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8篇
  201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效果观察上海医科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200031)胡文明姚亦群江苏无锡县人民医院眼科(214000)金一衡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为眼科常见的血管性疾病,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故治疗本病尤为困难。常易致盲和引起低视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人工晶状体屈光度预测上的误差及调整方法。方法 检查56例65眼手术前后眼屈光参数。术前按Holladay公式预测正视化眼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植放晶状体。结果 术前按正视化眼预测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时,术后呈远视状态。其主要原因为该类手术术后前房加深所致。其平均加深722um,增加率为1:1.22。结论 在使用Holladay公式预测正视化眼人工晶状体  相似文献   
3.
<正> 本文收集1990~1994年,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出现不同意外情况均行前房留气处理的29例29眼病例,观察空气在眼内的变化及对术后疗效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29例29眼为白内障患者,均行晶体现代囊外摘除及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男21眼,  相似文献   
4.
金一衡 《眼科研究》1994,12(4):239-240
由几何光学原理建立瞳孔大小及前房深度的测量值与解剖值的关系。结果认为:测量值大于解剖值。瞳孔的横向放大率随前房深度的增加而增大。Gullstrand模型眼,瞳孔横向放大率平均为1.1485。为眼屈光系统的象差分析提供了精确的孔径光栏的大小及位置。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2组(109例129眼)不同结膜瓣术后球结膜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角膜缘处球结膜切口愈合较快(P<0.01),手术操作方便。建议手术多采用此类球结膜切口。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患儿失明.我院近两年来发现3例,并进行即时治疗而愈.本文对3例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进行临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质正常,患眼同侧的耳前腺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视网膜造孔取出视网膜下增生膜后,视网膜脱离的复位、造孔愈合及远期视网膜稳定性.方法 3例无裂孔视网膜下增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进行视网膜造孔取出视网膜下增生膜、造孔处眼内激光光凝封闭及玻璃体腔硅油填充.结果 3例(3眼)手术后视野扩大、视力不同程度提高.2周后造孔激光光斑处色素游离.1年后硅油取出,视网膜稳定.结论 视网膜造孔取出视网膜下膜,是处理视网膜下增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较好方法 ,对视网膜损伤较小、脱离视网膜复位有效,但视力的恢复取决于视网膜本身条件.手术操作过程中应避开黄斑区域.  相似文献   
8.
陈某,男性,41岁,住院号55509。右眼酸痛,运动时加剧,伴视力骤减二天入院。余无特殊。查:视力:右0.04;左0.2。压右眼疼痛加剧。两外眼(—)。右侧瞳孔直径5mm,直接对光反射迟顿、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左侧瞳孔直径3.5mm,对光反射灵敏,两眼底正常。视野右眼:鼻侧55°;颞侧60°;上方10°,下方20°。左眼:鼻侧20°,颞侧90°,上方50°,下方5°。诊为:球后视神经炎。给皮质类固醇激素、能量合剂、B族维生素,抗菌素及复方  相似文献   
9.
基于人眼正常生理状态及近轴光学矩阵,建立人眼光学成份与人工晶体(简称:IOL)屈光度的关系。确立正常中国人眼对不同位置及形态的I0L的屈光度要求范围,结果均表现为常态分布。以避免球差影响为前提,导出IOL四个光学参数间的函数关系,为最佳I0L的设计提出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具有自限性及复发性。临床上主要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能量合剂、扩血管药物及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本文收集1983~1987年间年龄,发病及治疗日期基本相同的39例44眼以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同时静滴大剂量复方丹参液的二组病例,经统计学分析,后者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