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钱乙最初创六味地黄丸一方,专治小儿五迟之证,后世鲜有发挥。直至明朝薛己大力赞赏推广,六味地黄丸才逐渐成为滋阴补肾的首要方剂。现在,医家主要将六味地黄丸用于治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肾阴亏虚之证,然而六味地黄丸的功用远不止于此。薛己作为第一位将六味地黄丸用于治疗痰饮诸病及肝、脾、肺三阴经虚损的医家,临床使用六味地黄丸时,常根据患者的主证和兼证,灵活合并用药,且最常与补中益气汤等补益方合用,且根据患者的情况朝夕分补,以达到最佳疗效。治疗外科疮疡多由内疗外、攻补兼施,将六味地黄丸用于以虚损为病机的疡病。其临床运用六味地黄丸的方法,对后世的命门学说和温补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好古基于其师张元素的"肾命"辨证论治体系,着重阐发了肾阳虚有寒的证治,形成了"寒邪犯本"的系统理法,包括:中寒及下,当脾肾双温;阴阳离决,急温肾散寒。王好古创制了许多温阳散寒类方药,既可用于治疗肾伤寒,也可用于治疗下焦有沉寒的内伤杂病,如常见的慢性肾病、女子痛经、经闭、不孕等属下焦阳虚寒积的杂病。王好古的思想也促使易水学派的研究重点由中焦转向下焦,启发了明清温补学派对"肾命"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六味地黄丸为宋代钱乙所创,专治小儿五迟五软之症。因其适用范围窄,受众单一,并未得到当世人的重视。直至易水学派的医家们给予六味地黄丸极高的肯定,并扩大了六味地黄丸的适用群体和施治范围,六味地黄丸才逐渐成为滋阴补肾之祖方。现代人多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亏虚之证,然而并非所有的肾阴虚证都适合用六味地黄丸来治疗,且六味地黄丸的临床作用远不止于此。  相似文献   
4.
《汤液本草》一书虽为王好古所撰,但却是易水学派张元素、李东垣、王好古这三位医家药学成就的集中体现,书中对许多药物的议论都颇有新意.对于黄芪,王好古认为此药上中下表里无所不至,称其兼为表药、中州药、里药.纵观张、李、王临床用药,既以黄芪补虚,又用之以驱邪,将祛风、寒、热、湿、瘀之药与黄芪同用,使邪气去正气实,而邪不复至.元气虚则百病生,黄芪运用之广,皆因其可充一身之元气,清代王清任受此启发,用大剂黄芪治瘀血证,今之临床或可由此发挥.  相似文献   
5.
在《中藏经》《小儿药证直诀》等基础上,张元素阐发了系统的脏腑辨证理论。认为人之患病在于"本气虚",故其脏腑辨证理论又尤重于探讨各脏腑虚损证治,其中关于脾胃虚损的探讨更是贯穿于易水学派发展的始终。在张元素脏腑辨证理论的指导下,李东垣、王好古先后阐发了脾胃虚损"热中证""寒中证"的治法,形成了脾胃虚损证治的完整体系。脾胃虚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在脾胃内伤初期的"热中证"之后尚有"外阳内阴""内外俱阴"或"中寒湿盛"的不同证型演变。王好古对各种"寒中证"的辨证论治都进行了详细阐述,对这些认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和提炼可为临床脾胃虚损辨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金元时期,张元素以脏腑辨证和杂病内伤辨治为主要学说特点创立了易水学派。易水学派学术影响深远,研习者众多,在学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易水学派的代表医家薛己多被现代人作为温补学派的医家研究,常常忽略其在易水学派中的作用和贡献。薛己继承易水前人的脏腑辨证思想和脾胃学说,强调明确疾病病位及固护脾胃阳气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发展了肾命学说,提出脾统血的学术观点,对后世医家完善肾命学说起到了启发和引导的作用,且促进了温补学派的产生。故通过对薛己著作思想的研究,探究薛己对易水学派学术理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