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外科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他的教学过程为大课重理论,见习重实践。目前的实践教学存在着病人维权意识与教学需要的极大矛盾。为此,我们在普外科的见习教学中采用了典型病例库,很好地解决了教学中学生实践机会少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在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直肠癌外科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直肠癌的治疗中虽然仍以手术为主,但手术的目标已从单一的追求根治发展到既要根治,又要讲究生活质量。也可以说对手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量资料显示保肛手术的疗效丝毫不比腹会阴切除术差。里面包含了理论上、技术上和器械设备上的进步。下面将归纳为四问题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乳腺癌手术后生命质量。方法采用参考有关文献自行设计的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生命质量调查表,对手术后不同生存期患者与年龄相似的健康人进行比较研究。内容包括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三方面。结果手术后初期的患者生命质量差,随着生存期延长,生命质量逐渐改善,生存期至3年后的患者生命质量与健康人已无差异性。结论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初期尤其是术后1年内患者生命质量受到损害,有必要进行包括心理学在内的医学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12例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第1天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在营养支持前后测定体重、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血浆蛋白、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排气时间。结果12例病例在研究期间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肝肾功能无变化。营养指标与术前持平,且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快。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32例中,术中冷冻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26例,行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蜡块冷冻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6例,其中4例行择区性淋巴结清扫术,2例未行二期手术治疗。结果行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30例中(第1组26例+第2组4例),9例(30%)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0.6 cm与≥0.6 cm的肿瘤转移率分别为7.69%和42.11%,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包膜完整转移率5.00%,肿瘤包膜不完整转移率66.67%,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具有一定比例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尤其对于肿瘤最大直径≥0.6 cm和肿瘤包膜不完整的病人行择区性淋巴结清扫术是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特点,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的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对37例腹股沟疝及股疝病人施行无张力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伤口疼痛,自主能力的恢复,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具有手术操作简便,省时,损伤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手术适应症宽的特点。结论 疝环充填式先天张力疝修补术是一项更符合生理解剖结构理想的疝修补方法,尤其适合老年和伴有其它疾病者,具有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8例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加以讨论。结果临床表现以腹部疼痛、体重减轻多见。病因方面:酒精性9例(32.1%);胆源性4例(14.3%);既往有过急性胰腺炎发作病史4例(14.3%);特发性11例(39.3%)。7例接受内镜下介入治疗者,3例效果不佳而进一步行手术治疗。结论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复杂,须与胰腺癌鉴别。内科药物及介入治疗远期疗效差,手术是最后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手法辅助复位的方法、作用与注意事项。方法9例在单纯空气灌肠复位效果欠佳时,采用手法按摩、推压及全腹十指按压。结果8例成功复位,未出现复发及穿孔,1例改用手术治疗。结论手法复位能压迫鞘外肠系膜来固定套鞘、套头,能推动套头以增加脱套动力,能改善局部肠管血液循环,缓解套入部痉挛、水肿、粘连,降低脱套阻力可有效提高复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拔T管致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1996-2006年204例行胆总管探查术后常规拔除T形引流管出现胆漏的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拔T管后胆漏病人的平均拔管时间为(28.7±7.3)天,血浆白蛋白(33.4±2.5)g/L,血红蛋白(116.5±17.3)g/L;无胆漏病人T管拔除的平均天数是(24.3±6.5)天,血浆白蛋白(37.9±1.7)g/L,血红蛋白(143.4±12.7)g/L。结论 T型引流管拔除后胆漏的主要原因是病人的营养状态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雷帕霉素对膀胱癌PC-3细胞的增值及促其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雷帕霉素分别用100nmol/L,300nmol/L,600nmol/L3种浓度处理PC-3膀胱癌细胞,在药物处理后15h,30 h,45h应用 MTT法检测以上各组对PC-3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对人膀胱癌PC-3细胞凋亡及周期的影响.结果实验证明:雷帕霉素处理后的PC-3細胞生长能力明显下降,随着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对于PC-3细胞生长的抑制性明显加强,呈剂量依赖关系,对PC-3细胞的分裂、增殖有抑制作用.结论雷帕霉素具有对膀胱癌PC-3细胞发生凋亡并抑制其增殖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