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采集1名正常成人L3~5的CT扫描数据,经有限元软件建立正常腰椎L3~5模型(正常模型)、L4、5椎弓根钉内固定模型(PSF),以及L4、5全椎板减压、椎间cage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模型(PSF+PLIF)。比较3个模型在模拟人体腰椎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轴向旋转、右轴向旋转时L3、4椎间盘膨出与内陷最大值,以及各方向L3、4纤维环应力峰值。结果 PSF+PLIF模型与PSF模型L3、4椎间盘膨出、内陷最大值较正常模型明显增大,且PSF+PLIF模型较PSF模型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SF+PLIF模型与PSF模型左侧弯、右侧弯、左轴向旋转、右轴向旋转时L3、4的纤维环应力峰值增幅明显大于Model模型,且PSF+PLIF模型增幅大于PSF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引起邻近节段椎间盘生物力学改变是加重邻近节段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评价8种治疗方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关于药物治疗A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6月。由2位研究者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分别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同时提取纳入原始研究的基本资料,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使用Stata16软件network程序包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3篇文献,直接比较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有效率方面,依那西普(Eta)单药治疗优于柳氮磺吡啶(SSZ)单药治疗[OR=2.79,95%CI(2.08~3.75)],英夫利西单抗(IFX)单药治疗优于SSZ单药治疗[OR=0.19,95%CI(0.05~0.75)],SSZ+Eta治疗优于SSZ单药治疗[OR=0.26,95%CI(0.15~0.47)],SSZ+来氟米特(LEF)治疗优于SSZ单药治疗[OR=0.20,95%CI(0...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经股骨转子骨折块间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半髋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骨科诊断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144例,其中男58例,女86例;年龄65~87岁,平均(78.9±2.7)岁;摔伤98例,扭伤35例,交通事故11例。其中观察组72例,男27例,女46例,采用经股骨转子间骨折块间隙方法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72例,男31例,女40例,接受传统后外侧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评估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股骨头后脱位率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8)个月,平均15.8个月。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更有优势,术后1年时两组比较接近。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股骨头后脱位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骨转子骨折块间入路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在缩短卧床时间、患髋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等方面更具有优势,疗效也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的治疗效果,为此类骨折的治疗与康复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10月咸阳市中心医院骨科诊断为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共80例,按入院时间排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接受PFNA术。其中男33例,女47例,年龄均80岁。评估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下地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全部患者获得12~18个月的术后随访,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两组无差异,术后1年Harris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行PFNA相比,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缩短卧床时间、患髋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等方面更具优势,疗效也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5.
股骨颈骨骨折是常见的下肢骨折,骨折后合并症多,迄今为止,仍有骨科的难症。我院采用带旋髂深动脉萎缩骨瓣移植配合空心加压螺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骨折愈合加速,伤势恢复良好,因而术后的股骨颈骨的迟缓愈合、不愈合,后期头坏及创伤性关节炎明显减少,发生率降低,相比较,股骨颈骨折其它疗法,为目前比较理想的方法,尤其是青壮年患者头下型、头颈型效果良好,真正加速了骨折的愈合, 减少并 发症 ,缓解了病人的痛苦, 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早产儿脑病是以脑白质受损为主的一类早产儿脑损伤,是近十年来人们在既往对早产儿脑损伤认识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早产儿脑病发生率逐年上升,常有严重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早产儿的生存质量,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极其沉重的负担。目前临床上对于早产儿脑损伤没有可靠的诊疗方法,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早产儿脑病的研究热点。为了更好地了解早产儿脑病,本文综述了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血清S100B、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早产儿脑病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于2018-05-05收治孟氏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与下尺桡骨分离1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道患者,男,53岁。因重物砸伤致右前臂疼痛出血、活动受限3 h入院。3 h前被重物砸伤右侧前臂及肘部,即感到疼痛,前臂出血,活动受限,于本院就诊,摄X线片显示右尺骨骨折,以"右尺骨开放性骨折"收住院。专科查体:右肘关节及前臂近端肿胀,前臂上段内侧见0.5 cm×0.5 cm伤口,消毒后探查见伤口与尺骨相通,右尺骨上段骨擦感阳性,右桡骨头处弹性固定,右拇指不能主动背伸,右侧桡动脉搏动正常。辅助检查:右尺  相似文献   
8.
背景: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是一种椎间盘外周部基本保持完整,而内部各种病理(退变、终板损伤、炎症等)刺激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引起的功能丧失性下腰痛,并且不伴有根性症状,无神经或节段过度活动的放射学证据。 目的:综述了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病理变化、临床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安全性以及各种诊断方法存在的争议观点。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 数据库、EMBASE数据库1970/2010 有关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诊断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 结果与结论:共保留42篇文献归纳总结。目前临床上根据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病理变化有多种诊断方法,包括物理检查的中心化趋势和骨震动测试,MRI上的黑间盘、高密度区、Modic 改变,椎间盘超声检查,血清学中的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和椎间盘造影。其中腰椎间盘造影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目前首选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11基因在人退变颈、腰椎间盘组织中明显上调。 目的:观察人退变颈椎间盘髓核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1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方法:纳入30个经MRI确认的退变颈椎间盘髓核组织和20个因颈椎创伤治疗获得的正常颈椎间盘髓核组织。 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退变的颈椎间盘髓核组织中髓核细胞较正常髓核组织明显减少(P < 0.01),而凋亡细胞较正常髓核组织明显增多(P < 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退变的颈椎间盘髓核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髓核组织(P < 0.01),且基质金属蛋白酶11表达与TUNEL染色检测到的细胞凋亡正相关(r=0.44,P < 0.05)。说明高表达的基质金属蛋白酶11不仅可直接破坏细胞外基质尚可诱导髓核细胞凋亡,在椎间盘退变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干燥综合征(SS)患者抗干燥综合征A(SSA/Ro)抗体、抗干燥综合征B(SSB/La)抗体与EB病毒(EBV)抗体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1月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7例系统性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将其分为SS组(3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组(13例)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24例);同期选取体检中心的无自身免疫病及家族史的23例健康者为健康组。分别比较SS组与其他三组的抗SSA/Ro抗体、抗SSB/La抗体的阳性率及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抗EBV抗体、抗SSA/Ro抗体、抗SSB/La抗体水平;并分析SS组的抗SSA/Ro抗体、抗SSB/La抗体水平与抗EBV抗体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SS组的抗SSA/Ro抗体、抗SSB/La抗体阳性率高于RA组和健康组(P<0.05)。SS组的IgG水平高于RA组、SLE组、健康组(P<0.05)。SS组的EB病毒核抗原1 IgG(EBNA-1 IgG)水平高于RA组(P<0.05);SS组的EBV病毒衣壳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