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儿科学   230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57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73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5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5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在婴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套早期干预方法通过指导家长对实验组实施,分别在3个月、6个月时进行格体生长和行为发育的评估,另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体重、身长、头围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的5个能区行为发育商均值都高于对照组,除3个月的语言能区外,其余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干预在婴儿早期就能促进高危儿的行为发育,但对促进高危儿的体格生长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Visfatin是新近发现的由内脏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它能够通过与胰岛素受体结合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降低血糖,并具有促进脂肪细胞分化、脂质合成与积聚等生物学活性。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进一步认识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防治提供一个新的思路。目前有关visfatin的研究尚存在很大争议,该文就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及相关争议进行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3.
TSG-6基因在3T3-L1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中表达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TSG-6基因在3T3-L1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和RT-PCR技术,检测细胞诱导分化不同时段脂肪细胞中TSG-6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随着脂肪细胞逐渐分化成熟,TSG-6基因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②TSG-6基因表达水平除在细胞分化第0-2d、第3-5d和第7-10d各时段内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各时段之间表达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TSG-6基因与细胞分化以及脂原形成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4.
亚低温配合自由基清除剂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亚低温与自由基清除剂治疗脑梗死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39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47例常规治疗;治疗组1:46例采用亚低温治疗;治疗组2:46例给予亚低温配合自由基清除剂治疗。分别评定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重要脏器功能指标及预后。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亚低温治疗能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P<0.01),降低NDS(P<0.05)和血乳酸水平(P<0.01),亚低温配合自由基清除剂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P<0.01),降低NDS(P<0.01)和血乳酸水平(P<0.01),并能显著降低患者肝、肾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P<0.01 VS对照组);结论亚低温配合自由基清除剂辅助脑梗死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注意缺陷障碍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意缺陷障碍(ADHD)又称儿童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等,常伴程度不等的学习困难、动作不协调和行为或性格上的异常,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精神兴奋剂利他林、右旋苯丙胺等治疗有效。建立有效的动物模型将有利于阐明ADH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为治疗提供新思路。目前国内鲜有关于ADHD动物模型的研究报道,国外近年则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获得了多项有意义的结果。该文就常用的ADHD动物模型的特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急性共同性斜视是某种原因造成眼视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突然发生的急性恒定性斜视,发病日期比较明确,发病后存在复视,但无麻痹性斜视的眼部及神经科体征.临床上以急性共同性内斜多见[1].  相似文献   
7.
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血清脂联素水平比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早产对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及早产成为成人期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和21例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34.29±7.24)mg/L,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脂联素水平(62。47±28.33)mg/L,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足月新生儿(P<0.001);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胎龄(r-0.386 P<0.005)、出生体质量(r=0.432 P<0.005)均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 早产儿具有较低血清脂联素水平;胎儿宫内发育不良引起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进而降低其血清脂联素水平,可能是该群体日后发生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对体外培养的Zucker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GMC)核因子κB (NF κB)活性的影响以及NF κB的活性变化与大鼠鼠龄及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 :(1)将 3月龄和 10月龄Zucker肥胖大鼠及Zucker瘦型大鼠的GMC(O3m、O10m,、L3m和L10m)进行传代培养。 (2 )采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 (EMSA)和超迁移率实验 (GSA) ,检测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相的Ox LDL对GMC中NF κB活性的影响及其亚单位p5 0和p6 5的变化。利用Westernblot检测Ox LDL刺激后NF κB的核转位。结果 :Ox LDL刺激后 ,O3m、O10m及L3m3组GMC中NF κB的活性均明显强于对照组 (P <0 .0 1) ;L10m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随着Ox LDL浓度的增加和刺激时间的延长 ,GMC中NF κB活性也相应增强 ,5 0mg/L的Ox LDL刺激 4h时 ,NF κB的活性强度达最高峰。Ox LDL主要激活NF κB的p6 5及p5 0亚单位 ;各组NF κB的活性相比较 :O3m 组高于O10m组 ,O3m组高于L3m组及O10m组高于L10m组 (P均 <0 .0 1) ;L3m组NF κB的活性高于L10m组 (P <0 .0 5 ) .结论 :Ox LDL可诱导Zucker大鼠GMC中NF κB活化 ,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活性强度与大鼠的基因型及鼠龄密切相关。Ox LDL诱导的NF κB活化在Zucker肥胖大鼠的早期肾损害中起着更为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外源性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胶原合成的作用。方法:将HK2细胞分为5组:(1)对照组;(2)TGF-β1 5 μg/L刺激组;(3)CTGF 5 μg/L刺激组;(4)TGF-β1 5 μg/L刺激+CTGF反义ODN 3 mmol/L干预组;(5)TGF-β1 5 μg/L刺激+CTGF正义ODN 3 mmol/L干预组。采用 RT-PCR 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胶原Iα1(Col Iα1)、胶原IVα1(Col IVα1)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 结果:TGF-β1刺激可使HK2细胞Col Iα1、Col IVα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CTGF刺激则无此作用,CTGF反义ODN可拮抗TGF-β1刺激引起Col Iα1、Col IVα1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正义ODN无拮抗作用。 结论:内源性CTGF介导了TGF-β1刺激引起的HK2细胞胶原合成,外源性CTGF对HK2细胞胶原合成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南京市孕妇的血铅水平 ,探讨孕期血铅水平对生产方式的影响。方法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 15 8名孕中期妇女及 2 15名产妇进行了血铅测定 ,并对其中配对的 12 0例血铅进行了相关分析 ;根据分娩方式将产妇分为顺产组和剖宫产组 ,观察两组间血铅水平的差异。结果 :孕妇孕中期血铅水平为 (0 .2 89± 0 .0 5 0 ) μmol/ L,产时血铅水平 (0 .2 42± 0 .0 49) μmol/ L,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t=1.97,P<0 .0 5 ) ;12 0例配对血铅分析显示 ,孕中期血铅与产时血铅显著相关 (r=0 .2 0 8,t=2 .0 8,P<0 .0 5 )。剖宫产产妇的产时血铅水平为 (0 .2 5 6± 0 .0 5 0 )μmol/ L ,高于顺产产妇的 (0 .2 32± 0 .0 5 0 )μmol/ L ,差异有显著性 (t=1.97,P<0 .0 5 )。结论 :孕期妇女血铅水平呈动态变化 ,产时血铅对分娩方式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