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UF-50细菌计数在L型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UF-50尿液分析仪筛检L型细菌尿路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UF-50对53份尿中细菌进行检测,同时作L型细菌培养并比较结果。结果:采用UF-50细菌计数指标检测与L型细菌培养法比较,其正确率达到了94.3%(50/53)。结论:可通过流式尿沉渣分析仪如UF-50、UF-100等筛查是否为L型细菌感染,以便早期诊断,降低临床误诊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资源相对匮乏的中国西部县、乡级医院,采用新生儿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筛查,对于早期发现新生儿感染及肺部疾病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在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三台县妇幼保健院及游仙区妇幼保健院等四川省绵阳市14家县、乡级医院产科出生、无明显异常临床表现的15 7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于新生儿生后12 h时进行第1次SpO2监测,若结果为正常,则在其生后48 h时,进行第2次SpO2监测;若12 h时的SpO2监测结果呈阳性,则不进行48 h时的第2次SpO2筛查。将SpO2筛查结果呈阳性者转入新生儿病房,进一步完善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明确有无危重型先天性心脏病,并对无危重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根据其随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一步分析引起其发生低氧血症的原因。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获取所有筛查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 结果①本研究15 720例新生儿中,SpO2筛查结果呈阳性者共计34例,新生儿SpO2筛查阳性率为0.2%。②这34例SpO2筛查结果呈阳性的患儿中,危重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6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19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为5例,新生儿气胸患儿为3例,新生儿湿肺患儿为1例。其中,28例非心脏因素所致低氧血症患儿,均在SpO2筛查结果判断为阳性时,立即转至新生儿病房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均痊愈出院。 结论在基层医院,对产科娩出48 h内的新生儿常规进行SpO2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危重型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原因导致的低氧血症患儿,从而达到对其进行及时、有效救治的目的。新生儿SpO2筛查操做简单、仪器成本低,值得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氧化应用于硫酸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56例在我院确诊为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频氧化应用于硫酸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高频氧化应用于硫酸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护理安全与质量管理中应用RCA-PDCA模式对不良事件及护理纠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42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76例住院患者为试验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医疗差错或缺陷、投诉、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差错或缺陷发生率、投诉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护理安全与质量管理中应用RCA-PDCA模式,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医疗差错、护理纠纷、投诉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质量和医疗质量,使医疗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旨在为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方法 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 年1 月~2012 年1 月门诊输液室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12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 例.对所有入选病例均认真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认真查找病灶.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100mg/kg(体质量)+150mL5%葡萄糖注射液,每日一次.治疗组同时予康复新液),每次10ml,每日3 次,含3 分钟后吞服.结果:观察组60 例患儿中痊愈33 例,仅3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95.00%,而对照组60 例患儿治疗后无效12 例,痊愈28 例,总有效率8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肺原性心脏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不同时期的血浆内皮素(ET)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8例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血浆ET水平并同时测量32例健康人ET水平。结果: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分别为(84.60±34.43)pg/mL,(44.35±17.24)pg/mL,P<0.01;肺心病患者缓解期ET水平与对照组(50.8±7.58)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与肺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试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治疗。  相似文献   
7.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及ALT、AST在肝脏疾病中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用血清总胆汁酸 (TBA)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草酰乙酸转氨酶 (AST)来评价不同肝病特异性、敏感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酶终点法及速率法测定肝脏疾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及ALT、AST ,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总胆汁酸的升高幅度依次为急性黄疸性肝炎 >急性重症肝炎 >肝炎后肝硬化 >酒精性肝硬化 >慢性活动性肝炎 >慢性迁延性肝炎。急性肝炎组TBA、ALT、AST几乎平行增高 ,而在肝硬化组TBA比ALT、AST升高幅度明显增多 ,慢性肝炎组TBA变化幅度则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当ALT、AST不能完全反应肝功能状况时 ,TBA测定是一项极其敏感而又特异性的试验 ,尤其对肝硬化的诊断及慢性肝炎活动性观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血清TBA ALT AST测定在肝脏疾病中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酶法对 10 3名健康人及 171例不同肝病患者分别测定总胆汁酸 ( TBA)、丙氨酸转氨酶 ( AL T)、天冬氨酸转氨酶 ( AST) ,并进行了对比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材料 :使用北京九强公司酶法测定 TBA试剂盒 ,美国贝克曼公司 AL T、AST试剂盒。仪器 :日立公司生产的OL YMPUS- AU10 0 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2 对象 :正常人群为我院正常体检者共 10 3名 ,肝病患者为我院住院患者 ,根据临床诊断和病历资料将观察对象分为急性黄疸性肝炎 ( 3 0例 ) ,急性重症肝炎 ( 2 5例 ) ,肝炎后肝硬化 ( 3 6例 ) ,酒精性肝硬化 ( 2 0例 ) ,慢…  相似文献   
9.
BECKMAN A^cT diff2血细胞分析仪为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的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为了进一步了解BECKMAN A^cT diff2血细胞分析仪设有的全血(WB)和预稀释(PD)两模式之间的差异,我们采用2种模式3组实验结果对仪器主要指标的精密度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 D]和碱性磷酸酶(ALP)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2 246例新生儿,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25-(OH) D水平,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LP水平。分析胎龄、季节、母亲因素对新生儿血清25-(OH) D和ALP水平的影响。结果该院新生儿维生素D(VD)缺乏率为85. 04%。早产儿的25-(OH) D水平低于足月儿,而ALP水平高于足月儿(P均0. 05);冬春季节出生的早产儿和足月儿血清25-(OH) D水平均低于夏秋季节,而ALP水平均高于夏秋季节(P均0. 05);母亲孕期补充VD时间较长(≥3个月)组、母亲平均每日日照暴露时间较长(≥2 h)组、母亲无钙缺乏症状组新生儿的25(OH) VD水平更高,而ALP水平更低(P均0. 05)。结论该院新生儿普遍缺乏VD,早产儿尤其明显,冬春季节是VD缺乏的高发季节;孕期保证母亲日照充足和摄入充足的VD是减少新生儿VD缺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