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背景 青年卒中可导致长期残疾,造成沉重的社会、家庭负担。研究认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应激性血糖升高可增加缺血性卒中发生及其预后不良等风险,但截至目前,尚缺乏青年卒中人群的研究证据。 目的 分别探讨hs-CRP和随机血糖与青年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长、短期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2021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收治的发病72 h内到院的18~45岁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危险因素、实验室结果、并发症等。根据hs-CRP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即Q1组(n=160)、Q2组(n=156)、Q3组(n=157)、Q4组(n=157);又根据随机血糖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即q1组(n=158)、q2组(n=158)、q3组(n=157)、q4组(n=157)。以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分作为神经功能缺损标准,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5分作为短期预后不良标准,90 d mRS评分2~5分作为长期预后不良标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s-CRP、随机血糖与神经功能缺损、短期预后不良、长期预后不良的关系。 结果 630例患者中神经功能缺损154例(24.4%),短期预后不良217例(34.4%),长期预后不良144例(22.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Q1组相比,Q3组和Q4组神经功能缺损〔OR=2.86,95%CI(1.56,5.22);OR=2.99,95%CI(1.63,5.50)〕、短期预后不良〔OR=2.14,95%CI(1.25,3.66);OR=2.80,95%CI(1.62,4.83)〕、长期预后不良〔OR=3.17,95%CI(1.67,6.01);OR=3.61,95%CI(1.90,6.86)〕的发生风险均增加(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q1组相比,q3组长期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增加〔OR=1.94,95%CI(1.07,3.53)〕,q4组短期预后不良〔OR=2.05,95%CI(1.11,3.82)〕、长期预后不良〔OR=2.62,95%CI(1.31,5.24)〕的发生风险均增加(P<0.05)。且在进一步排除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感染性腹泻人群后仍得到一致结果。 结论 hs-CRP>1.18 mg/L是青年卒中患者长、短期预后不良及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的危险因素。随机血糖>5.56 mmol/L与青年卒中患者长期预后不良相关,随机血糖>7.01 mmol/L与青年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相关,而与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 ANC)及相对值(relative neutrophil count, RNC)与青年卒中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不良预后及90 d不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18~45岁发病72 h到院的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以出院时NIHSS评分,出院时和90 d mRS评分为结局评价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WBC四分位分组、ANC、RNC与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4分)和不良预后(mRS评分2~5分)的关系。结果 WBC>7.82×109/L与出院时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和90 d预后不良独立相关,ANC仅与90 d预后不良独立相关,而RNC与出院时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预后不良及90 d预后不良均独立相关。结论 WBC>7.82×109/L是青年卒中患者出院时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及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NC升高比ANC更具有提示作...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十分凶险的脑血管病,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及高治疗难度的特点.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DCI)是SAH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明确DCI的病理生理机制对其预防和治疗具有至...  相似文献   
4.
刘艳芳  郭加欢  赵性泉 《中国医刊》2022,(10):1121-1124
目的 应用广义估计方程探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患者发病后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的影响因素,并观察不同年龄a SAH患者的Vm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53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中大脑中动脉Vm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年龄≥55岁患者中尤其明显,据此将患者分为年龄≥55岁组(26例)和年龄<55岁患者组(27例)。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在发病24h内测定患者的大脑中动脉Vm作为基线,记为Vm0;发病后48h、72h和7d的大脑中动脉Vm分别记为Vm1、Vm2、Vm3,同时将上述时间点检测所得的最大Vm记为Vmmax,并与基线Vm0比较得到最大变化幅度(Vmmax-Vm0)及最大变化率[(VmmaxVm<...  相似文献   
5.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心房颤动除了会增加死亡率以及卒中风险, 还可能增加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风险, 且独立于卒中事件。然而, 目前心房颤动与认知功能的关联在临床对于心房颤动患者的风险分层、监测与治疗管理当中往往被忽视。心房颤动与大脑改变的关系及其机制以及心房颤动相关治疗是否能有效改善脑结构与功能, 目前缺乏共识。文中通过检索文献, 分析心房颤动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并进一步探讨心房颤动相关治疗对于认知功能和脑部病变的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