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对比分析65岁以上老年患者行体外循环(CCABG)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远期疗效,探索65岁以上老年患者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合理化手术方案。方法 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632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由同一术者完成CABG,其中CCABG)组共147例,OPCAB组共485例。根据所有术前变量以1∶1的配对比例在OPCAB组与CCABG组患者中进行配对(n=140)。统计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等近期结果。出院后随访包括全因死亡及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全因死亡、心肌梗死、脑血管事件、重复再血管化)。结果 CCABG组随访成功率为95.00%,随访时间为2~204(122.15±31.73)个月,OPCAB组随访成功率为94.28%,随访时间为6~199(111.59±32.97)个月。10年生存率CCABG组为64.1%,OPCAB组为6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7),10年MACCE事件免除率CCABG组为52.5%,OPCAB组为60.8%,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P=0.375),COX回归分析同样显示是否使用OPCAB技术并不会影响老年患者的远期疗效。结论 OPCAB避免了体外循环对老年患者全身脏器的影响,近期效果令人满意,与CCABG相比,并不会降低老年患者远期的全因死亡率、MACCE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75岁以上高龄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远期疗效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00年11月~2013年11月,97例75岁以上高龄患者由同一术者完成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统计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等围术期结果。出院后随访包括全因死亡及主要心脑血管不良(MACCE)事件(心肌梗死、脑血管事件、重复再血管化)。结果围术期死亡3例,在院死亡率3%,随访成功率93.81%,随访时间为(29-192)(95.61±34.07)个月。10年生存率为62%,10年MACCE事件免除率为47.4%。随访期间6例(6.8%)患者进行了重复再血管化,12例(12.37%)患者出现脑血管事件,5例(5.15%)出现心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高血压(OR=1.388,P=0.043)、糖尿病(OR=1.692,P=0.017)是高龄患者OPCAB术后远期MACCE事件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而不完全再血管化并不会增加术后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事件发生率。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远期效果满意。高血压、糖尿病是高龄患者OPCAB术后发生MACCE事件的危险因素,但术后良好地控制血压及血糖可以有效降低MACCE事件的发生率,而不完全再血管化并不会对远期疗效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