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单用氯氮平治疗效果差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阿立哌唑联合氯氮平治疗8周,运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2周末起,PANSS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末起,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提高,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8周末,社会功能缺陷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立哌唑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能有效改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有利于社会功能的恢复,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研究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c- fos蛋白是 c- fos原癌基因在受刺激时快速、瞬间表达的一种 DNA结合蛋白 ,有研究提示 c- fos蛋白在缺血性脑损伤中具有一定作用。本文采用 c- fos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分子水平探讨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和参脉注射液的保护作用 ,为临床病理研究提供有关形态学依据。实验采用雄性 Wister大鼠 15只 (体重 2 0 0~ 2 5 0 g) ,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和治疗组。缺血组和治疗组大鼠夹闭双侧颈总动脉 2 0分钟后再灌流 1小时 ,建立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对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大鼠氧化应激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作用,以及对ICH大鼠脑积水(post-hemorrhagic hydrocephalus,PHH)形成的影响。方法 :通过自体血颅内注射建立ICH大鼠模型。观察AA对ICH大鼠PHH情况的影响,观察AA对ICH大鼠神经损伤情况的影响,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情况,检测BBB相关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相较于ICH组,ICH-AA组大鼠脑室体积更小,脑组织损伤程度更轻,神经元损伤得到缓解,脑含水量更低,神经功能评分(mNSS)更低,诱导型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表达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表达增加,钠依赖性维生素C转运体2(sodium-dependent vitamin C transporter 2,SVCT2)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4.
观察家兔肾缺血1小时再灌注2小时和24小时的组织学变化。方法:31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左肾缺血小时再灌流2小时组和再灌流24小时组及各自的对照组,采用肾动脉夹闭法制成急性缺血再灌流损务模型。结论近端小管比肾小球滤过膜对缺血再流刺激更为敏感,白细胞可能参与了缺血再灌流肾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癫痫动物模型上,探讨癫痫脑损伤性改变。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癫痫组,采用光、电镜技术和形态定量方法观察马桑内酯所致急性局灶型癫痫大鼠弓状核神经元损伤性改变。结果:两组间神经元胞体的面积分数和面数密度,神经元胞体和胞核的等效直径无显著差异(P>0.05),癫痫组暗细胞内线粒体体积分数减少(P<0.05)、粗面内质网则增加(P<0.05),两者的面数密度无显著性改变(P>0.05),溶酶体的体积分数及面数密度均增加P<0.05)。亮细胞各细胞器及分泌颗粒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以上结果提示癫痫大鼠弓状核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亮、暗细胞反应不同;癫痫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可能与弓状核神经元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弓状核的昼夜节律变化。方法:采用光、电镜技术和体视学方法对40只SD大鼠弓状核神经元的昼夜节律变化进行了形态定量研究。结果:①四组大鼠弓状核神经元的面积分数、面数密度和神经元胞体、胞核的等效直径未见明显改变(P>0.05);②从Ⅰ组至Ⅲ组,亮、暗细胞内细胞器逐渐增加,从Ⅲ组到Ⅳ组逐渐下降。③在Ⅲ组,弓状核内亮、暗细胞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游离核糖体和分泌颗粒的面积分数和面数密度显著增高(P<0.05)。结论:提示大鼠弓状核神经元细胞器发生昼夜节律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与视交叉上核的节律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护理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护理队伍的整个学历层次偏低,在我国主要以中专学历为主,我国护理高等教育恢复仅有十几年的历史,第二军医大学今年才开始招收护理博士生,招收护理硕士生的学校也仅有十余所,大多数学校招收本科生也是1999、2000年之后才开始的,因此,护理本科生是护理队伍中的高层次人才,是承担护理科研的主力军。1998年国家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立体定向术对治疗难治性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术治疗难治性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33例,术后2年以上进行随访,采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及Bech-Rafadlsen躁狂量表(BRMS)对远期疗效进行评定,采用日常能力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及韦氏记忆量表评估手术安全性。结果依据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定,明显进步7例,中度进步11例,稍有进步11例,无变化4例,有效率87.9%。手术前后各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无严重远期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脑立体定向术治疗难治性伴有精神病症状的躁狂症远期疗效稳定,安全性好;同时术后应重视药物维持治疗和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单、双相抑郁临床特征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方法:对50例单相抑郁、48例双相抑郁患者以及50名正常对照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的评分,并采用威斯康星卡分类测验、神经心理测验的A、B连线、韦氏记忆量表中的再认、数字广度测验及数字符号等方法评估认知功能,比较3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和认知功能评分.结果:双相抑郁较单相抑郁具有首发年龄小、家族史较明显等特点,单、双相抑郁患者认知功能均差于对照组(P<0.05);双相抑郁患者在理解记忆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结果差于单相抑郁(P<0.05).结论:单、双相抑郁患者均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但损害存在差异,双相抑郁患者理解记忆及执行功能损害较重,可能为特征性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