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多支血管分布区脑梗死预测隐源性卒中合并隐匿性躯体恶性肿瘤(occult systemic malignancy,OSM)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83例隐源性卒中患者,合并OSM组9例,非合并OSM组7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多支血管分布区脑梗死与OSM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非OSM隐源性卒中患者相比,OSM组患者年龄偏大(66.8±7.5 vs.56.4±15.7,P=0.004),CONUT评分偏高[3(1,3)vs.1(0,2),P=0.011],血红蛋白偏低(127.9±19.8vs.143.6±17.7,P=0.015),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例(77.7%vs.13.5%,P0.001)及多支血管分布区脑梗死比例(100%vs.23.0%,P0.001)明显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OR=26.250,95%CI:3.041~226.604,P=0.003)是隐源性卒中患者合并OSM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隐匿性卒中合并OSM患者的临床特点表现在年龄偏大、营养状态偏低、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脑梗死病灶常分布在多支血管供血区。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临床早期识别隐匿性卒中患者中的OSM。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cy)、碱性磷酸酶(ALP)及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与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溶栓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1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CI患者106例,溶栓治疗3个月后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预后情况并分组,其中mRS>2分为预后不良组,mRS≤2分为好转组。依据预后是否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划分为出血组与非出血组。对比ACI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前后Hcy、ALP及NT-proBNP水平,分析不同预后情况Hcy、ALP及NT-proBNP水平,对比预后不良患者中非出血组与出血组Hcy、ALP及NT-proBN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Hcy、ALP及NT-proBNP与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CI患者治疗前Hcy、ALP及NT-proBNP水平均高于静脉溶栓治疗后(P<0.05);预后不良组Hcy、ALP及NT-proBNP水平均高于好转组(P<0.05);出血组Hcy、ALP及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非出血组(P<0.05)。ACI静脉溶栓治疗后Hcy、A...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以眼肌麻痹为唯一或主要表现的脑干梗死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预后及探索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0年-2016年间在我院神经内科经临床和影像学诊断证实的20例以眼肌麻痹为唯一或主要表现的脑干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眼肌麻痹的类型、伴随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病灶特点、责任血管、危险因素及疾病预后。结果 20例以眼肌麻痹为唯一或主要表现的脑干梗死患者的眼肌麻痹表现为:核下性(1例),核性(9例),核间性(10例)。核性眼肌麻痹以动眼神经不全麻痹最常见(78%);核间性眼肌麻痹以前核间性眼肌麻痹多见(60%)。孤立性眼肌麻痹患者6例,伴随症状以头晕最多见(55%)。18例(90%)患者伴颅内多发腔隙性病灶,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显示与梗死灶相关的血管狭窄或闭塞有14例(70%),常见为大脑后动脉狭窄12例(60%)。13例(65%)在住院期间眼部症状消失,消失时间以发病后2 w内最多见(50%)。经随访,14例(70%)患者在发病后3 m内眼部症状消失。比较孤立性眼肌麻痹组(n=6)与非孤立眼肌麻痹组(n=14)临床、影像特点及实验室指标方面差异,非孤立眼肌麻痹组空腹血糖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干梗死引起的眼肌麻痹可有各种表现,以核间性眼肌麻痹最常见,核性眼肌麻痹以动眼神经不全麻痹多见。多数患者伴后循环大血管狭窄或闭塞。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眼部症状多在发病后3 m内消失。高血糖可能导致更广泛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4.
郭琳佳  刘文宏 《重庆医学》2018,(16):2177-2180
目的 分析因脑干梗死导致核间性眼肌麻痹(INO)患者的临床与影像特点.方法 连续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该院神经内科经临床和影像学诊断证实的9例以INO为主要表现的脑干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及影像特点,同时结合文献简述该病的发病机制.结果 9例患者年龄中位数为56岁,其中中青年(年龄小于60岁)患者5例,占55.6%.8例(88.9%)患者以水平性复视为主要表现,伴随症状以头晕最为多见(55.6%),单侧受累多见(77.8%).前核间性眼肌麻痹6例,前核间性合并后核间性眼肌麻痹3例,5例(55.6%)保留会聚运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显示中脑导水管腹侧病变1例,脑桥被盖背侧中线附近病变8例.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显示与梗死灶相关的血管狭窄或闭塞6例,常见为大脑后动脉狭窄(5例).患者住院时间为13~23 d,中位数为14 d.6例(66.7%)患者住院期间眼部症状消失,1例随访患者在发病后3个月内眼部症状消失.结论 表现为INO的脑梗死主要由脑干背侧中线附近的小灶梗死引起,多数伴后循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发病机制各异,临床预后良好,临床上遇到中青年以复视为首发症状患者应重视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伴无症状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并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且无冠心病史患者53例,根据TOAST分型分为大动脉狭窄组33例和小血管组20例。大动脉狭窄组又分为颅内动脉狭窄组15例、颅外动脉狭窄组12例、颅内外动脉狭窄组6例,分别计算各组冠状动脉狭窄和多支狭窄发生率,分析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的关系。结果 53例患者中,84.9%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50.9%合并冠状动脉狭窄,22.6%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狭窄。大动脉狭窄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和多支狭窄比例高于小血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颅外动脉狭窄程度加深,冠状动脉狭窄及多支狭窄发生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很高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无症状冠状动脉狭窄率,甚至在缺乏显著脑动脉狭窄的患者中。颅内或颅外动脉狭窄与无症状冠状动脉狭窄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SCD)是因人体对维生素B12的摄入、吸收、结合或转运出现障碍,导致体内维生素B12含量不足,从而引起中枢、周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年龄>65岁的老年人维生素B12缺乏较常见,早期可无症状或缺乏特异性,随着病情进展,出现典型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受累表现时,才可以确诊SCD,如出现罕见表现,不能及时获得诊断和治疗时,可导致神经不可逆损伤。  相似文献   
7.
血液流变学临床应用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以急性多发性脑梗死(AMCI)为首发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9例以AMCI为首发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9例患者平均年龄(71.05±10.59)岁,其中男性10例,女性9例。梗死影像表现为多发点状或片状病灶,15例(78.95%)显示双侧梗死,11例(57.89%)为多血管流域多发小病灶(< 20 mm),9例(52.94%)并发脑动脉狭窄,其中7例(77.78%)梗死病灶分布与狭窄血管供血区不一致。所有患者D-二聚体升高,中位数3.08 mg/L (0.79~7.00 mg/L),8例心肌肌钙蛋白I (cTnI)升高,17例糖类抗原125 (CA125)升高。15例(78.94%)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中,5例(33.3%)联合抗凝治疗。9例(47.37%)住院期间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7例)或脑梗死复发(2例)。随访30 d内死亡5例,90 d累计发生复发血栓栓塞事件6次,脑梗死和下肢静脉血栓各3次,90 d内死亡13例(68.42%)。结论 AMCI可作为Trousseau综合征的首发表现,对于双侧梗死小病灶或与脑血管狭窄供血区分布不一致的多发病灶,结合升高的D-二聚体、cTnI和CA125,应考虑到恶性肿瘤引起高凝状态导致Trousseau综合征的可能,筛查隐匿性肿瘤,积极治疗肿瘤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