=0.003),但不存在分组效应(F=0.015,P=0.909);时间与组别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7.874,P=0.013);不同时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32,P=0.976;t=-0.178,P=0.867;t=-0.555,P=0.609)。结论:自拟抗栓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能有效预防髋、膝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根据骨折类型分别采用闭合复位、有限切开、空心钉、松质骨拉力螺钉及解剖钢板固定治疗。[结果]随防66例。骨折均于16周内愈合,采用Sanders膝关节评分法评估疗效,结果优20例,良40例,可6例。[结论]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手术治疗需依据骨折类型,有限切开、间接复位固定,恢复了患肢的正常力线及膝关节的骨性稳定,适时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探讨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与全椎板切除治疗中央型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结果 表明全椎板切除创伤大,出血多,中远期随访出现脊柱不稳。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创伤小,远期并发症少,疗效评定优良率高。故对于外侧偏中央型及中央型间盘突出不大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减压,间盘摘除是较可取的手术方式。对于特大的中央型间盘脱出合并腰椎管狭窄,出现马尾神经损害者及老年骨质增生严重,可考虑行全椎板切除减压。若术前存在腰椎不稳,还须行椎板间植骨,内固定融合。  相似文献   
7.
股骨髁上骨折为关节内骨折,治疗不当常遗留膝关节僵硬及骨关节炎等后遗症。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是在动力加压接骨板(DCP)和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LC-DCP)的基础上,结合AO的点接触接骨板(PC-Fix)和微创稳定系统(LISS)的临床优势而研发出来的一种全新的骨折内固定系统。自2005年3月至2008年1月,我院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髁上骨折3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背景:关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物的选择一直存有争议。目的:比较经皮解剖锁定接骨板(anatomical locking plate,AL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手术治疗的11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对其分别进行闭合复位经皮ALP与PFNA内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放射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隐性失血量、复位质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行走能力评分及髋关节Harri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结果:113例患者中58例接受PFNA治疗(PFNA组),55例行ALP治疗(ALP组)。在一年的随访中被评估,两组间基线数据具有可比性。ALP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均显著长于PFNA组[(71.13±7.56)min vs(59.71±9.63)min,P<0.001;(5.18±1.06)cm vs(3.10±0.48)cm,P<0.001]。PFNA组术后隐性失血量明显多于ALP组[(611.36±81.41)ml vs(439.82±65.98)ml,P<0.001)。但两组间平均放射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质量、平均住院时间、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行走能力评分及术后1年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FNA和ALP均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前者手术时间更短,而后者失血量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计算机导航三维影像系统在脊柱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17例患者采用计算机导航三维影像系统行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并采用术中三维影像系统评估螺钉位置的精确性,术后应用CT做椎弓根扫描,分析椎弓根钉位置的优良率。结果螺钉位置优良率高,无误植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计算机导航三维影像系统使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更精确、更安全,为脊柱手术精确化、微创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与全椎板切除治疗中央型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分析本院1988~2002年住院手术治疗病例并有随访资料者。结果:全椎板切除,远期随访出现脊柱不稳。椎板开窗创伤小,远期并发症少,疗效评定优良率高。结论:对于外侧偏中央型及中央型间盘突出不大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间盘摘除是较可取的手术方式。对于特大的中央型间盘脱出合并腰椎管狭窄,出现马尾神经损害者及老年骨质增生严重.可考虑行全椎板切除。若术前存在腰椎不稳.还须行椎间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