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医院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不同于企业和公司的员工,其工作性质与临床医护人员也有着本质区别,工作的本质是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医学科研和技术创新已不可能是个人行为,必须打造结构合理、优化组合的人才团队.我院2000年后对各临床实验室和基础研究室进行整合,成立了以科研处为管理机构的技术平台,拥有专职研究和技术人员50余名.人才梯队的合理建设,是保证我院科研产出的关键,进而影响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浅谈医院科研设备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医院科研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保持仪器设备状态的高完好率,满足科研、临床和教学工作的需要,是提高医院科研、临床工作及医学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保证.我院是一家以老年医学和神经科学为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自2000年起,医院整合各临床实验室和院内各基础医学研究室,建立了以科研处为管理中心的实验室体系,其中包括中心实验室、神经生物、神经生化、神经药理、神经病理、基因诊断、神经内科和外科等实验技术平台,有专职技术和研究人员50余人.目前,我院科研技术平台拥有共聚焦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蛋白纯化系统等大型设备,仪器精良,价格昂贵.做好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对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内酯苷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方法 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异丙醇(95:5,V/V)提取后,以Poroshell 120 EC-C18柱(50 mm×2.1 mm,2.7μm)为分析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ESI源在多反应监测(MRM)方式下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为m/z 498.5→m/z 197.1(芍药内酯苷)和m/z 251.3→m/z 108.2(拉科酰胺,内标).结果 芍药内酯苷血浆浓度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2000 ng/ml,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15%,准确度(RE)在±8.06%之间.结论 该法适用于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重组人pEGFP-heNOS质粒的构建及其在人内皮祖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含有增强绿色荧光蛋白报道基因(EGFP)的人内皮一氧化氮合酶(heNOS)重组质粒,观察其在人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PC)中的表达。方法构建重组人pEGFP-heNOS质粒,脂质体转染人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eNOS在内皮祖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重组人pEGFP-heNOS质粒构建成功,体外转染人人内皮祖细胞中,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强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到heNOS的表达。结论重组人pEGFP-heNOS质粒体外转染人内皮祖细胞后,目的基因能够在细胞中有效表达,为下一步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动脉内亚低温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低温对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A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B组:20℃冷盐水灌注组;C组:10℃冷盐水灌注组。各组分别检测脑梗塞体积、各项生理指标、脑组织水含量、脑温和肛温;计算48h存活率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结果灌注20℃冷盐水可迅速将梗塞区皮质温度由(36.3±0.9)℃降至(34.4±0.8)℃,纹状体温度由(37.0±0.8)℃降至(35.1±0.8)℃,低温可持续1h以上;灌注10℃冷盐水可将梗塞区皮质温度由(36.1±0.2)℃降至(31.7±1.9)℃,纹状体温度由(36.6±0.4)℃降至(32.3±1.8)℃,低温可持续4h以上。与A组相比,B组和C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有明显好转,脑梗塞体积显著减小,48h存活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局部低温灌注治疗可靠、有效,能明显缩小缺血后梗死体积,提高大鼠存活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重复性低氧暴露对小鼠脑内葡萄糖转运蛋白1,3基因表达水平及其耐受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7/12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神经生物研究室完成。取健康雄性Balb/C近交系小鼠40只,随机分为缺氧0次组、缺氧1次组、重复缺氧3次组和重复缺氧5次组,每组10只。在室温18~22℃条件下,建立小鼠低氧预适应模型,依次记录5次的小鼠缺氧耐受时间;采用定量反向转录-聚合酶链式方法,观察急性重复性低氧对小鼠脑内葡萄糖转运蛋白1,3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4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小鼠缺氧耐受时间:小鼠在第1,2,3,4,5缺氧密闭罐中的平均缺氧耐受时间分别是18,51,95,111和122min。②葡萄糖转运蛋白1mRNA水平比较:海马部位缺氧1次组、重复缺氧3次和5次组的吸光度分别是缺氧0次组的犤(1.46±0.15),(2.08±0.24),(1.25±0.25)犦倍;以上3组皮质部位的吸光度分别是缺氧0次组的犤(2.05±0.76),(2.24±0.65),(1.62±0.66)犦倍。③葡萄糖转运蛋白3mRNA水平比较:海马部位缺氧1次组、重复缺氧3次和5次组的吸光度分别是缺氧0次组的犤(1.67±0.26),92.40±0.21),(1.66±0.37)犦倍;以上3组皮质部位的吸光度分别是缺氧0次组的犤(2.38±1.01),(2.87±0.85),(1.92±0.52)犦倍。结论:急性重复性低氧暴露可大幅度提高小鼠  相似文献   
7.
科学研究是医院创新和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先进的实验技术平台对医院科研水平的提升起关键的基础性作用。实验技术平台的不断升级和更新保证了医院竞争优势的持续性。本文以首都医科大学宜武医院实验技术平台为例,阐述了我院近7年来实验技术平台的建设、管理和取得的初步成绩,从而说明21世纪激烈竞争环境下,建设新型实验技术平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重复性低氧对小鼠脑内乳酸脱氢酶(LDH)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小鼠急性重复性低氧模型,并将其分为急性缺氧1次(H1)组、急性重复缺氧3次(H3)组和急性重复缺氧5次(H5)组,未经低氧暴露的对照组用HO表示.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观察急性重复性低氧对小鼠脑内乳酸脱氢酶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1、H3和H5组海马的LDH mRNA表达分别为HO组的(1.55±0.09)、(2.79±0.25)和(1.24±0.06)倍,皮质的为(1.89±0.32)、(3.04±0.46)和(1.23±0.18)倍;H1、H3和H5组海马的LDH蛋白表达分别为HO组的(1.55±0.23)、(2.79±0.39)和(1.24±0.12)倍,皮质的为(1.90±0.32)、(3.04±0.48)和(1.23±0.19)倍.小鼠海马和皮质LDH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重复低氧中均呈现规律性变化,在低氧暴露1次(H1)至3次(H3)时呈逐渐升高趋势,但5次(H5)后又向正常水平回落.与乳酸脱氢酶基因的这种先升高后回落的变化相比较,小鼠对低氧的耐受能力却成倍增强.结论 急性重复性低氧改变小鼠脑内LDH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
脑缺血患者血清中腺苷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脑缺血引起的脑损伤是导致卒中患者生活能力丧失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缺血会刺激机体产生-系列内源性脑保护物质,对抗缺血引起的损伤。在生理状况下,细胞外腺苷来源于神经末梢或胶质细胞的释放以及三磷酸腺苷代谢。电生理学和神经生化方面的大量证据表明,在缺血、缺氧应激状态下,腺苷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神经调节作用,主要通过降低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减轻细胞毒性,起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张伟丽和吕国蔚的动物实验已证明,在反复缺血、缺氧的刺激下,小鼠血清中腺苷水平会升高。本研究依据动物实验结果,对发病处于急性期的脑缺血患者血清中腺苷含量进行测定,以探讨反复缺血、缺氧产生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重复性低氧暴露对小鼠脑内葡萄糖转运蛋白1,3基因表达水平及其耐受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7/12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神经生物研究室完成。取健康雄性Balb/C近交系小鼠40只,随机分为缺氧0次组、缺氧1次组、重复缺氧3次组和重复缺氧5次组,每组10只。在室温18-22℃条件下,建立小鼠低氧预适应模型,依次记录5次的小鼠缺氧耐受时间;采用定量反向转录-聚合酶链式方法,观察急性重复性低氧对小鼠脑内葡萄糖转运蛋白1,3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4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小鼠缺氧耐受时间:小鼠在第1,2,3,4,5缺氧密闭罐中的平均缺氧耐受时间分别是18,51,95,111和122min。②葡萄糖转运蛋白1mRNA水平比较:海马部位缺氧1次组、重复缺氧3次和5次组的吸光度分别是缺氧0次组的[(1.46&;#177;0.15),(2.08&;#177;0.24),(1.25&;#177;0.25)]倍;以上3组皮质部位的吸光度分别是缺氧0次组的[(2.05&;#177;0.76),(2.24&;#177;0.65),(1.62&;#177;0.66)]倍:③葡萄糖转运蛋白3mRNA水平比较:海马部位缺氧1次组、重复缺氧3次和5次组的吸光度分别是缺氧0次组的[(167&;#177;0.26).92.40&;#177;0.21),(1.66&;#177;0.37)]倍;以上3组皮质部位的吸光度分别是缺氧0次组的[(2.38&;#177;1.01),(2.87&;#177;0.85),(1.92&;#177;0.52)]倍。结论:急性重复性低氧暴露可大幅度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改变小鼠脑内葡萄糖转运蛋白1,3基因表达水平,并启动其低代谢机制而产生其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