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针刺颈夹脊穴和督脉穴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84例,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观察组针刺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认知疗效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脑血流流变学指标并利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两组患者平均血流速度(Vmean)、平均血流量(Qmean)、外周阻力(R)等脑循环动力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认知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较对照组显著较高;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较对照组显著较高;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较对照组均显著较低;治疗后观察组Vmean、Qmean较对照组显著较高;观察组R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低.结论:针灸颈夹脊穴和督脉穴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脑循环动力学状况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艾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80例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康复组与联合组各40例,康复组单纯采用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艾灸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SI评分,联合组低于康复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联合组低于康复组(P<0.05);康复组的总有效率是82.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是95.0%,联合组高于康复组(P<0.05).结论:HTK艾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疗效确切,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灵芝孢子粉对慢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时间点分别永久性结扎左右颈总动脉的方法即改良2-VO制备慢性脑缺血大鼠动物模型.将100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慢性脑缺血组、大剂量,小剂量灵芝孢子粉灌胃组,每组20只;采用水迷宫法对各组大鼠进行学习、记忆能力观察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慢性脑缺血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慢性脑缺血组相比,大剂量,小剂量治疗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4w时大剂量,小剂量治疗组之间的逃避潜伏期和跨越平台次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8w时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灵芝孢子粉显著改善慢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学习认知能力,且长期大剂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88例脑卒中稳定期伴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被随机均分为电刺激组(在常规治疗和训练基础上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和联合训练组(在电刺激组基础上接受早期呼吸训练),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口腔功能评分、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以及吞咽生活治疗量表(SWALQOL)评分。结果:联合训练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电刺激组(90.91%比75.00%),P=0.047。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周后两组口腔功能评分、SWAL-QOL评分均显著升高,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显著下降,P均=0.001;与电刺激组比较,联合训练组治疗后口腔功能评分[(16.6±3.6)分比(19.2±4.2)分]、SWAL-QOL评分[(164.62±23.49)分比(193.52±22.55)分]升高更显著,洼田饮水试验分级[(2.20±0.53)级比(1.30±0.61)级]下降更显著,P均0.01。结论:呼吸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更有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常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头颅磁共振MRA、DWI和SWI序列扫描,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金标准,分析MRA、DWI和SWI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60例患者660支脑动脉血管接受MRI与DSA检查,其中MRA+DWI+SWI与DSA有6支结果不一致。以DSA为金标准,MRA+DWI+SWI与DSA检查诊断脑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13,P<0.001)。MRA+DWI+SWI诊断脑部动脉狭窄一致性好,kappa值、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974、97.5%、99.6%和99.2%。结论:磁共振MRA、DWI、SWI对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均有一定评估价值,三者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实验组海马区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变化,探讨依达拉奉(MCI-186)在缓解阿尔茨海默病(AD)症状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月龄,体重200~250g的Wistar雄性大鼠60只,分为正常组(不给予任何处置)、假手术组(只钻颅不给予Aβ25~35注射)、痴呆组(钻颅注射Aβ25~35)、小剂量MCI-186治疗组(3mg/kg.d)和大剂量MCI-186治疗组(6mg/kg.d),每组12只。痴呆模型建立7d后开始侧脑室给予上述两种剂量的MCI-186,连续14d。利用ELISA法检测海马AGEs的变化情况。结果:假手术组AGEs的量相对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痴呆组AGEs的量相对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P〈0.01);MCI-186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中AGEs的量相对于痴呆组均显著下降(P〈0.05),MCI-186大剂量组AGEs相对于小剂量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大鼠产生痴呆症状后,海马组织中AGEs的量相对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经MCI-186治疗后,显著下降,且大剂量MCI-186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小剂量MCI-186组。本实验说明MCI-186很可能通过清除.OH减少AGEs的积累,从而达到保护神经细胞,延缓AD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效果应用.方法:接收在该院患有脑血栓的病人一共有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对病人采取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病人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的TG、TC、HDL-C以及LDL-C水平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病人的TG、TC、HDL-C以及LDL-C水平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采取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可以使病人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远程肢体缺血后处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BDNF含量及神经功能评分(NIHHS评分)的影响,初步探讨远程肢体缺血后处理的脑保护方面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药物常规处理,实验组在此基础进行远程肢体缺血后处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BDNF表达及NIHHS评分。结果:两组血清中BDNF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通过NIHHS评分变化提示康复程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远程肢体缺血后处理的脑保护机制可能与增加BDN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后循环脑梗死(APCCI)患者椎动脉颅内段(IVA)钙化特征与中医体质分型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椎动脉及颅脑CT检查,并分成APCCI组(n=50)、非APCCI组(n=50),对比两组IVA钙化情况,并分析APCCI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对比不同中医体质分型APCCI患者IVA钙化情况,采用Spearman分析APCCI患者IVA钙化特征与中医体质分型的相关性;进一步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APCCI患者IVA钙化的危险因素。结果:APCCI患者IVA钙化率明显高于非APCCI患者;APCCI患者常见的中医体质为痰湿质、气虚质,分别占比32.00%、28.00%;不同中医体质分型的APCCI患者IVA钙化情况不同或不完全相同;而Spearman分析发现APCCI患者中医体质分型与IVA钙化存在一定相关性(r=0.413,P<0.05);钙化组UA、HDL-C、ALP高于无钙化组(P<0.05),两组在年龄、性别、吸烟情况、基础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